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小編將每日為您帶來精彩內容,希望您不要錯過哦~
女子買5斤進口車厘子,稱重后竟然少了半斤。超市覺得這屬于正常情況,成箱進口的不可能分裝。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事情經過
據第1眼新聞1月2日的報道,有網友反映自己買的5斤進口車厘子,竟然少了半斤。
視頻里,在重慶一家超市內,一女子拿著一箱車厘子放到秤上稱重。只見秤上顯示其重量為2.42千克。
女子表示一箱標著2.5千克的進口車厘子,連箱帶果上稱卻只有2.4千克。
隨后,女子將車厘子從箱子內取出,再次放到秤上。只見車上顯示其重量只有2.2千克。店員看到這種情況,表示可以把女子所買的車厘子補足重量,或者給女子退貨。
女子卻認為,箱子上的商品標簽寫明重量為2.5千克,自己掏的也是2.5千克的錢,憑什么商家就可以缺斤少兩?如果自己不復稱,那自己是不是就要白白吃虧了?
視頻量后,女子表示自己已經向當地市場監管局進行了投訴。
商家回應
對于此問題,商家一位負責人表示,店里一共進了231件該款進口車厘子,其中有7件貨重量少于標簽所標注的重量;但是其中還有17件是超出了標簽所標注的重量。
因為車厘子是從智利發過來的,全部是直接進口的。2.5公斤的箱子這么重的重量,一般都是由機器直接裝好的,作為門店和經銷商都不可能分裝銷售。
對于客戶所反應的重量與標簽重量有所差異,店里已經和公司反饋了此情況,公司的采購也與經銷商溝通了,要在源產品那邊進行把關。
網友們的看法
有網友表示,從智利運來的成箱的果子,重量都差不多5.7到5.8斤,一斤不少!但這個一看就是在國內分的裝,明顯故意這么干的!
還有網友認為,要是原包裝進口的,那可能是那邊源頭出的問題;要是在超市自己分的裝,那就是超市的問題了,這不是騙人嘛!
這位網友稱,原裝進口的一般都沒問題,海關那邊查得嚴。但這些,肯定是國內分的裝,一眼就看出來了。
另一位網友覺得,現在東西少個幾兩幾錢的,都成平常事了。哪天要是哪個商家能實實在在的,不短斤少兩,估計都能上“感動中國”的名單了!
臨近春節,進口車厘子因其獨特風味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熱烈歡迎,眾多商家紛紛上架以滿足市場需求。
然而,隨之而來的是關于車厘子質量和重量問題的糾紛日益增多。在此,我們先將焦點集中在重量問題上。
這次的事件就是這樣的,消費者發現購買的車厘子存在明顯的缺斤少兩情況。
商品標注的凈重為2.5公斤,但實際帶箱稱重僅有2.4公斤,更令消費者不滿的是,去掉包裝后,果子的實際重量更是只有2.2公斤。
考慮到進口車厘子價格不菲,這0.3公斤(即0.6斤)的差距對消費者來說絕非小事。
商家聲稱的“沒有分裝”更是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商品標簽上明確寫有“分裝”信息,這使得商家所謂的“原裝進口”說法顯得站不住腳。
更有網友根據經驗指出,原裝進口的車厘子通常帶箱重量在5.7-5.8斤之間,凈重則應為5斤,不應出現如此大的重量偏差。
這種不誠信的行為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無論商品價格高低,消費者都是基于商品標注的重量進行消費和付款的。如果實際重量與標簽不符,那么消費者無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因此,作為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無論是進口還是國產,我們都應養成復稱的習慣,尤其是對于那些按斤計價的商品。
一旦發現重量與標注不符,應立即與商家聯系,協商解決方案。若商家不予配合或協商無果,我們可以向相關部門投訴,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最后,誠信是商家經營的基石。商家應尊重每一位消費者,確保商品的實際重量與標簽標注一致,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從而實現持續經營。
如果商家能夠堅守誠信原則,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那么他們就能夠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忠誠,從而實現長期的商業成功。
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關注”我,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