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與生活 文|朱曉培
校對|大道格
這兩天,看到科技戰略專家周掌柜的一篇文章: 《為什么“少押注”的vivo擅長“押重注”?》 感覺被這個題目給“點”到了。
一直以來,人們都深知,科技趨勢瞬息萬變,消費者行為模式也在不斷進化,因為不能與時俱進而被時代無情拋棄的傳奇巨頭,比比皆是。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每一家公司都希望能吸取前人的教訓,通過加大創新力度,踩在風口上。但是,絕大部分企業在創新時,總容易陷入一個困境:要么廣撒網,但又淺嘗輒止,最終一無所獲;要么點錯了科技樹,多努力都白費。
典型的是某互聯網巨頭,從2013年開始,先后押注過移動互聯網、O2O、AI、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但卻無所成。就犯了一個典型的錯誤:押注太多,但又不敢押重注。比如O2O,試了一下就把項目出售了。說得好聽了,是及時止損。說不好聽的,則是行百里者半九十。
兵法說,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意即,在做事之前,先考慮清楚做這件事的后果和過程,只在值得的事情上去努力。因此,對于企業而言,押注不在于多,而在于準。一旦認定了方向,就要加大投入的力度。也就是,“少押注、押重注”。
過去幾年,vivo因為“少押注、押重注”,而收獲頗豐。根據Counterpoint最新數據,2024年第三季度,vivo已經連續三年又三個季度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拿下第一,整體市場占比高達19.2%。
可以說,“少押注、押重注”,是vivo的成功之道,也是企業創新成功的關鍵。
01
押得少、押得準
《道德經》里說:少則得,多則惑。
科技日新月異,消費者喜好易變。對于企業而言,可以追逐的熱點實在太多了。特別是前幾年,市場活躍的時候,一些公司的辦法就是多試錯,風險投資人也廣撒網,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哪怕錯99次,只要蒙對1次,就是賺的。
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并不可行。就像有位投資人對《商業與生活》感慨的那樣,前兩年,大家都怕錯過機會,結果越投越偏、越來越差,最終只是浪費了資源,錯過真正的機會。
熱點雖多,有的是真需求,有的是假繁榮。因此,成功的關鍵,不在于押注的次數,而是找出那個值得押注的方向。而且,押注的次數越少,沉沒成本也越小。
早在2018年前后,vivo就萌生出了“長賽道”和“短賽道”的理論。他們發現,有些技術比如升降攝像頭、曲面屏,看起來很炫,可以滿足消費者的某種需求,但在供應鏈的加持下,門檻并不高,很容易被復制。而像影像、性能等方面,技術門檻高,需要持續投入、著重創新,但投入越大帶來的回報也越大。
“vivo內部文件多次強調:重視可持續投入和商業閉環的‘長賽道技術’,需要拒絕短期技術誘惑并且建立長賽道儲備。這四個長賽道目前清晰的定義為:設計、影像、系統以及性能。顧名思義,‘長賽道’就是需要始終在這四個領域體現極強的競爭力,比如,對性能長賽道的貫徹,iQOO手機做得非常極致,長期以來這個vivo的子品牌始終堅持在關注性能的人群中打造強悍性能的品牌認知。從2024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戰略堅定的iQOO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周掌柜咨詢認為,vivo“長賽道”策略目標是“投得準”。而“長賽道”這個定義,則保證了聚集資源,聚焦用戶需求,聚精會神長期投入。
02
押得準的關鍵:用戶導向
如何正確地找到“押注”的方向,點對科技樹?vivo的經驗是,用戶導向。
周掌柜在文中原文引述了vivo內部關于產品主義的敘述:
vivo人的三大夢想:建立世界一流的企業文化與價值觀,為用戶創造世界一流的偉大產品和服務;打造世界一流、令人心動和熱愛的偉大品牌;
vivo的用戶體驗思維:需要“一腦兩心”,即“用戶腦”、“同理心”、“產品心” ;
vivo設計驅動三問:改變了什么?是否給用戶帶來了新的意義?實現方式是否簡單、完美和優雅?
vivo 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
vivo 中央研究院院長 胡柏山
這幾條敘述,足以彰顯用戶導向對于vivo的重要性。vivo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長胡柏山在最近的vivo會客廳上也強調,vivo的核心競爭力,第一個是用戶導向,第二個是持續的長賽道的重投入。所有的決策,或者說所有的產品方向,還是要回到用戶導向。
“我們要搞清楚目標用戶是誰,要搞清楚我們目標用戶可能面臨的各種場景,包括使用場景、購買場景、生活場景等。我們還要搞清楚在某個場景下,產品或應用的黃金標準是什么,好或者不好的地方在于哪里,從而反饋到我們各個產品線以及各個賽道的戰略制定中。”胡柏山說。
以子品牌iQOO為例,它就是2019年前后,覺察到年輕用戶對極致性能和電競體驗的需求,而開拓的新的產品線。而iQOO一經發布,就以極為強勢的姿態,迅速成為國產手機市場上的一匹“黑馬”。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iQOO獲得5.1%的市場份額,子品牌市場份額第一。iQOO和vivo雙品牌協同策略,也是vivo在2024年市場份額增長迅速的重要原因。
過去一年,用戶們喜歡帶著去看演唱會的vivo X系列,同樣是基于用戶導向研發的成功案例。去看演唱會的用戶,都希望能夠清晰地記錄下自己偶像們的精彩瞬間。但是,演唱會又不允許觀眾帶單反相機進場,在演唱會這種需要專業單反能力、但又受限于設備的明星場景,具有長焦、廣角能力的手機,就成了剛需。
vivo通過對目標用戶及使用場景的深刻洞察,利用自研影像芯片及算法、聯合研發的蔡司2億像素APO超級長焦鏡頭等技術,最終制造出了被譽為“演唱會神器”的vivo X100、X200系列。
周掌柜咨詢觀察認為,vivo確實30年如一日地在強調用戶導向,創始人、CEO沈煒也在內部發言中多次強調“用戶是方向”,這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這都是在幾十億銷售規模試錯中得出來的戰略管理共識。
03
為何在藍科技上“押重注”
用戶是方向,技術是核心。當大的方向定好了,選在哪些具體的技術上發力呢?
vivo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周掌柜將其總結為:“耦合”和“復利”。
“vivo對于研發、創新和產品工程學、技術應用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用戶導向型創新’的戰略布局和方法論。而且,還有一個內部做技術決策的隱形標尺,也非常vivo,叫做‘耦合思維’。很多技術負責人經常說的‘耦合式創新點、耦合式協同’,指的就是這種盡量照顧到多方面訴求的投資邏輯。也就是說,只有做到了‘強耦合’的技術控制點才可以“押重注”。”
“對于‘押重注’的效果邏輯,就是這家公司具有‘技術復利’理念。vivo認為只有緊密圍繞用戶需求,押重注到具有復利性產出的技術投資才回報率最高。”
這讀起來有點兒拗口。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創新技術,要能滿足用戶的長期需求,還要有軟硬件的互相支持。比如2024年廣受好評的長焦舞臺功能,有用戶需求基礎,還與vivo現有的傳感器、影像算法優勢相結合,通過不斷的技術提升,能夠形成競爭壁壘。
vivo把這些值得“押重注”的科技,統稱為“藍科技”。“我們對于藍科技的定義非常克制和嚴格,一定要是長賽道,能夠形成長期壁壘的,才可以叫藍科技。”vivo品牌副總裁,兼品牌與產品戰略總經理賈凈東說。目前,藍科技包括藍晶芯片技術棧、藍海續航系統、藍心大模型、藍河操作系統、藍圖影像這五個重要的底層研發方向。
在這種能夠形成耦合、復利的技術上,vivo就會重點投入,甚至“投入不設上限”。據周掌柜咨詢透露,vivo在藍圖影像上投入了1000多位高級工程師,在AI藍心大模型上投入了近30億元。
“藍科技”的定位,一方面,保證了這些投入與產品的用戶體驗需求不偏離,對用戶選擇有強烈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保證了公司在重要的底層研發投入上,絕不手軟。而且,其研發為王的味道,也保證了公司底層研發足以可以承接最前沿的科技創新,能夠踩在未來的風口上。
04
互利共贏、雁行致遠
孟子說: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知其可為而為之,知其不可為而不為,是謂君子之為與不為之道也。
對于企業而言,有的需要自己親力親為,押重注;有的則需要借他人之長,合作共贏。在技術創新和供應鏈,vivo也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比如,vivo選擇自己把控生產工廠、獨立完成產品優化并始終保持對產品真實體驗的定義權。但同時,在眾多技術、產品上,選擇信賴合作伙伴。
vivo 品牌副總裁 賈凈東
“本心而為,雁行致遠,這八個字凝聚了我們過去很多年的討論。本心而為就是平常心、快樂心和進取心。做企業不是個人英雄主義,雁行致遠是希望能夠有一群人,共同為一個偉大目標去努力。”賈凈東說。
過去幾年,vivo與先后與索尼、蔡司、聯發科、MediaTek、Arm等頭部企業在傳感器、鏡頭、芯片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甚至成立了聯合實驗室。2024年9月,繼vivo與蔡司、MediaTek等企業成立聯合實驗室后,vivo、Arm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10月,vivo與索尼共同推出全新的藍圖x索尼LYT-818傳感器,在拍照性能上可媲美一英寸傳感器,而在視頻拍攝方面更是超越了一英寸標準。
胡柏山表示,這些戰略合作,對雙方而言,都是在回歸用戶需求的本原。“我們還是希望互利共贏,很多創新光靠自研肯定只能解決一小部分,我們還是更多的希望聯合研發,通過各個合作伙伴,大家一起創新,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自研是根,共研是葉,vivo追求根深葉茂,根深葉茂才是開花結果的理想環境。
利出一孔,力出一孔。vivo合作共贏、雁行致遠的原則,也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目前,vivo已與近400家合作伙伴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涵蓋了顯示、影像、電子、結構、半導體等多個領域。據賈凈東介紹,vivo所有合作的企業里面,超過四分之一的伙伴是合作十年以上的。大家都是一起成長,互相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vivo給供應商的付款,沒有超過60天的,大部分在30到45天搞定,如果供應商資金緊張,甚至可以提前付款。在這當今可謂十分難得。
05
本分、長期、有定力
在現實中,很多大企業都會犯一個“短期主義”的通病。當它們面對著滿足股東們對利潤穩定增長期望的壓力,會擔心創新失敗,不敢在收益前景不明的研發領域進行重投入,容易勤押注、押輕注。
究其根本,在于缺乏判斷力,缺乏長期主義的戰略定力。
長期主義,不是口號、不是標榜,而是修行、是磨練、是自我塑造。在過去30年中,長期主義幫助vivo一次次穿越周期,也在一次次穿越周期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具體、深刻。
具體來說,在產品創新與研發上,以用戶為導向,重押長賽道。在合作伙伴上,堅持互利共贏、雁行致遠。在品牌建設上,以用戶為中心,堅持價值升維,引領行業向上卷而不是向下卷。
而這一切,都被vivo概括為“本分”。
沈煒曾對本分也有詳細的表達:本分是首先明辨是非對錯,而無利益導向的堅守;本分是凡事追求長遠,而不只爭朝夕的態度;本分是所思所言所行高度一致的踐行;本分是堅持獨立深層次思考,而不盲從大流的清醒;本分是不為果,只埋頭種因的執著;本分是清楚自我能力,而時時必須聚焦的減法;本分是能夠將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的修煉,是有問題時首先求責于己的觀念,是既能共苦更能同甘的利益分享。總之,本分是需要天天講、年年講的立業根本。
周掌柜認為,從‘本心而為’的平和心態出發,到‘埋頭種因’的行動落地,再到‘用戶導向型創新’的科學管理應用,以達到‘雁行致遠’的更健康更長久,還確實有一點永動機的味道。
因為“本分”,才更相信長期主義;因為相信長期主義,才有戰略定力;因為有戰略定力,才敢在長賽道押重注。
企業家宋志平十分認可vivo的這種創新實力。他覺得,vivo做道路既有定力、又有活力。做戰略一定要有定力,做創新一定要有活力,不去做顛覆式創新,就會被顛覆。
《荀子》說:見端不如見本分,見端而明,本分而理。vivo在用戶“腦”、產品“心”、技術復利、互利共贏、雁行致遠、本分文化等方面的實踐,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具有很強普世性、中國特色和可借鑒標桿意義。
—End—
更多關注:商業與生活,ID:xiaopeizhu8
內容同步:網易號、同花順、百家號、今日頭條、UC、雪球、企鵝號、一點資訊、知乎、搜狐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