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間,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鑒于近期政府債券市場持續供不應求,決定2025年1月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后續將視國債市場供求情況擇機恢復。
2024年以來,中國中長期債券收益率下行較為明顯,近期更是屢創新低。
“愉見財經”查閱中國債券信息網數據發現,2024年12月2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收于1.98%,首次下破“2”關口,進入“1時代”。
同時,3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12月2日跌破2.20%,收于2.17%,逼近2024年9月份的低點。此后,10年期等長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
今日央行階段性暫停在公開市場買入國債的消息落地后,曲線整體平坦化上行,10年期國債活躍券最高觸及1.67%(消息公布后上行3bp左右),隨著市場情緒緩和,收益率逐步回落。1月10日收盤,國債ETF普遍飄綠,10年國債ETF跌0.18%,30年期國債ETF下跌0.10%。
2025年開局,為何央行作出階段性暫停在公開市場買入國債的決定?
多機構稱,央行階段性暫停買債,和去年以來央行思路是一脈相承的,主要在向市場傳遞抑制利率過快下行的意圖。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央行宣布暫停國債買入,有助于緩解資產荒,平衡國債市場供求關系。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國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鐘輝勇認為,此次央行決定階段性暫停在公開市場買入國債,一方面可能與前段時間10年期國債利率創歷史新低有關,另一方面是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國債買入是央行投放流動性的重要方式,但暫停國債買入不意味著市場流動性收緊。預計下一步,央行將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方式,向市場注入短期和長期資金,繼續維持市場流動性充裕。
而從具體的措辭來看,“階段性暫?!毕鄬徍停┣笃胶夂笱胄谢蚧謴唾徺I。
另據《經濟觀察報》采訪,一位城商行利率債交易員表示,當前,人民幣匯率面臨較大壓力,同時長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為了緩解市場機構投資者的過度行為,央行決定“踩剎車”,自2025年1月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后續將視國債市場供求狀況擇機恢復。
東方金誠研發部執行總監馮琳認為,從直接影響看,央行暫停買入國債將減少對國債的需求,同時不排除央行在暫停買入階段仍賣出長債的可能性,以此來調節債市供求關系。這意味著在前期多次提示風險并采取相應監管措施后,央行對債市的調控力度加碼,旨在遏制近期債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搶跑”勢頭,穩定市場預期,同時也有助于穩定人民幣匯率。后續若政府債券供給放量,長債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市場供求關系能夠自發的趨于平衡,央行就有可能恢復買入國債,繼續發揮通過國債凈買入操作向市場投放中長期流動性的作用。
馮琳判斷,受央行暫停買入國債影響,短期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回升,但在2025年“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下,債牛的大方向難現根本性逆轉。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暫停買入國債,或意味著2025年一季度降準概率上升。
永贏基金分析稱,“階段性暫?!薄ⅰ皳駲C恢復”,這說明在短期為央行操作預留了更多靈活空間,同時,大概率不會是長期暫停。在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基調下,維持流動性充裕的訴求依然明確,流動性投放方式由MLF切換至買斷式逆回購和國債買入,這一趨勢也不會變。后續待若政府債券供給放量,市場供求關系趨于平衡,央行即有可能恢復國債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