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十幾年前打開某寶,你追隨那一批祖師奶奶級別的網(wǎng)紅,成為了她們服裝店的“信徒”,眼看起高樓,最近卻看著店關了樓塌了。
前浪消失,后浪愈發(fā)洶涌。轉戰(zhàn)某書,這年頭,不給自己安個“小眾設計師”的名號,服裝店都不敢隨便開播賣衣服。
但小小個體戶,到底怎么才能真正“入行”?面對注意力飄忽的消費者,怎么才能把產品精準推送到他們眼前?推廣資源稀缺、品牌知名度低、市場包容度有限,如何與消費者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始終是商家繞不開的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Jacquemus 的成功也許能成為一份個性鮮明的參考答案。
品牌靠營銷,話題度拉滿
你一定在社交媒體上刷到過一頂夸張的超大草帽,又或者是一個小得過分的迷你包,心里悄悄感嘆“時尚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點開評論區(qū),超大的草帽在秀場上引人注目,迷你包 Le Petit Chiquito以不到一個手掌大的尺寸和400歐元的價格迅速成為話題中心,這些“奇葩單品”已經成了全球時尚圈人手一個的OOTD必備。
這正是 Jacquemus 的創(chuàng)始人兼設計師西蒙·波特(Simon Porte)的手筆。單品設計的出挑,其實遵循了品牌一以貫之的營銷個性。
2010 年, 一群身著 Simon 設計的羊毛衫和迷你裙的女性沖進了位于巴黎蒙田大道的《Vogue》雜志 "時尚之夜 "派對。在抗議活動中,她們高舉紙牌,上面寫著 “We want Jacquemus!”的標語。這意味著這位有抱負的設計師上了電視。
一年后,在巴黎時裝周上,他與一群朋友身著 "Ouvrière "系列服裝,高舉 "Jacquemus on strike "的標語走上T臺。這次罷工引起了業(yè)界的關注,也為他的成功埋下了伏筆,第二年他就受邀在巴黎時裝周上走秀。22 歲的他是參加法國時裝周最年輕的設計師, 年輕激發(fā)了他的好奇心,也幫助人們發(fā)現(xiàn)了他的作品。
為慶祝品牌十周年,Jacquemus 將秀場搬到了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田中。收到迷你防曬霜邀請函的嘉賓,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秀場位置,而當他們脫鞋坐在田間唯一一排座位上時,區(qū)別于傳統(tǒng)大秀的奢華和高高在上,貼近自然、充滿詩意的場景重新定義了時尚體驗。
普羅旺斯中部瓦朗紹爾的薰衣草田中,一條亮粉色的 T 臺延伸到地平線上,當這樣的視覺內容出現(xiàn)在社交網(wǎng)絡上時,“Jacquemus 世界”變得格外令人向往。
對于大多數(shù)品牌來說,社交媒體無非是一個推廣新品、營造氛圍的工具,而 Jacquemus 卻把它變成了與全球粉絲建立聯(lián)系的紐帶。
創(chuàng)始人 Simon 的 Instagram 賬號主頁兼具個人日記、全球營銷平臺和 Jacquemus 櫥窗的功能。他將自己命名為西蒙·波特·杰奎姆斯(Simon Porte Jacquemus):一個男人與品牌的混合體,同時也是法語中的雙關語("Simon Wears Jacquemus")。
傳統(tǒng)上,設計師在公眾面前的形象通常是趾高氣揚的半神,或是挑剔刁鉆的怪人,但 Simon 給人的感覺并不是這樣。他曬出的法南陽光下的隨拍,分享充滿想象力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生活態(tài)度,甚至偶爾能在幾分鐘內回復私信。
通過這種的方式,Simon 把自己作為媒介,拉近了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距離。
時尚即風格,故事要豐滿
Jacquemus 的設計語言始終充滿陽光與詩意,這與創(chuàng)始人 Simon 的成長環(huán)境息息相關。
他出生于馬賽北部的布拉米讓(Bramejean)小村莊,從小到大所見所聞的風景和景色一直貫穿于設計之中。那里的薰衣草田、條紋傘和鮮艷色彩深深烙印成為品牌風格的靈感源泉。
延展到設計中,Simon的作品總是大膽且充滿生命力,白色和藍色、條紋、太陽、水果、圓圈、詩歌……形成了一種介于優(yōu)雅與休閑之間的獨特風格。不對稱的衣襟設計、超大號配飾和趣味十足的廓形,這些設計既有法式優(yōu)雅,又帶著一絲俏皮,讓人一眼就能辨認出這是 "Jacquemus 風格"。
而作品更深層次的意義,則來自于 Simon 對母親瓦萊麗(Valerie)的深切懷念。
2009年,在母親因車禍去世后,Simon 決定將她的婚前姓氏 "Jacquemus" 作為品牌名稱。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Simon 回憶道:“母親的穿衣風格非常有創(chuàng)意,在村里無人能及。她每天都會穿著這些不可思議的衣服來接我放學......我小時候經常感到非常無聊。有一天,我決定要給媽媽穿上衣服,于是我用客廳里的亞麻窗簾做了一條裙子,腰帶是用匡威鞋帶做的。她穿上后,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品牌成立十周年,Simon 專門推出了一個夏季系列來紀念母親,靈感來自一張母親從海灘歸來的照片,大號陶瓷耳環(huán)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說:"母親的精神是品牌的根基,她讓我明白如何用設計表達情感。"
出生于農民家庭,從小追求時尚的 Simon 并沒有被告知這是不合時宜的,相反,母親鼓勵他追求美,并稱贊他會成為最有名的人。Simon 努力為這種美尋找一種語言,他講述法國女人,不是老生常談的埃菲爾鐵塔和巴黎的異國情調,而是田野里的女人,工廠里工作的女人,安靜、粗野、原始的女人。
服裝設計是 Simon 對母親的永久告白,他試圖通過作品重現(xiàn)母親帶來的溫暖與力量。這種個人情感與設計理念的交融,不僅讓 Jacquemus 的風格充滿美學張力,更讓每件衣服背后都有動人的故事與共鳴。
不止設計師,更是企業(yè)家
15 年前,年僅 19 歲的 Simon 創(chuàng)立了 Jacquemus,和大多數(shù)初創(chuàng)品牌一樣,它擁有忠實的粉絲但規(guī)模很小,主要通過網(wǎng)絡銷售。
2022年,Jacquemus 的營業(yè)額已突破 2.5 億美元,于巴黎蒙田大道 58 號開設品牌首家永久旗艦店,如今看來這只是小成功,最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才剛剛開始。
目前,Jacquemus 是一家擁有 300 多名員工的獨立時裝公司,在迪拜、卡普里、圣特羅佩、紐約和倫敦均開設了專賣店;今年(沒錯現(xiàn)在已經是2025年了)還將在洛杉磯開店。
這樣的成功呈現(xiàn)出天才敘事的卓越質感,但 Simon 本人的經歷會讓你對他另眼相看。
Jacquemus 的第一個系列主要由羊毛制成,只有幾道縫的連衣裙,沒有褶裥的裙子,風格相當簡約。這樣的極簡主義設計其實是現(xiàn)實所迫,因為從服裝學院輟學的 Simon 幾乎沒有錢用于創(chuàng)作,在跳蚤市場認識的一位裁縫師的幫助下,才開始了他的服裝系列。
比現(xiàn)在的網(wǎng)紅更艱難的是,創(chuàng)業(yè)初期 Simon 還需要白天打工晚上縫衣服。在東京的一個陳列室里,他的衣服被 Comme des Gar?ons 的創(chuàng)始人川久保玲看中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一邊經營自己的品牌, Simon 還在這家著名品牌的店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不是作為設計師,而是作為銷售員。除了近距離觀察商品如何與購物者聯(lián)系在一起,Simon 還把在那里賺到的錢都花在了他未來的服裝系列上。
當自己創(chuàng)辦的品牌逐漸嶄露頭角,不滿足于只是做一個設計師,Simon 同時展現(xiàn)出令人欽佩的商業(yè)頭腦與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
外表看起來松弛隨性的 Simon, 其實是一個嚴謹?shù)牧晳T主義者。他每天遵循固定的生活作息:早上 7:30 和孩子們一起起床,然后去鍛煉,不久后就去辦公室,傍晚前回到家,10 點前熄燈。
在辦公室里,Simon 是一個專注、絲毫不敢松懈的企業(yè)人,他對自己不斷成長的品牌是否會錯失目標憂心忡忡,要求自己每隔 15 天或每周,都要創(chuàng)造出一些能引起人們注意的東西:好的活動、新的流行款式、名人著裝等,以此確保持續(xù)的品牌影響力。
比巴黎大多數(shù)創(chuàng)意總監(jiān)都更關注品牌的方方面面,Simon 會親自跟進每日銷售數(shù)據(jù),從資產負債表到擴張計劃,他對每個細節(jié)都了然于心。戰(zhàn)略和財務顧問總是對他說:“你是唯一能猜到數(shù)字的人,準確的數(shù)字!”
才華、對潮流的敏銳嗅覺、強大的社交媒體影響力再加上商業(yè)世界的冷靜頭腦,這是 Simon一手打造出的 Jacquemus 品牌能量, 也正是當今“小眾設計師”品牌所需要的范例。
作者 - 懶羊羊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