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晚,領克在上海首發了全新的SPA Evo大型電混車專屬架構,基于該架構的新一代旗艦SUV——內部代號L946的領克900也同時發布。從產品命名來看,領克企圖在數字上先壓友商一頭。
此前為全新極氪009發布會助陣的“天王”郭富城,昨天也出席了領克900發布會,排場直接拉滿。
當然,領克900的產品力也拉滿了。其長寬高為5240/1999/1810mm,軸距3160mm,已經邁入大型SUV行列,差一丟丟就晉級全尺寸SUV了。
關于領克900的“都市對立美學”造型,有人說很有領克特色,有人也說與攬勝(參數丨圖片)心有靈犀,總之氣場確實在線。今年類似定位的產品越來越多,幾乎可以說是“祖國版攬勝爆發元年”,大家習慣就好啦。
不過必須強調一下,這個大家伙的風阻系數僅為0.291Cd。這是個啥概念?放在轎車陣營也許提不上臺面,畢竟不少新車都號稱低于0.2Cd了,但對于這種大家伙來說已經相當之低了。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領克900采用了渾然一體的純平側窗、無邊框后視鏡、隱藏式門把手等空氣動力學設計,而整車NVH和續航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內飾方面則是新勢力車型司空見慣的布局,淺內飾+大屏幕+隱藏出風口。有一說一,30英寸的中控+副駕一體屏確實賊大(后排也有一塊同樣尺寸的),5/5分屏玩法與理想、寶馬大差不差,但是一整塊大屏的玩法就很值得期待了。
不過話說回來,方向盤后方的那一小條液晶儀表真的有宣稱的12.66英寸?這“對角線算法”真讓領克玩明白了。
智能化也沒得挑,雙8295座艙芯片+Orin-X/Thor高階智駕芯片。按照當下主流水平,單個Orin-X也能做到全場景領航,但尚未裝車的Thor會有更高的算力冗余度和安全水平。
另一個好消息,領克900在空間上的玩法也超出了我的想象。首先純平地板與問界M9一樣,二排同時具備550mm前后調節滑軌以及側向旋轉。三排為兩座,也有四向調節,最大后仰角度達155度,而125mm的前后調節行程使得后備廂最大(標準)容積可達300L。
哦對,后備箱底部還有個20L的隱藏儲物空間。至于路虎攬勝同款電動對開式“天地門”,長度確實比較有限,不過露營、釣魚時當成臨時座位倒也沒毛病。
領克900的動力配置比較復雜,全部為插電混動,但有三套之多。雖然它們都是3DHT串并聯,但起步套餐是530kW的1.5T發動機+P134電機方案(油140kW+前電160kW+后電230kW),中配動力套餐是540kW的2.0T發動機+P124電機方案(油187kW+前電123kW+后電230kW)。
高配動力套餐也是2.0T發動機+P124電機方案,但把后橋換成了e3同款解耦雙電機(160kWx2),綜合輸出高達630kW,0-100km/h加速在4秒級。這套后橋還支持雙向20°獨立后轉向,以及“華爾茲”原地掉頭(圓規掉頭同款)。懸架方面是如今高端新能源車較為主流的雙腔空簧+CDC方案,而且還能切換成單腔模式以提升車輛動態響應。
之所以中高配動力的電機位置從P3變P2,核心原因是謀求更高的極速,從而適配歐洲市場的超高速巡航工況(如德國不限速Autobahn)。所以不出意外的話,領克900在歐洲的身份,應該就是下一代09。
躍躍欲試了?別著急,本次發布會領克900只是宣示一下存在感,正式發布預計在今年三四月。該車的對標車型很明顯是備受市場追捧的理想L9,因此售價本應鎖定在40-45萬區間。但考慮到領克之上還有更高端的極氪,其最終定價可能下浮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