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一個月后,引發了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著名的蝴蝶效應最早是在1963年由美國氣象學家Edward Norton Lorenz(愛德華·羅倫茲)提出。“巴西的蝴蝶”和“德克薩斯的颶風”,讓一個混沌學理論從此添上了詩意,并走出氣象學實驗室、穿越時間周期,成為社會學上一個重要概念。
60多年后, 蝴蝶效應似乎重返氣候變化領域 ,并有了更為具像化的演繹。
巴拿馬運河“缺水”,生鮮業承壓
1914年,巴拿馬運河開通。此后,小國巴拿馬開啟了“印鈔模式”。僅2021年,該國收的“過路費”就高達30億美元。但近年來,被稱作“世界脊梁”的巴拿馬運河出現了嚴重的干旱問題,水位到了歷史新低。
2023年的一場干旱,導致巴拿馬運河不得不限制運輸通行。
正常情況下,運河通行量是36艘船,干旱期每天只能允許22艘船通過,這導致超過160艘船被困在運河兩端。在這些船上,有巴西的牛肉、秘魯的葡萄酒,還有厄瓜多爾的香蕉,有各個碼頭所等待的水果、鋼鐵、化肥、石油。當地管理局的電話里有數不清的抱怨。困在巴拿馬運河的船只,有的花重金繞道而行,有的只能等待。全球貿易物流因此受到了極大影響,尤其是南北半球間的農產品貿易。
直至今年5月,迎來降水,巴拿馬限制通行的情況才得以改善。
不過,在厄爾尼諾現象頻發的時代下,巴拿馬運河的“缺水”問題很難短時間內徹底解決。巴拿馬運河管理局提醒,在2028年之前,將保留一定程度的限制通行措施。
等待通行巴拿馬運河的集裝箱貨輪 圖源|央視新聞
以“香蕉之國”聞名的厄瓜多爾,是巴拿馬運河的第九大用戶,大約82%的香蕉必須通過巴拿馬運河。當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宣布交通限制后,厄瓜多爾的三家頭部航運公司MSC、CMA CGM和Hapag Lloyd分別宣布對每個集裝箱征收附加費用。
航路中斷,航運費用增加,對水果生鮮行業來說不只是成本壓力,還有時效性問題。比如當時僅秘魯就有價值1800萬英鎊的水果受旱情影響不能按期抵達,而距離巴拿馬運河8000公里的英國,由于長期依賴從厄瓜多爾、秘魯等國的進口水果、肉類、魚蝦等農產品,又到了年底消費季,超市貨架就出現了物資短缺問題,尤其是水果供應影響最大。
秘魯的太陽芒果 圖源網絡
巴拿馬運河的“缺水”,暴露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也給水果生鮮行業帶來了新的課題。而據一家大型國際船運公司駐巴拿馬工作人員介紹,運河旱情最壞的情況還沒有到來,未來貨物運輸依然面臨不少困難。
缺水的巴拿馬運河給周邊國家的水果運輸帶來不同程度的困境,也引發了水果生鮮行業新的挑戰。 如果缺水問題無法解決,某些新鮮水果豈不是成了“奢侈品”?
全球變暖,咖啡可能更苦更貴
學界更早的預判到氣候變化下給普通人生活帶來的影響。
Pablo Imbach是國際熱帶農業中心氣候變化、農業和糧食安全方面的專家。在其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題為《Coupling of pollination services and coffee suitability under climate change(氣候變化影響下,授粉和咖啡適應性的耦合效應)》的論文中, Pablo Imbach提及氣候變化影響評估顯示,到2050年,氣候變化帶來的溫度上升等會導致咖啡豆最大產區——拉丁美洲適宜種植咖啡豆的面積減少73%-88%。與此同時,氣候變化也會通過影響授粉者比如蜜蜂,來進一步影響咖啡豆的產量。
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一些咖啡豆采購商希望世界各地的農戶改種其他品種,例如羅布斯塔,以適應迫在眉睫的氣候變化。
大眾熟悉的阿拉比卡生長在熱帶高海拔地區,相比之下,羅布斯塔的生長條件要求更低,在海拔200-600米的低地就能種植,對降雨量要求不高,且有更強的抗病力。
不過,近年來羅布斯塔的種植和產量也深受氣候變化影響。
越南是羅布斯塔的最大生產國。越南國立大學與相關機構在2021年聯合發表的研究報告稱,越南近年長期干旱,缺乏灌溉用水,嚴重影響了中部高地羅布斯塔農場的生產力。
也門薩那的咖啡豆種植園中晾曬的咖啡果 圖源|路透社
陳氏蓮在越南中部高地多樂省(Dak Lak)擁有面積達1公頃的咖啡豆種植園。她意識到,氣候變化讓農民面臨水源變化的不確定性。“我們要挖得更深才有水。有些年,我們的水不夠灌溉;有些年,雨水又太多。”
羅布斯塔種雖然對降水量要求不高、抗病力強,但其依靠昆蟲或風力傳授花粉,從授粉到結果通常需要9到11個月,比阿拉比卡種需要的時間要長。
世界咖啡研究會行政總裁珍妮佛·朗認為,羅布斯塔不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靈丹妙藥。“它對高溫和一些病蟲害的耐受力更強,但我們還在了解羅布斯塔的極限。”
改種新品種咖啡樹是不是一個好的替代方法還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即便采取這種方案,羅布斯塔豆在口感上比起市面上其他品種的咖啡豆要苦得多。目前,傳統連鎖品牌咖啡店偏愛氣味溫和的阿拉比卡豆,而羅布斯塔豆由于較為苦澀,一般用來制作速溶咖啡。
四種常見咖啡豆比較 圖源網絡
更讓人擔憂的是,雀巢公司的戰略業務部全球負責人納夫拉蒂爾指出,如果不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估計30年后,今天所知的咖啡種植地當中,基本上有一半不再適合生產咖啡”。
當咖啡種植地越來越稀缺,未來咖啡廳的咖啡除了苦澀,還昂貴。
野火燒不盡,忙壞加州“打工羊”
同樣令人憂心忡忡的還有加州的野火。
近年來,加州野火成了氣候變遷的代名詞。2023年的加州野火,燒了整整八個月;而 2021年加州太浩湖森林野火,當局更是史無前例地強制撤離六萬居民。隨后,交通要道成了一個巨型停車場 —— 露營車、拖車、拉著游艇的皮卡,塞滿家當的SUV,卡在車陣中不能動彈,場面堪比阿富汗撤軍。
2024年11月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宣布該州文圖拉縣進入緊急狀態。原因是該地區的野火已經燒毀了超過82.56平方公里的土地。
美國加利福尼亞山火 圖源|央視新聞
今年4月,加州最大房屋保險公司State Farm宣布明年不再續簽加州7萬余房屋保險,其表示不續簽保單的主要原因是通貨膨脹、巨災風險、續保成本以及加州過時的保險法規的限制。除了State Farm外,加州另一家頭部保險公司Allstate也于2022年停止向加州新客戶提供房屋保險。
“已經沒有(所謂的)野火季了,因為全年都有它。”美國財產意外保險協會主席戴維·桑普森(David Sampson)在2023年一次采訪中這樣回答。
由于氣候變遷和連年野火,一個新興“異類”行業誕生了 —— 硅谷牛仔和打工的羊。
打工的山羊 圖源|換日線Crossing
一輛拖車、一匹馬、 一輛四輪越野機車、幾百只山羊、還有一個穿著帥氣牛仔服的牧羊人 ,這是硅谷近年來獨特的光景。
那些打工的山羊并不是普通用來涮羊肉的羊,而是來自西班牙山區跨種交配的“專用除草機”,它們什么都吃,從襪子、褲子、汽車牌照、空罐頭,對所有能放進口中咀嚼的物品都充滿欲望,而它們的任務就是把所有的枯草枯枝吃掉。
一般綿羊只對食物有一定要求,通常它們只挑嫩的、軟的、好的食物吃,懶得多走一步路。但這些西班牙山羊不同 —— 當牧羊人打開電網,幾百只山羊咩咩向前沖,羊群爭先恐后地搶食,這種“敬業態度”頗有硅谷的風范。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打工山羊”?
在山坡地,如果用機器除草更容易引發火災,如果用化學藥物則容易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最后不清除干凈可能還給這片地提供“上等燃料”,至于人工除草成本極高,所以雇傭山羊大軍,用自然對抗大自然就成了絕佳解題思路。
200只“山羊部隊”,每天可以清除一英畝的枯枝,相當于1200平方米。無論地形如何惡劣陡峭,山羊們的工作熱情始終高漲。干活利落且不留垃圾,唯一留下的排泄物,剛好可以作為下一季的有機肥。
山羊的工作態度讓人感動,最重要的是不用付薪水、不用擔心健保福利、也不用擔心周休二日,甚至不需要喝水,當山羊老了,還能高價賣羊排。
當夜幕降臨,山羊沉睡,幾百片上好的羊排陳列在那,就不得不提防電網外等待夜幕降臨的土狼和山獅。此時,由秘魯高山原住民移民的牧羊人“硅谷牛仔”登場了,他們負責24小時看守羊群,防止落跑。
氣候變化下燒不盡的加州野火,讓硅谷除了全世界各地涌來的科技精英,還擁有了一群穿著牛仔衣的趕羊移民。
極端天氣下,保險業開始研究氣象數據
除了催生新的移民群體,極端氣候也帶來新的行業趨勢。
保險業作為常年與風險“打交道”的行業,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有直觀感受。當風險失去控制,首當其沖的就是以降低風險為生意的保險業。
“保險損失”是保險行業專業術語,指的是在災害發生后保險公司根據保單條款需要賠付的總額。據全球保險巨頭怡安集團的統計數據,在2017年-2023年中有5年保險損失達1200億美元,而在本世紀前16年,這個閾值只被突破過2次。
莫測的氣候虐哭保險業,而不斷上漲的保險損失,預示著傳統氣象風險的評估模型亟待進化。由于絕大部分中國保險公司在氣象數據上投入不足,一些為保險公司提供第三方氣象數據服務的公司應運而生,如華風象輯。
華風象輯的大數據平臺 圖源 | 華風象輯官網
這類為保險公司提供氣象數據的服務商,還提供極端天氣建模服務,并深度參與產品設計。近幾年,在農業領域推出的“氣象指數保險”就是一種有針對性的新型保險模式。
氣象指數保險,就是以一個或多個氣象因素為觸發條件(如風速、溫度),當達到觸發條件,無論參保者是否受災,保險公司都會根據氣象要素指數支付保險金。
舉個例子,浙江的茶葉最容易受到霜凍災害影響,而與霜凍相關的氣象指數就是當地的日最低氣溫,保險公司就在兩者之間建立“指數—災損”模型,當日最低氣溫達到約定值,參保人就能得到相應賠償。
相對于傳統保險,氣象指數保險具備客觀性、理賠速度快等優勢。如果按照傳統保險模式,災害發生后首先需要工作人員到現場查勘定損,而當地農戶為了獲得更多賠償也可能會夸大損失數據。
氣象指數保險則避免了這些程序,理賠透明度高,降低道德風險,為多方帶來益處。
氣象數據服務供應商“保險”和“氣象”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一條重要的紐帶,推動保險業在氣象風險評估模型的發展。不過,保險業始終不是魔法,它的作用是將風險分散出去,而不是消弭。
氣候變暖是因為牛放屁?
牛放屁帶來氣候變暖,并不是笑話。
造成全球氣候變化的不只有交通業、工業等,為人類提供牛肉、牛奶、牛皮的畜牧業、乳業、皮革行業也息息相關。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據,畜牧業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占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4.5%。
2014年,德國中部城鎮Rasdorf的一個牧場,曾發生過90頭奶牛集體放屁、打嗝,導致牛圈內甲烷聚集而引發農舍爆炸、奶牛受傷的怪事。
不過,現在人類似乎有辦法控制牛屁成分了。
12月4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學家發現,通過給奶牛喂食海藻補充劑顆粒,能夠顯著減少奶牛放屁打嗝時排放的甲烷氣體,減少量高達近40%。
養殖場中的奶牛 圖源|BBC
比爾·蓋茨在《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一書中提出,如果將全世界的牛組成一個國家,那么其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將位居全球前三。
科學研究表明,牛在放屁、打嗝時,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甲烷,尤其是甲烷,其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1-310倍。一頭奶牛每天排出的廢氣中,甲烷排放量可達500升;肉牛甲烷排放量雖只是奶牛的1/2,但也是一個可怕的數字。
“如何碳中和一頭牛”,是近年來各國科學家都在研究的問題。一些公司正在開發能夠抑制牛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甲烷量的添加劑。如瑞士公司Agolin,在飼料中添加了含有香菜籽油、丁香和野胡蘿卜的提取物;另一家瑞士公司Mootral,開發了一種以大蒜、檸檬酸提取物為基礎的飼料添加劑,稱可將反芻動物的甲烷排放量降低38%。
不過,越來越多的食品行業科學家和從業者認為,“小修小補”可能不足以改變畜牧業帶來的影響,人類需要的是顛覆式改變,如這些年發展出來的的“人造肉”“植物肉”。
根據人造肉研究機構Good Food Institute的測算,相比雞肉、豬肉和牛肉,人造雞肉、豬肉和牛肉的碳排放分別減少了17%、52%和85%-92%。
業界預測,如果通過向人造蛋白轉型,到2035年,人類一年可以減少約1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大約和日本一年的碳排放相當。除了碳排放,到2035年,人造肉消費還可以減少390億立方米的水資源消耗。
人造肉 圖源網絡
如果人類改變飲食習慣,用人造肉替代部分真肉,那么牲畜打嗝、糞便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和其他環境問題,或許真的能大幅緩解。
氣候變遷下的經濟
從巴拿馬運河的缺水,到加州的連年野火,越南的高溫干旱,還有近幾年鄭州的暴雨、紐約的蒙塵等事件,反復提醒的事實是:極端的氣候出現的概率正在變得頻繁。
那么,氣候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歷史上,人們對氣候有著深刻的崇拜和恐懼。電影《封神》中,商王殷壽差一點要被天氣逼得自焚謝罪。氣候的影響力,可以左右一個王朝的繁榮和續存。
在現代社會,經濟學術語有個詞叫“一度效應”,指的是氣溫發生1℃變化,商品的銷量就會隨之發生很大變化。
氣候和經濟生產力的關系,早在2015年被一項研究驗證。
斯坦福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的助理教授Marshall Burke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曾發表題為《氣溫對全球經濟生產力的非線性影響》(Global non-linear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economic production)的論文。
在研究中,Burke和研究團隊通過分析1960年到2010年間166個國家的經濟數據發現,氣溫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非線性的,年平均氣溫13℃是一個分水嶺。
氣候對經濟發展速度的影響 圖源 | 《氣溫對全球經濟生產力的非線性影響》
當年平均溫度低于13℃時,隨著該氣溫上升,經濟生產力會增加,經濟水平上升。一旦超過13℃,該氣溫上升則經濟生產力下降,年平均氣溫越高,經濟生產力下降越快。
無論是在微觀經濟還是宏觀經濟層面,氣候的影響都不是單一的、線性的。因此,在面對氣候變化這么復雜的問題時,除了看到它的直接影響,我們也想探索由此衍生出來的各種間接影響,從而擁有更立體、系統的認知。用更復雜的視角去理解更復雜的問題,也許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客戶端:拉美觀察丨巴拿馬運河遭遇持續旱情 全球供應鏈穩定受到負面影響。
聯合早報:氣候變化令未來咖啡更苦更貴。
World Economic Forum:森林火災和極端高溫給保險業帶來了什么變化?
換日線:高科技硅谷,為何有“牛仔”出沒?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農業天氣指數保險產品發展及未來展望淺析。
撰文 | Canamy
編輯 | 姜舒 國佳佳
排版 | 韓書敏
題圖來源 | Unsplash
星標我們,及時獲取一手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