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汽車科技作者Erik的第254篇文章
2006年內蒙古自治區高考理科狀元,高考裸分702,上的是清華大學 建筑學院,研究生北京大學。
畢業快十年,做了游戲主播9年。
比李雪琴更高智商,路子卻更野。
昨夜今晨,又一次站上了風口浪尖。
可能,只因為名字跟另一位正處在輿論中心卻還沒有下文的文人有一個同名:石悅。
這個石悅是個女生,不是男生。
雖然在名氣上不如那個男生,但在智商上卻絕對可以碾壓。
當年明月的口頭禪是,考大學前兩個月呆在家里看電視,填志愿的時候是父親領著填的,沒什么個人追求,也無所謂什么專業。
只要不是航空航天就行,因為數學很差。
內蒙古理科狀元石悅,確實從小實打實的學霸,或許更確切的說應該是學神。
極強的自律和自驅,沒什么太大的外在壓力,就一路第一上了最好的學校,最好的專業。
只是跟當年明月比起來,女狀元石悅,無論在清華建筑系還是北大城市規劃,成績依然優秀,可還是找不著北。
看著同學們對建筑的熱愛,自己卻一點兒也提不起精氣神。
實在是沒興趣。
活著到底是為了啥?這一路的鄰家女孩到底有什么意義?
往后余生,還要一直這樣一路打怪,不斷攢積分式的過活嗎?
昨天,寫了后,很多人不理解當年明月為什么還在上班,哪怕已經版稅收入已經超過年入千萬;
也還是有很多人覺得當年明月沒什么大不了的,歷史專業畢業的博士生碩士生各種看不起。
就像天涯論壇更新小說時,版主拿著手上一點點權利,對當年明月作威作福,氣的明月才去開了個人博客,拒絕在天涯更新。
這個世界,很少有人能感同身受。
所以有的人覺得當年明月在沽名釣譽,故作姿態,沒啥才華,寫一部就江郎才盡,啥也不是。
可能只有極少數人才能理解,人生的成功方式只有一種: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可能女狀元石悅懂了,或者說覺醒了,所以在大學畢業的檔口,既沒有找工作,也沒有搞科研。
反而入行成為游戲主播,一播就是9年。
不理解的人們又烏泱泱的出現了。
“白瞎一個清華北大名額!中國少了一個好工程師,卻多出來一個‘主播’。是諷刺還是玩笑?”
“再過幾年看她還能笑么,吃完這幾年青春飯。”
“用游戲禍害人,真是社會的毒瘤。做主播不需要上北大清華,最多上個傳媒大學。浪費資源!”
“對得起父母嗎”。
石悅倒也坦誠,家人和朋友老師都很支持我,家人和朋友老師都很支持我,跟爸爸說決定去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時,他問我是否已經想清楚,我篤定的給了他答復,爸爸就說"那就去試試吧"。
人們對天才學霸不務正業都是口誅筆伐,總覺得這些人有那么好的腦子,不去實實在在的搬磚可惜了。
好鋼得用在刀刃上。
2010年,另一個天才也面對過同樣的網暴。
剛參加完北大畢業典禮的柳智宇,拒絕了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去了22公里以外的到龍泉寺出家,法號賢宇。
柳智宇后來接受采訪的時候說,當時候沒有告訴父母,就怕他們不接受,所以算是先斬后奏。
后來父母無數次去過龍泉寺,哭天搶地,希望能挽回柳智宇的心,結果柳智宇一心向佛,無奈報恩。
柳智宇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滿分金牌,是保送的北京大學數學系,這點跟北大數學系的韋東奕差不多,當然韋神更厲害一點,是三界奧賽滿分金牌。
百善孝為先,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養育之恩無以為報,有太多的詞兒來拴住柳智宇,隨了父母的愿。
但柳智宇還是“頭也不回”了。
跟石悅相比,柳智宇要背負的思想包袱只重不輕。
那柳智宇為什么一定要反著來呢?
行常人看起來大逆不道、不合常理的事兒呢?
但在龍泉寺,看起來的特立獨行,卻也顯得稀松平常。龍泉寺在北京西山鳳凰嶺山腳下,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始建于遼朝。
龍泉寺最早的班底基本是清華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身的僧人,后來其所吸納的僧人基本都來自名校,大多來源于清華、北大這兩所最高學府,部分來源于中科院等名校,所以龍泉寺也常常被稱為“小北大清華”。
除了柳智宇,還有很多高學歷學僧。
賢威法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
賢啟法師,清華大學核能和熱能物理博士;
方丈秘書賢清是清華大學碩博連讀的研究生,賢慶法師來自北京大學哲學系,禪興法師是清華博士,負責工程部的賢立法師是北航博士,負責聯系訪問的賢佳法師亦來自清華。
遁入佛門,出家為僧,各有各的原因,但在世俗社會都是離經叛道。
2022年,在出家十二年后柳智宇于還俗。
同一年,游戲主播石悅和圈內人前OW職業選手yjj官宣結婚。
在石悅的口中,yjj15歲就自己出來背包打游戲,參加比賽,對人生的路徑很清晰,總是能給出人生不一樣的解。
但游戲界的粉絲好像有點兒不買賬。
yjj雖然是前iG電子競技俱樂部OW分部隊員,曾經拿到過OW的第一個世界冠軍、PGL冠軍等榮耀。
但yjj的學歷是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中專配清華狀元,這是中二少年看的玄幻小說里的情節,也是短視頻神劇里的千億富婆愛上保安的橋段。
不能說很離譜,只能說完全想不到。
更何況女狀元曾經說過自己的擇偶要求:希望另一半學歷高一些,不愛打游戲。
但牟定了離經叛道,之后走的每一步就都是“我愿意,關你X事”。
女狀元的網名叫@女流。
意思,都在文字里。
柳智宇還俗后,現在也開了公眾號,立起了直播鏡頭,做心理咨詢,撫慰人生。
跟網文大神相比,柳智宇顯然不在一個賽道;
跟北大同窗相比,創業驕子/金融新貴/專家教授比比皆是,不能比。
是失敗了還是兒戲了更或是演了一出笑話了?
柳智宇書里寫:他過去的36年曾有過三次至暗時刻,都是因為肉體病痛的折磨。
“此后想更加真實一點,不用扮演別人心中的自己,讓自己真正放下來”。
“人生每一步都算數”。
面對鏡頭,女流石悅袒露心聲:
主播9年,平臺要求主播要有直播的時間,每個月可能會播到200個小時,大家都是這個強度,每天都是這個強度。
為什么主播越播越卷,在卷什么?
和所有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打拼的人一樣,名、利、話語權、影響力。
這事兒有頭嗎?
人生有盡頭,時間有盡頭。
后來女流停播9個月,發現自己整個狀態能夠松弛下來,沒有必須應該要做的事件清單,回到自然的狀態。
從前女流是學霸,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響,可以忽略個人的感受,去做很多事兒。
“可以因為對錯,而忽略我高興或者不開心這件事。但現在,可能說這件事是錯的,但我可不可以爽一下這樣子。”
"我現在允許自己考60分了..."
弘一法師投身佛門之前,是李家的三少爺,李文濤;是南洋公學的學生,李廣平;赴日留學生李哀;畫家李岸;藝人李惜霜;教書先生李叔同;雖執念未斷而癡迷于道門的欣欣道人,出家后的釋演音。
弘一法師始終沒說過為什么出家,到是留下了很多的勸世良言。
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當然,最有名的還是那首歌謠~
《送別》
弘一法師(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