擦邊風波已暫告一段落。
“擦邊”爭議的開端,源于奧運冠軍管晨辰在吳柳芳視頻的一條評論:“前輩姐姐,你要擦就擦你的唄,就不要給體操扣屎盆子了,你的正能量體操好像不需要。”吳柳芳則回復稱:“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
吳柳芳抖音視頻評論區截圖 圖源 | 抖音
這則對話沖上熱搜,關于吳柳芳跳舞是否擦邊的話題開始發酵,平臺沒有給出公開理由就封禁了賬號,直到最近解封。事件發酵,多位退役的女運動員也被質疑擦邊。前中國擊劍運動員秦雪,因穿著清涼、展現身材的視頻被網友質疑,而現在她的賬號已設私密。前游泳冠軍劉湘,也因穿著性感被質疑,氣得她發長文回應:“游泳不穿泳衣,難道穿棉褲羽絨服嗎?”
擦邊一詞,是乒乓球項目中的術語“擦邊球”演變而來,特指球打在球臺的邊緣。比賽中,球打在球臺上檐判分,球打在球臺下檐無法判分,都叫擦邊球。演變之后,擦邊特指生活中鉆空子現象,互聯網上衣著暴露、肢體挑逗等低俗現象,含有貶義。
擦邊野史:自由還是犯規
從歷史進程來看,擦邊不只是試探道德的“邊”,也在自由和犯規的模糊地帶探索。
1979年,《生活的顫音》首次出現接吻鏡頭,鄧麗君的《甜蜜蜜》唱響大陸,畫家袁運生在首都國際機場T1航站樓壁畫中,繪制了三位裸浴的少女形象。在改革開放浪潮下,電影圈、音樂圈、藝術圈仿佛都在試探開放的邊界。
接吻鏡頭打破傳統觀念束縛,《甜蜜蜜》歌詞被指“靡靡之音”,而袁運生的壁畫則是中國藝術界第一次在公共場合出現人體,這一樁樁被打上“擦邊”標簽的事件,用后人的視角來看,卻同時推動了文藝圈藝術的創新和發展,亦引發人們對創作自由和社會道德規范的思考。
鄧麗君專輯封面 圖源網絡
噪音背后,還有浪花。首都機場的壁畫,名叫《潑水節——生命的贊歌》,描繪的是傣族的潑水節活動:擔水、分水、潑水、跳舞、沐浴、求偶,體現了一種民族交流融合的情緒。而紅遍大街的《甜蜜蜜》,其歌詞曲譜取自印度尼西亞的民謠,對國際化音樂的文化借鑒和融合,正體現了改革開放進程中大眾逐漸拓寬的國際視野。電影圈也一樣,如今吻戲司空見慣,演員甚至直播與觀眾交流吻戲是怎么拍的,為什么這么拍。如果沒有當年那些試探性的一步,不會有現在的場面。
在歷史上的一些關鍵時刻,擦邊是挑戰傳統和權威的存在。當我們對某個“擦邊”現象發出單一指控,會不會也像45年前那些批判的聲音一樣,在很多年以后被后人覺得荒誕?
從后人視角看待歷史的“擦邊”,每一步都是改革者的試探。而他們這么努力是為了什么?
或許是為了某種自由。
要明白這之間的關系,或許去看看某些中東女性的著裝,以及女性為此做出的種種反抗,就明白了:
中東女性的著裝
伊朗女大學生為表示反抗,只穿內衣在校園行走
從歷史角度來看,擦邊野史更像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改革者每一步的試探,都構建成了我們現在這個豐富、向上、有活力的現代社會。當下社會,很多理所當然的東西,離不開當年的離經叛道。
人們在網絡上拿起放大鏡,不斷擴大“鑒擦”時,那些曾經努力拓展的邊界,是否正在縮小?
著名法學教授羅翔在談論“擦邊低俗違法嗎”這期視頻里曾說:“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強求別人。當然,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也不要認為每個人都有你所擁有的條件和機遇……很多時候,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攀登道德高峰,往往只是出于幸運,是命運所賦予的幸運的福分。”
鑒擦的標準在哪里?誰來定?
擦邊的不正當性
當然,擦邊行為的正當性值得被懷疑。
首先,擦邊的內容從根本上來看,對于社會經濟沒有作出智力、藝術、文化上的貢獻,無助于人的發展,也無助于社會中人力資本的提升。
人力資本理論(Human Capital Theory),最早起源于經濟學研究,由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和貝克爾創立。該理論認為,人力資本是體現在人身上的資本,即對生產者進行教育、職業培訓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時的機會成本等的總和,表現為蘊含于人身上的各種生產知識、勞動與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質的存量總和。
人力資本,尤其是近年提倡的創新型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中最具活力的要素,也是最為稀缺的高端生產因素。從人的發展和社會的人力資本提升來看,“擦邊”內容是低價值的。
更讓人擔憂的是,擦邊是否會帶來進一步的剝削。
Lisa瘋馬秀事件曾引發爭議。當一個以“自信”和“女性權力”著稱的國際女偶像選擇走向男凝結構下的過時產物——脫衣舞舞臺,一部分女性感到被冒犯。Instagram上的數億粉絲很快將她的個人選擇變成了一個事件:取得如此成就的女偶像本應表現出更大的女性權力,但她仍然選擇取悅男性的目光。這將在象征性層面上加劇對女性身體的父權剝削和性客體化。
LIsa瘋馬秀宣傳照 圖源 | Instagram
另一部分人強調尊重個人的選擇和權利,尊重女性的美麗和脫衣舞表演的藝術性。
關于是自由還是剝削的爭論,20世紀80年代,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性辯論”,以1982年的“巴納德會議”為節點,“色情問題”是會議的焦點之一。美國Katherine A. MacKinnon和Andrea Dworkin合著的《反色情制品的民權法案》(1980)法令中,提供了一個有影響力的色情定義:“通過圖片和文字,以露骨的方式描繪女性的性從屬地位。”
法令認為,這樣的色情作品是對女性公民權利的侵犯。美國各地一直推動該法案的立法,并圍繞法案的文本展開討論。
“擦邊”宇宙正在擴張
在當下,“擦邊”行為其實不只是一小部分人,年輕人、中年人、甚至是商業品牌都在通過擦邊獲取流量,一個巨大的“擦邊”宇宙正在蘊釀。
小紅書博主@李大志失了志發布了一篇帖子,宣布自己即將“下海”從事擦邊職業。這篇帖子迅速吸引了大量關注,一周內漲粉1萬,點贊2.2萬。這種高學歷男性“下海”的現象并非個例,近年來還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小紅書上,“985、男大、擦邊”三大流量詞,組合成爆款帖子。擦邊在這些帖子里,好像倒成了件光榮的事,甚至還有人高呼“2024還不會擦邊,快來學”,直接出擦邊教學。
男大小紅書博主擦邊 圖源網絡
今年4月,小紅書上有個律師吐槽自己掙得實在太少,一個名為“是小冰心啊”留言:“去做擦邊直播吧”,稱自己律師收入月入5000元,直播收入2萬元左右,“沒有直播,我在上海活不下去”,結果引發了巨大的輿論沖突。有人甚至跑去有關部門舉報,說她身為律師搞“擦邊直播”,有損律師群體的專業形象,造成負面的社會影響。后來她的律所主任都向她施壓,要她刪除發布到網上的那些視頻。
這名律師哭著公開道歉,說自己是開玩笑的,自己其實沒有去做擦邊直播。事實上,她的視頻純屬是封面和開頭前幾秒是跳舞片段(還是非常不擦邊的那種),接著就是嚴肅的普法節目。
椰樹牌專業擦邊30年。從2022年開通抖音直播間開始,椰樹牌從廣告詞、包裝、男模,每一個元素都吵鬧地叫嚷著:“人民,有俗的權利。”在男模首次開啟直播那天,椰樹的抖音直播間主推火箭瓶礦泉水、下火茶、“椰樹塔”椰子油等產品。男模們笑得燦爛、扭得熱烈,引來了9.3萬人次觀看,但銷售額卻停留在1000元。
椰樹男主播擦邊 圖源網絡
王小波在《花剌子模信使問題》提到,我們不應該不解決問題而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同理,反思的責任,不應該只落在某個“擦邊”個體身上,它屬于我們在這個社會里生活的全體人。
追問個體為什么擦邊毫無意義。
真正該反思的是,到底哪里出現問題,青年人為什么不能憑本事吃飯,要走向所謂的“擦邊”。
《娛樂至死》折射了美國保守、拜金、物欲縱橫的20世紀末時期。從70年代開始,兩次石油危機帶來了經濟“滯脹”現象,對于貧困階層來說,食品和能源等必需品漸漸成為負擔不起的消費品,失業率也伴隨經濟的蕭條低迷而日益增長,社會氛圍中彌漫著沒落與沉淪的悲觀論斷,恐懼、不安、憤怒充斥于工人階層和貧困階層內部。
資本精英齊聚一堂,最終出了個奶頭樂理論——認為可以給80%的被邊緣者一個“奶頭”,讓他們心安理得接受被拋棄的命運,以此避免與20%的人發生沖突 。
擦邊正在充當新的“奶頭樂”角色。
參考資料: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Pornography and Censorship.
常識和洞見:中國“擦邊”簡史。
深焦:保守、拜金、物欲橫流,看二十世紀末的美國如何娛樂至死。
中國經濟網:從人口資源大國邁向人力資本強國。
撰文 | Canamy 國佳佳
編輯 | 袁子奇 國佳佳
排版 | 韓書敏
題圖來源 | Instagram
星標我們,及時獲取一手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