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昆明網約車司機說:“剛剛過去的這個平安夜、圣誕節,應該是我有生之年過的最冷清的圣誕節了,沒有之一。”
的確,2024年圣誕節,昆明不單大街上圣誕元素少得可憐,就連年輕人似乎也對這個節日失去了興趣,商場、酒吧,以及各大娛樂場所,生意甚至都不如平常周末。是有關部門禁止過洋節?是消費降級的集中體現?還是現在的年輕人真不愛過節了?
有人說,近年來,昆明財政嚴重吃緊,無法打造節日氣氛,一年到頭的節日都很冷清,何止圣誕節。
于是,我們搜索了一下2024年昆明圣誕攻略,還的確是“冷”得可憐,不但沒有街道、燈光等大型節慶裝置,就連圣誕樹都幾乎見不到。搜到攻略僅為5處:昆明七彩蜜糖商城、昆明同德廣場、昆明恒隆廣場、順城購物中心、公園1903,而且大部分都在室內,還有些更小的我們姑且不提。
這和曾經的昆明圣誕節相比,確實寒酸,十多年前的一棵圣誕樹就高達18米,每年在南屏步行街聚集過圣誕節的人更是達到數萬。
回首2011年—2016年期間,昆明應該是全國圣誕節最熱鬧的城市,而且沒有之一。這些年里,每到圣誕節“平安夜”,金馬碧雞坊、南屏步行街、青年路等區域就成為人潮的聚集地、男男女女狂歡的海洋。數萬人聚集在此歡度圣誕,成為昆明一大現象級場景。
當然,那些年,因為圣誕節狂歡,讓昆明交通陷入史無前例的擁堵;因為圣誕節狂歡,讓周邊部分市民無法入睡;也因為圣誕節狂歡,留下了一片狼藉,讓昆明被扣上了“不文明”過節的帽子。
于是,2017年開始,昆明的圣誕被明令禁止飛雪噴人、放孔明燈,違者將被刑拘或管制。到2018、2019年,昆明市文明辦發出文明過圣誕的倡議。圣誕雪花狂歡消失了,那個歡樂的圣誕節也慢慢隨之消失了。
但我們可曾想過,是昆明人本就不文明、素質低嗎?真是這樣,禁了雪花就能保護環境?雪花狂歡的背后是不少年輕人無處釋放的青春!
有人說,釋放青春可以去酒吧,可以去運動,為什么就非得趕洋節呢?答案很簡單,因為年輕人本就應該是過節的主力,而節慶又恰恰沒有了年輕人的“位置”。
試想咱們的傳統節慶,從春節到清明,從端午到中秋,我們要團聚、要吃好的、要穿新的……對于年輕人而言,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規矩要遵守。舊時,吃好的、穿好的確實是不少年輕人的核心訴求,但是對于新時代的今天而言,吃好、穿好,甚至是團聚,這已經成為常態,或者說并不難實現,也不需要非等到過年過節才能滿足。于是,年輕人自然有了不少新訴求,比如如何釋放壓力,比如享受自由,甚至是試錯、犯錯。然而,對于這些新訴求,社會并未考慮過,甚至不能包容。我們不妨仔細想想,在傳統節慶里,留給年輕人的,或者專屬年輕人的儀式感還有什么呢?
在我看來,曾經昆明的圣誕雪花狂歡,僅僅就是年輕人為了釋放情緒尋找的一個渠道,這無關于圣誕節本身該怎么過,更無關所有人的素質高低。也恰恰是因為不少人不知道圣誕節該怎么過,也沒那么多條條框框,所以年輕人在肆無忌憚地噴雪花時,才足夠開心,才能真正釋放自己。
就像如今火爆異常的潑水節,火把節、摸你黑這類少數民族節慶,年輕人往往熱情異常,可是大家真的都知道,或者說都關心這些節慶背后的含義嗎,潑水真就為了祈福?點火把真的為了驅邪?顯然不是,這只是年輕人的天性而已,而這里留給了天性出口。
的確,萬事皆有因,現在想起當年圣誕節雪花大戰的“不文明”昆明,大部分人是理解的,也是懷念的。畢竟那里留下了不少年輕人純粹的青春,和一個專屬于“年輕”的節日。
時至今年,全國不少地方開始抵制所謂圣誕節,其中居然包含了昆明。有網友爆出,昆明一個公司,母公司在深圳,竟然直接發文抵制圣誕節的通告……這實在讓人不解。
說到這,我們應該明白,人們選擇過什么節,喜歡什么節,是長時間以來因為這個節慶能夠滿足、契合人們的情感或者生活訴求,而并非因為節慶本身,更無關乎是中國傳統節慶還是洋節。時代在變化,人們的訴求、追求也在變化,如果仍然一味追求傳統,顯然會落后、會淘汰;如果只會一刀切,顯然失去的是一個本來可以引導、可以規范而成的文化符號或者商機。
所以,最后,昆明失去的是圣誕節嗎?不是,是所有節慶!因為到今天,這里也不知道老百姓要什么,年輕人喜歡什么。或許是不重要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