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村,該村原與林村同村,民國三十五年(1946)9月屬桃源鄉;1949年5月后屬鳳岙鄉;1953年屬鳳岙鎮;在合作化初期曾建立鳳六、鳳七2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合并升級為鳳林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隸鳳岙鄉;1957年又有橫街初級社并入:1958年10月為紅色(鳳岙)公社橫街大隊(管理區)鳳林耕作隊;1961年建立鳳岙公社后改稱鳳林生產大隊(原鳳林耕作隊一分為三);1983年改為鳳林村,隸鳳岙鄉;1985年隸屬橫街鎮。
鳳林,原村民主姓汪、杜。汪氏祖宗宋時由安徽遷居大雷,其后裔分居至鳳林;杜氏祖宗宋時遷入。該村原屬鳳岙鄉,后從林村分出來,取原鄉名和村名第一個字為村名。
鳳林汪家祠堂,清代建筑。主體坐北朝南,前后兩進,東西兩廂。前進門樓面闊五開間,明間設雙扇大門,旁開小門,明間前設卷棚廊,檐廊牛腿、雀替等雕刻較為精細。后進大殿面闊五間,東西廂房面闊三開間。
鳳林汪家祠堂
浣溪河從村中流過,浣溪河上有幾座始建于宋代的古橋,位于鳳林段的有浣花橋。
浣花橋,位于海曙區橫街鎮鳳林村,始建于南宋時期,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桃源鄉志》載:“浣花橋,亦乎為流花橋,在萬安橋東,宋乾道六年(1170),監酒務范睢與鄉人同建,昔沿溪二岸桃花止此。”
浣花橋,該橋南北向橫跨在浣溪河上,為兩墩三孔石梁平橋。橋墩分別用三塊薄石板垂直豎立而成,橋墩石板西邊薄而設分水尖,以減輕上游洪水對橋墩的沖擊。
鳳林村中東西向主道
鳳林村
村中古樹
村中老宅
鳳林老宅,坐北朝南。
大門朝西,門樓已毀。
村中老宅,坐北朝南。大門朝東,門額為“居之安”。
鳳林村現存的老宅都是普通的民居,沒有大宅豪宅。
鳳林村與林村是緊挨在一起的,我一直分不清兩村的分界點地哪里?后來是熱心的村民告訴我,河中的這條漫水橋附近是兩村的分界處。
據村民介紹:右側的民居是屬于鳳林村的,左側民居是屬于林村的。
參考資料:《寧波市地名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