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8000塊錢,半年能掙來100萬嗎?
先聲明,本文絕不是廣告,源于抖音網友@戚越的模擬人生,講述自己8千變100萬的故事。
小伙有輛理想L9,他喜歡往車載冰箱里擱些飲料。
可是開車時飲料瓶會在冰箱里,乒乒乓乓一頓亂撞,搞得他心煩意亂,他就想買一款杯架放在冰箱里固定一下。
誰料他找遍全網,都沒找到合適的。
官方商店雖然有類似產品,但只是預售,而且固定的飲料品種有限,還無法單手操作,要價188。
這事換個人,說不定就吐槽幾句,得過且過了。
可他靈光乍現:
“當時L9月交付量高達八千至一萬臺,市場需求可觀,若30%用戶有需求,每月便有3000個杯架的市場。開發此產品難度不大,開模生產硅膠墊即可。”
有市場,有需求,成本還低,目前無人問津,這不是送到面前的商機嗎?
說干就干,小伙連夜就去找人設計,最終在閑魚上敲定一位“王工”,設計費人家只報價100塊。
設計圖當晚就出來了,小伙又馬不停蹄地跑去廣東,找人3D打印出模具進行測試,前后一周共修改三次,每次約200元。
期間他也是一直提心吊膽,生怕別人也想到這個點子,先上市了。
好在一切順利,等到他找到硅膠生產廠家,花了8000塊錢,定好模具,正式投產,并在線發布預售,也沒人搶他一步。
然后驚喜來了:
單個產品成本只要32元,他定價168。
首日他就賣了五十幾個,凈利潤7000多元。
之后他又在各大平臺到處找人幫忙打廣告,平均每天凈利潤1萬出頭。
雙十一更是一天售出320個,利潤超4萬。
5個月后,他僅用前期8000多塊錢的產品投入,暴賺110萬。
期間他還推出另一款產品:車載香薰棒,4個月,獲利約20萬。
看到這里,真是“嘴角要流出羨慕的淚水”了。
可“錢難掙,屎難吃”,這年頭,能合法且來錢快的路子,我總結了一下,都離不開這四條底層邏輯。
01
信息差
杭州小伙的故事里,如果他沒有一輛理想L9,不喜歡用車載冰箱,沒調研過冰箱杯架的市場行情,還真賺不到那130W。
這就是信息差:我知道,你不知道,我就能掙錢。
有一個非常深刻的感悟:
一些老讀者或許還記得,耳朵的第一篇公眾號文章,寫在2016年的春天。
可事實是,早在2013年的時候,我就從朋友口中聽到微信公眾號的相關信息。
可是那時候,畢業沒幾年,壓根就不知道公眾號有什么用,甚至智能手機也才剛剛給自己裝備上。
等到我自己開始做公眾號,早就出現了一些現象級的大號。
網上有一個很火的紀錄片《富豪谷底求翻身》。
出身底層,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葛倫·史登斯。
接受紀實媒體Discovery的挑戰計劃,將自己“流放”到一座偏僻衰落的工業城市。
在90天的時間里,開著一輛破舊的小汽車,用100美元創辦一家估值百萬左右的公司。
起初,沒有人相信他能成功。
但是接下來的一番操作,讓我們見識到了什么叫作:真正牛X的人,到哪里都會牛X。
葛倫來到當地的第一件事不是想著怎么去掙錢,他首先了解的是當地的消費水平,整合小鎮的所有可利用的信息。
當他看到有人在網上求購軍用汽車輪胎,他就跑遍城市的每個角落,從廢品堆里翻舊輪胎,變廢為寶,賺到了第一桶金。
之后他又發現本地人鐘愛啤酒,于是,便開發出“燒烤+啤酒”的組合,在街邊擺攤大賣。
90天后,這家燒烤店華麗轉身,不僅吸引了一堆合伙人,估值也超過了75萬美金。
中國人有句老話:“先知三日事,富貴五千年。”
這個世界有多少信息不對稱,就有多少財富。
02
認知差
話說回來,像杭州小伙那樣能開得起理想L9的人,肯定不止他1個,被車載冰箱問題困擾的也不可能只有他一人,為什么偏偏就有“橫財”落到了他的頭上?
很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他沒有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尋找原因和解決辦法。
這就是認知差,我懂的,你不懂,我就能掙錢。
記得小時候,我們縣很多家庭都種桑養蠶,當時還有不少商販上門收購,看上去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副業。
結果呢?沒幾年,養蠶這件事就在我們那徹底消失了。
雖然沒有探究其深層原因,但直接原因肯定是這活不掙錢了。
直到我從劉潤老師那看到一個“東桑西移”的故事,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種桑養蠶,原本主要集中在東南地區,比如浙江、江蘇等地,農民的收益有限。
可是有人將其轉移到人力和土地成本更有優勢的西部地區,一條意想不到的致富路出現了。
桑葉,除了喂蠶,還被拿來制作桑葉茶。
桑葚,因為環境原因,長得更加碩大,于是桑葚水果、果干、果汁,都成了緊俏貨。
養蠶,除了蠶絲,蠶蛹也可以賣去餐廳變現。
死蠶,還能成為化妝品原料。
偌大的桑園,間隙可以搭配種植如藍莓這樣的水果,還可以做農家樂。
甚至被隨意丟棄的養蠶糞便,還可以制成有機肥料和中藥。
一年下來,每個農戶的凈收益超過8萬,最高的能有十三四萬。
還是那句話說得好:“你永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
“錢越來越難賺”是事實,我們的認知層次抓不住賺錢的機會也是事實。
03
執行差
周鴻祎曾經在他的短視頻賬號上分享過一段話:
“一個粗糙的開始,就是最好的開始。想干一件事,你可以非常粗糙的去干,忘掉一些得失的去干,不要總想著事情做完才完美,先去混上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自己進步神速,而且能力也越來越強。
無從下手的時候隨便糊弄一下,假裝自己游刃有余就好,這就是由慢到快,由量變決定質變的過程,干得爛總比不干要好,先完成再完美。”
杭州小伙半年掙下130萬,其行動力不也讓一眾網友自嘆弗如嗎?
從腦海里的一個念頭,到全網找人設計,再到產品上線,杭州小伙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自始至終貫徹到底的就4個字:干就完了。
想起身邊的一個案例。
一個朋友,大學畢業后特別看好兒童戶外拓展訓練營這條賽道。
當時他找過不少人拉投資,可惜身邊人大多對其嗤之以鼻,其中還有一個合伙人中途打了退堂鼓。
可他還是在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將公司開了起來。
有很長一段時間,為了節省開支,他都是親自跑到街頭發傳單。
好不容易死皮賴臉拉來一兩個“關系戶”,他和幾位兼職的同事,使出渾身解數為家長和孩子服務。
慢慢地,口碑越來越好。
等到我和他結識,已經是兩三年以后的事情了,那時他的公司已經在本地小有名氣。
后來在短短5年的時間,發展到全省,這兩年,還有了“海外游學”的項目。
人和人的差距,有時候就是這么拉開的:你我都知道,你不做我做,我就能掙錢。
這就是執行差。
04
競爭差
話說回來,杭州小伙半年賺130萬的故事,有一個并不完滿的結局。
生意做紅火的那段時間,他感覺人生達到巔峰,未來躺平,都能年入500萬以上。
可事實是,他去申請專利,只能給他一個外觀專利。
5個月后,市場出現競品,價格更低且有改良。
又過20天,競品增多,其中一款設計特別出色,好得他現在自己都在用。
這時他的銷售額已降至巔峰時期的20%,無論如何調整都無法恢復。
最終,他決定放棄,關閉店鋪。
此后一個月,他的香薰棒生意也因為競爭激烈被淘汰。
看到這樣的結果,一位網友留言說:
十多年前,她也曾有類似的遭遇。
那時她曾和朋友研發過一款360度無線智能攝像機,用于大型場景的監控。
軟硬件大概花了兩三百個W,產品一上市,就取得可觀的利潤。
但是紅利期只有半年,兩個原因:
一是有各大公司的競爭;二是競爭對手持續在做技術上的改良,作為小工廠的他們后期無法跟進。
這就是競爭差:你我都做,我做得比你好,我就能掙錢。
05
看過一種說法,有人將這個世界比作一個大型的交互游戲。
你有兩種選擇,要么遵循游戲程序,做一個按部就班的NPC。
要么跳出既定模式,做一個真正的玩家。
那么,前者就是為后者提供游戲體驗的工具。
細思極恐。
這個社會上,有些東西的確是天生的,我們無法改變。
可努力去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識,提升自己的認知,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并付諸行動是很有必要的。
就像那句話說的:
“這個時代,如果你跑在前面,就會發現,遍地都是機會,一切都欣欣向榮。如果你落后于眾人,則會發現,到處都是屠刀,一切都令人絕望。”
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