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2024年度諾貝爾獎解讀中學行”活動走進蒲江縣壽安中學,四川大學鄒方東教授為現(xiàn)場的200余名同學帶來“微小RNA—生命之泰山細土”的科普講座,他以“泰山不嫌細土,故成其大;大海不擇小流,故成其深”開題,引入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明星分子——微小RNA,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向同學們展示了微小RNA的神奇世界及兩位獲獎的科學家如何發(fā)現(xiàn)第一個微小RNA。他以形象生動的比喻解讀了微小RNA在遺傳信息翻譯成蛋白質過程中的重要調控作用及它與白血病等腫瘤疾病的發(fā)生相關性及微小RNA作為疾病診斷標志物、臨床療法的研究進展。為了更好地勉勵同學們,鄒教授還向同學們介紹了中國未來科學大獎,以及2024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獎獲獎者鄧宏魁教授的工作。鄒教授勉勵同學們要弘揚科學家精神,學習他們勇往直前的執(zhí)著及對真理矢志不渝的追求。
講座最后同學們踴躍提問,就能否用微小RNA干擾HIV病毒,治療艾滋病,能否用微小RNA預防農作物疾病等與主講專家進行了深入互動,進一步激發(fā)了同學們勇于探索的科學熱情。
本次活動由成都市科技局、四川省細胞生物學會、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成都市科技推廣中心、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聯(lián)合會、蒲江縣經濟科技和信息化局、蒲江縣教育局、“細胞增殖與癌變”青少年科學創(chuàng)新實踐等單位承辦,活動旨在推動高端科普資源融入學校教育,分享科技發(fā)展最新成果和前沿理論,在同學們的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熱愛科學、理解科學、投身科學的熱情。
首發(fā)!這份全市最全“科普地圖”請收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