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近日,祥源文旅發布公告稱,擬以1.23億元收購中景信(上海)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景信”)持有的臥龍中景信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臥龍中景信”)100%股權。其中,臥龍中景信的核心資產是運營臥龍大熊貓苑神樹坪基地。
其中,2023年,臥龍中景信實現營收1348萬元,凈利潤4565.48萬元(其中,包含3781.50萬元債務重組收益);2024年1-9月,臥龍中景信實現營收1443.66萬元,凈利潤1012.39萬元,資產總額為8774.09萬元。
這是繼9月祥源文旅拿下“網紅山”莽山后,祥源文旅斬獲的中景信旗下又一關鍵資產。
實際上,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預示著祥源文旅正加速全面整合中景信。中信產業基金的退出,既為中景信十余年“造山”史畫上了句號,更從根本上質疑了以產業基金作為驅動旅游目的地投資邏輯的可行性,并宣告了這一嘗試性時代的落幕。
祥源文旅全面接掌中景信后,將如何重新定義旅游目的地的開發與運營模式,開創一個怎樣的新紀元,這無疑更值得深入觀察與思考。或許,一個更加注重可持續性與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篇章即將拉開序幕。
?攝圖網
祥源文旅的崛起
時代的浪潮總是賦予先行者以機遇。
十年前,中景信在時代的洪流中嶄露頭角;而十年后,這股力量又轉向了祥源文旅。
9月,祥源文旅以自有資金3.07億元收購中景信持有的宜章莽山景區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莽山旅游”)64%股權,交易完成后祥源文旅將持有莽山旅游84%的股權。
同月,祥源文旅以1.50億元取得丹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丹霞山景區的丹霞山水上旅游、景區交通板塊內的五個特許經營權項目(包括錦江畫廊游船、翔龍湖渡船、景區旅游區間交通、水上丹霞游船和丹霞山索道項目,經營期限為39年。
在2019年,原本想靠“動漫+文旅”雙輪驅動模式講故事,在資本市場撈一把的祥源,在看不到動漫業績好轉的情況下,迅速轉向:2021年,祥源快速撇開動漫,轉身走向了文旅這條路。
2022年,祥源先是通過精妙的財務操作,以16.32億元的代價,巧妙地將百龍綠色(運營張家界百龍天梯)、鳳凰祥盛(依托鳳凰古城景區從事沱江游船運營,鳳凰古城熊公館、萬壽宮客棧運營等)、黃龍洞旅游(黃龍洞景區內交通服務項目及語音講解業務的經營權)、齊云山股份(從事齊云山景區內的交通及配套服務,包括齊云山月華索道、齊云山景區交通車、橫江竹筏漂流業務等)、小島科技(數字化文旅服務的技術支撐主體)等五家核心文旅資產整合注入上市公司體內。此番資本運作,祥源并未大規模動用現金儲備,而是采取了發行股份購買資產與募集配套資金的雙管齊下策略,既優化了資本結構,又實現了資源的有效配置。
同年11月,原來身陷糾紛的萬家文化,搖身一變由祥源文化成為如今的祥源文旅。
2023年7月,祥源文旅以5.30億元收購雅安東方碧峰峽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峰峽”)80%股權。其核心資產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碧峰峽景區,包括野生動物世界、生態峽谷景區和大熊貓基地。8月,祥源文旅以資產置換的方式,將齊云山酒店公司、黃山云谷酒店、祥源茶業、祥堃源酒店管理公司注入上市公司。
2024年2月,祥源文旅又以5773.73萬元收購齊云山旅游100%股權。齊云山旅游核心資產是包含21種主題、62間“自由家”特色樹屋產品的齊云山自由家樹屋世界。
至此,祥源文旅旗下旅游資產覆蓋“大湘西”(張家界百龍天梯、張家界黃龍洞、鳳凰古城)、“大黃山”(齊云山旅游度假區、黃山祥源云谷度假酒店、祁門紅茶非遺展示中心)、大灣區(廣東丹霞山景區)以及“大熊貓”(四川碧峰峽旅游度假區和臥龍大熊貓苑神樹坪基地)。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祥源文旅原有的文旅資產更多的是對交通相關資產擁有控制權;而中景信的臥龍和莽山講究的是對景區資產的全面運營,甚至包括碧峰峽景區,單純在這點上兩家還是有明顯區別。
祥源文旅頻繁大規模并購操作的違規細節也被暴漏出來。證監會披露:2022年,俞發祥指示祥源文旅以購買資產預先支付意向金和保證金的形式,套出資金提供給祥某控股等俞發祥控制的公司使用,并指派祥某控股相關責任人具體經辦。此舉導致祥源文旅及相關責任人被證監會累計罰款990萬元。
祥源文旅是懂資本的,實現文旅資產最大資本化,業績是最好的證明之一。近一年內,祥源文旅收購文旅資產的凈利潤合計達到9119.13萬元,超過祥源文旅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50%以上。但文旅資產的業績是需要長期性的,祥源文旅日后要做的絕不是簡單的從交通運營轉向全面運營,而是從觀光游到休閑度假轉變的全新課題。
?攝圖網
中景信興衰錄
十年一夢,大夢已醒。
對比祥源,中景信以產業基金的邏輯做旅游投資的方式,顯然是行不通的。特別是產業基金面臨到期退出的無解困境。
中景信被行業所熟知,始于白石山。2013年,河北旅投和淶源縣政府正為因開發白石山缺乏資金而苦惱,恰在此時中信產業基金拋來了資本的橄欖枝。于是,由中信產業基金控股專業從事景區開發與運營的中景信就此誕生。
2015年,中景信在黎志為首的團隊帶領下,相繼拿下河北暖泉古鎮、河北蝸皇宮、河北興隆山、河北東太行、湖南萬佛山侗寨等景區。
2016年,白石山業績出爐,旅游收入達到1.6億元。而在2010年,白石山門票收入僅32萬元。經此一役,一站成名的不僅有白石山,還有中景信。
中景信捉住時機,繼續開疆拓土。在2016年,中景信拿下四川臥龍、廣西金秀、浙江云石和湖南莽山四個景區。
2017年,中景信再下一地,拿下陜西波浪谷、山西蘆芽山景區。
中景信對上述景區的采用了投資開發、托管運營等方式,對于托管運營的蘆芽山等景區,中景信不久后就退出了。
但問題也隨之出現,中信產業基金作為中信集團旗下的投資機構,在文旅領域的投資邏輯顯得頗為“功利”。而且中信產業基金作為其在金融板塊極小的布局,按照既定的投資邏輯,產業基金在達到預期的財務目標或5年投資期限后,便會被出售,以實現資本的增值和退出。因此,雖然中景信一度在文旅市場上嶄露頭角,但終究難以逃脫財務投資的宿命。
鑒于景區資產上市的難度,對產業基金而言,最合適的退出方式顯然是被重組并購出售給其他的投資者。
因此,面臨退出困境的中信產業基金也已無心再攻城略地,尋找接盤俠成為首要問題。
2020年10月,中國旅游集團與中信產業基金簽署景區戰略合作協議,消息一出,市場以為接盤俠是中國旅游集團,很大程度是因為中國旅游集團有景區運營托管上市主體香港中旅。
但有意思的一幕出現了,中國旅游集團并未有所表態,反而是祥源文旅默默扛下了所有。
2021年10月,祥源控股戰略投資中景信,獲得中景信20%的股權。由此,祥源文旅全面接盤中景信的時代拉開序幕。在當年中景信集團經營工作會的報道中,并沒提及中信產業基金,取而代之的是CPE源峰基金。另外,中景信在此后與中信產業基金已沒有直接股權關聯。但CPE源峰基金與中信產業基金之間關系密切。2020年,中信夾層(上海)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現已更名為“磐信夾層(上海)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因基金到期退出陜西旅游。如今在中信夾層股東中取代中信產業基金的正是源峰基金。這是否意味著,中信產業基金早已從中景信退出,由CPE源峰基金全面接管?
實際上,中信產業基金的中景信,對龐大的中信集團而言,顯得頗為“邊緣”。即便是中信集團很早就成立了開展旅行社業務的中信旅游總公司,并逐漸發展成為在多領域參與旅游投資的中信旅游集團有限公司,也很難在中信集團的架構中被發現。
2023年12月,中信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已經更名為信悅商業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至此,中信旅游集團業務板塊或已經完成新一輪變動。
祥源文旅始終不是中景信退出的唯一選擇。2015年,中景信獲得東太行50年經營權;但在2024年10月,中景信退出東太行景區,由武安市洞府景區管理有限公司全面接盤。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中景信與祥源文旅的興衰更替,是企業命運的沉浮,更是文旅產業投資邏輯與資本運作模式的反思。中景信的崛起與隕落,警示著以產業基金邏輯做旅游投資的風險與局限;祥源文旅的崛起,是否意味著資本運作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出現呢?而如何平衡資本逐利與產業長遠發展,將是包括祥源文旅在內的所有文旅企業必須審慎面對的重要課題。
(梁青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平臺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