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適用患者
有抑制傾向的向外偏斜者,包括外隱斜、間歇性外斜視、集合功能不足、集合近點遠移等類型的患者。
02 訓練目的
提高自主性集合的能力,訓練生理性復視,恢復正常的集合近點。
03 訓練方法
基礎訓練
將繩子一端固定(與患者視線在一個水平),另一端拉緊至于鼻尖部,保持繩子平直。
紅球放在眼前30cm處,黃球放在眼前60cm處,綠球放在眼前90cm處。如圖:
讓患者注視近處的紅球,用余光感受到遠處的黃球和綠球為兩個,繩子在紅球處交叉,注視5秒。
5秒后,注視中間的黃球,用余光感受到近處的紅球和遠處的綠球為兩個,繩子在黃球處相交叉,注視5秒。5秒后,注視遠處的綠球,用余光感受到近處的紅球和中間的黃球為兩個,繩子在綠球處相交,注視5秒。
上述步驟重復3~4次,將紅球移近5cm,其他兩個球的距離不變,上述動作重復10次。繼續(xù)移近紅球,每次移近5cm。每一次移動后,進行10次聚散運動。
訓練終點:患者有穩(wěn)定的生理性復視,紅球位于鼻尖2.5cm,并且每個球固視時間均可保持5秒以上。
跳躍式訓練
將繩子一端固定(與患者視線在一個水平),另一端拉緊至于鼻尖部,保持繩子平直。
紅球放在集合近點處,黃球放在遠處(去掉綠球)。
讓患者交替注視近處的紅球和遠處的黃球。
訓練終點:患者可以迅速在紅球和黃球之間轉換。
自主性集合訓練
將繩子一端固定(與患者視線在一個水平),另一端拉緊至于鼻尖部,保持繩子平直。
去掉三個球,想像在繩子任意一點都有球(這個訓練比較有難度),患者注視繩子的任何一處,繩子前后會分成兩條。
訓練終點:患者在繩子的任意一點,不需要球引導,均能感受到生理性復視的存在。
04 注意事項
有屈光不正者,戴上屈光矯正眼鏡。
附加反轉拍或鏡片可以提高訓練難度(這個要在訓練師指導下進行)。
注視任意一球,當繩子的交叉點不能聚焦到球上時,可用引導棒引導,或者用手觸摸球,或患者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到球上。
改變球的位置,也可用于集合過度或者內隱斜的患者。
聚散球要求雙眼同時進行訓練,不能單眼使用。
注視近處的球時,可以想象努力“對眼”,注視遠處球時,需要放松用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