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 “搬進” 銀行,啥情況?
最近,東城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和交通銀行北京市分行在交通銀行天壇支行營業大廳開設了全市首個不動產登記服務試點窗口,于 12 月 27 日正式對外服務,依托北京市不動產登記信息系統,在銀行網點 “一站式” 辦理新建商品房轉移登記等業務。這標志著北京 “不動產登記+金融” 模式全新升級,開啟了不動產登記與金融協同服務的新篇章。
一、升級詳情全知曉
(一)服務內容大拓展
此次 “不動產登記+金融” 模式升級,一大亮點就是服務內容的拓展。以前,大家辦理不動產登記相關業務,往往得跑不動產登記大廳,人多排隊久,耗時又耗力。現在,不動產登記自助查詢機、自助打證機紛紛 “入駐” 銀行網點。這意味著權利人、代理人等,能直接到合作銀行網點,依法查詢不動產登記信息,打印查詢結果告知單,還能把登記資料一并打印出來。辦理完不動產登記并繳納登記費后,無需再等,在銀行網點就能自助打印不動產權證書或登記證明,真正實現了 “一站式” 辦理,讓大家少跑腿、省時間。
(二)合作網點咋布局
在合作網點布設上,北京秉持市級統籌、區級主責原則。全市轄區內銀行均可申請加入,不過要依據銀行網點的服務輻射范圍,結合周邊居民、企業的便民服務需求,由銀行自愿提出申請,再和網點所在區的規劃自然資源部門協商,確定具體布設方案。這既充分調動了銀行的積極性,又確保網點布局合理,能切實滿足大家就近辦理業務的需求。
二、背后深意不簡單
(一)優化營商大環境
對于企業來說,“不動產登記+金融” 模式升級意義重大。以前,企業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信息變更等業務,要在不動產登記部門和銀行之間來回跑,準備多份材料,耗費大量人力、時間成本。如今,在銀行網點就能 “一站式” 搞定,企業辦事人員不用再為蓋章、送材料折騰。這不僅提高了辦事效率,還讓企業資金周轉更快,增強了市場競爭力。數據顯示,新模式推行后,企業辦理不動產相關業務平均耗時縮短了 [X]%,極大優化了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企業來京投資興業。
(二)便民服務再升級
對咱普通市民,好處更是看得見、摸得著。以前領房產證,要么去登記大廳排長隊,要么等郵寄,耗時久還不方便。現在,銀行網點離家近,隨時能去自助打印,像查不動產登記信息,也不用專門跑登記部門,在銀行網點自助查詢機上刷個身份證就行,幾分鐘搞定。市民張大媽感慨:“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以前辦個房產證明要子女陪著跑老遠,現在家門口銀行就能辦,省心太多了!” 這種便捷服務,真正提升了市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
(三)協同發展促經濟
從宏觀經濟層面看,不動產登記與金融深度協同,能盤活大量不動產資源。銀行能更精準掌握不動產信息,降低信貸風險,放心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比如,企業以房產抵押融資,銀行快速辦理登記、放款,企業獲得資金擴大生產、創新研發,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形成經濟良性循環。同時,活躍的不動產交易、便捷的登記服務,吸引更多人才扎根北京,為首都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在精準服務民生領域碰撞出更多 “火花”
展望未來,北京 “不動產登記+金融” 模式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方面,銀行網點將持續拓展。隨著合作的深入,會有越來越多的銀行網點加入,形成更密集的服務網絡,讓 “15 分鐘不動產登記圈” 覆蓋全城,無論市民身處北京哪個角落,都能快速找到附近的辦理點。
另一方面,服務模式不斷創新。除了現有的自助查詢、打證,未來還可能探索更多登記業務直接在銀行受理,甚至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流程服務,讓大家動動手指就能辦好不動產登記相關事宜。
此外,跨部門合作將更加深化。規劃自然資源部門與金融監管部門、銀行等攜手,進一步打破信息壁壘,共享更多數據資源,在防范金融風險、精準服務民生等領域碰撞出更多 “火花”,為首都的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大動力,助力北京在優化營商環境、便民服務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