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代社會本質洞察最深刻的,首推社會學大師馬克斯·韋伯。他以“理性化”為核心的洞察,看到了現代社會理性泛濫帶來的困境,指出各種主義的沖突對立,且工具理性泛濫,整個社會淪為“理性牢籠”。
今人在談論現代社會時,往往關注的是科技、工業、商業這些維度,而很少關注現代社會的文化與審美。
而卡林內斯庫以及他的《現代性的五副面孔》,以其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洞察,跳脫了現代社會的表象,進入到現代社的文化本質以及現代人的精神內核。
作為一本從文學、藝術的精神文化層面理解現代社會的經典著作,本書能夠帶給我們三種新的視角:
◎彌補韋伯未竟事業,與韋伯構成審視現代社會本質的雙雄
如果說韋伯的論述主題是“科學理性”,卡林內斯庫的主題則是對科學理性的批判與反思。本書從文學、藝術出發,勾勒了現代社會在文化領域對資產階級文明(科技、工業、商業)的強烈排斥與否定,這是人們對韋伯所揭示的“理性牢籠”的反抗。這一意義上,卡林內斯庫延續并深化了韋伯的命題。
◎洞察了現代社會精神內核的三個沖突
現代人的思想世界可以分為兩個維度:外在的價值取向與內在的精神內核,統一的傳統思想基礎被科學理性打破后,人們在外在的價值取向上走向多元,產生諸神之爭;同樣,在精神文化領域人們也走向了多元,并產生了一種處處對立矛盾的“敵對文化”。
這種“敵對”呈現了現代人的精神困境根源,卡林內斯庫將這種精神沖突總結為三大對立:與古代對立,與理性對立,與自身對立,我們的精神世界每天處于各種矛盾之中,無不是因為這種“敵對”造成,我們既反叛傳統、又反叛現代(即理性)、甚至將自己視為一種新的傳統與權威,反抗自身。
◎揭示了現代社會文化審美的五個面向
身處現代社會,我們會發現很多文化現象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極度抽象的繪畫,各種莫名其妙的行為藝術,藝術展上不知所云的藝術品,沒有主題的電影,荒誕、實驗、先鋒的文學,充斥各種不和諧音符的音樂,奇形怪狀的建筑與雕塑,等等。
卡林內斯庫將現代社會的文化審美歸納為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后現代主義。作者深入追討了這五個概念的政治和社會起源,然后抽絲剝繭、條分縷析它們日后的美學和文學軌跡,五副面孔在歷時性和共時性互相滲透的立體層面上,勾勒了審美現代性大約一百五十年的豐富歷程。我們所有理解與不理解的文化審美,我們每個人形形色色的精神面向,都能在現代社會的這五副面孔中找到對應。長按下圖,識別圖中的二維碼,即可一鍵收藏(還可一并選購“反思現代性”六書):
添加:Leonardo20103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