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部電視連續劇,演完一集,又是下一集,從開始到劇終,一遍遍演繹著不同的劇情,苦辣酸甜,五味雜陳,喜也罷,悲也罷,終歸都會過去,只有回憶讓人心緒難平。
李清照的一生,堪稱是大起大落,極具戲劇性,她的前半生生活優渥,無愁無憂,自在灑脫,基本上就是詩酒年華,可惜,她不幸遇到北宋滅亡的巨變,從此,四處漂泊,浪跡天涯。
那年,李清照一十八歲,趙明誠二十一歲,兩人喜結良緣,新婚燕爾,琴瑟和諧,他們既是恩愛夫妻,也是志趣相投的知己,一起搜集金石古籍,賭書消得潑茶香,生活充滿了情趣。
后來,趙明誠為了功名而奔忙,不得不離開李清照,二人也有短暫的分離,也有偶爾的不愉快,可小插曲不會影響主旋律,他們總體上還是恩愛夫妻,依舊是彼此生命里的最好。
直到李清照四十六歲那年,趙明誠獨自赴任湖州知府,途中不幸染病身亡,彼此近三十年的相守,摯愛之人忽然撇自己而去,又逢亂世,李清照的痛苦與無助可想而知。
多年以后,一個春天的夜晚,李清照獨自一人月下賞花,花月俱佳,與十五前的情景相似,只是當年的那個人早已不在了。于是,揮筆寫下一首《偶成》,詩作原文如下:
十五年前花月底,
相從曾賦賞花詩。
今看花月渾相似,
安得情懷似往時。
這首詩的大意是:
記得十五年前,也是一個花前月下的夜晚。
你我相伴游園,還一起作了賞花的詩。
現如今,看著眼前的花好月圓,與那時的情景完全相似。
怎得我的心情和過去一樣呢?可是,物是人非,一切回不到從前。
李清照這首《偶成》是一首悼亡丈夫趙明誠的七言絕句。
整首詩從懷念十五年前夫妻二人花前月下吟詩作對寫起,寫出了當時夫妻之間的感情深厚,以及相處和諧與甜美的場景,充滿了夫妻二人情趣相投、夫唱婦隨的甜蜜回憶。
然后,筆鋒一轉,從回憶之中轉到眼前的生活,眼前的花與月,和十五年前相比,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可是人不在了!面對著花月,再也沒有當年的那種情緒,表面看似平靜,內心卻異常凄苦、孤寂,那種悲傷似乎已經達到了頂點,就像隨時都能大哭一場。
全詩語言淺白,淡中有味;情感細膩,語淺情深;虛實結合,前后照應;對比明顯,效果突出;用情極深,讓人淚目。
突出特點是語淺情深,除了采用了對比手法外,基本上沒有采取更多的藝術手法,而是用簡淡的語言,描繪了一段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回想了當年與丈夫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可眼下那份快樂早已煙消云散,今昔對比,不勝其悲,以此來悼念自己最親愛的丈夫。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趙明誠去世后的日子,李清照孤苦伶仃,閱盡了人間冷暖,歷盡了千辛萬苦,人到暮年,許多的往事都淡忘了,唯獨念念不忘的只有那份摯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