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正式批復了
沒想到,沉寂多時的北區樓市大哥,王者歸來。
這幾天,關于鄭州,最大的新聞莫過于1月9日#國務院關于《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批復
《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終于被批復了。
這個日期,距離其2022年10月15日初次公示的日子,已經過了2年2個多月。
關于最終批復的版本和當時公示的版本有什么不同,我們不得而知。
我們只看到了復函里的文字表述:
是的,各個群里各個論壇,大家爭議不休的、讓人振奮的、有文字分歧的,先是這段話。
對鄭州的定位:
鄭州是河南省省會,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這38個字,加上3個逗號,1個句號,是國家對于鄭州的定位。
1、河南省省會。——這個都懂,毫無置疑。
2、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很多人說鄭州被降級了。其實不是,后面會說。
3、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個倒不重要,很多城市都有這個名頭。
4、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這四個定位里,關于中心城市的說法,很多人說降級了。
我們都知道:截至目前中國共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廣州
這9個城市,北京、上海不必多說,也不用懷疑。
其他兩個直轄市,
天津批復的定位描述是: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
重慶批復的定位描述是: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
廣州批復的定位描述是: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批復的定位描述是: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截至目前,武漢和西安,還沒正式批復。
也就是說,可借鑒的城市只有:成都。
從文字來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級別應該是一樣的。
事實上,如果取消鄭州所謂“國中”的身份,那么成都也要取消嗎?
我覺得不會。
最終,我覺得看武漢和西安吧。
我覺得他們大概率是:
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我覺得吧,不要糾結這個問題了。
至少,杭州、南京的定位也只是“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而已。
好了,這個問題先放一放。
鄭州還有一個大名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這個名頭,很大。
經過查閱資料,目前國務院批復的城市定位里,有這個名頭的城市有:
北京、上海、天津、沈陽、哈爾濱、南京、杭州、廣州、海口、重慶、成都、昆明、大連、廈門、青島、深圳。
其他多個知名城市則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比如,同樣是中部六省省會的長沙、合肥、南昌、太原,定性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從這個角度看,國家賦予鄭州的定位,綜合交通樞紐的戰略意義依然很高很高。
關于交通樞紐的部分,原公示的文本里是這樣描述的:
讓我們暢想未來“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場景。
國家對鄭州的定位和期待很高
繼續看文字。
有分歧的,還有一段文字:
發揮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對外開放門戶和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等功能
我們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
我們中國的標點符號,意義非凡。
比如,上面這36個文字,加上2個頓號,到底如何理解?
上面的文字,表達了國家對于鄭州城市功能的角色定義。
1、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
2、商貿物流中心
3、對外開放門戶
4、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
注意,如果是上面我寫的這個版本,反而沒有歧義了。
大家的爭執在于:
中部二字,到底界定不界定“商貿物流中心”和“對外開放門戶”?
我們一個一個說。
1、先進制造業基地,明確前面加了中部二字。這是區域性的界定。在其他城市里,比如重慶的說法是“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成都的說法是“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
2、重慶和成都是全國,咱不眼紅。在先進制造業方面,鄭州確實不能給人家比。能比的是長沙和合肥,都是“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功能定義。——這種帶有中部的,至少代表是第二陣營。比“區域性先進制造業基地”的說法是高一級的。
3、鄭州和其他城市相比,在城市功能定義上,有兩個獨特的說法:商貿物流中心對外開放門戶
這兩個提法,在全國城市中,都很少。
比如,深圳有對外開放門戶的說法;有對外開放門戶的說法。
4、商貿物流中心的說法,貌似是唯一。
5、不用再懷疑和爭吵,商貿物流中心對外開放門戶的說法,是全國******,不是中部******。
你看濟南說多明白?——北方商貿物流中心。
6、其實,我也不明白啥叫對外開放門戶。一個中部城市和內陸城市,有對外開放門戶的定義,很是給面子。同樣有此稱呼的城市是深圳和重慶啊。
7、但我明白啥叫“商貿物流中心”。鄭州,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8、其實,國家看得也很明白。比如,關于科技,給鄭州的說法只是: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這已經很牛了,很給鄭州面子了,知足吧。
鄭州都市圈,航空港區
我們繼續看復函的文字:
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
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協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帶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引領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加強鄭州都市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區域協同,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系統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加快構建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的城鎮體系,提升中心城區服務能級,加強鄭州航空港區產城融合發展,推動中牟與開封聯動發展,強化鞏義、登封等輻射帶動能力。………
這些要求,在原來的方案里,很明確。
先看,鄭州都市圈。
我們再看一下:
各位仔細看上圖。
仔細理解“一區引領,軸帶集聚”是啥意思。
一區的區,是指:都市核心發展區。
看下圖范圍:
要明白:航空港區和主城區一樣的地位和待遇。
千萬不要小看航空港。
要明白:鄭開同城化,還是排在前列。
“推動中牟與開封聯動發展”。
竟然2075平方公里???
好了,其他的信息,各位自己查看。
我說關鍵的事兒。
也是很多人詫異的事。
就是: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控制在2074.69平方千米以內。
這個城鎮開發邊界,很重要。
給你批多少,代表了上峰對你的發展信心問題。
我們先看原來方案里涉及這一塊的內容:
看這個圖里的紅色部分。
這里,才是允許城鎮建設的空間。
再看下圖:
給鄭州的城市空間,足足有約2075平方公里
這個數字,是很大的。
現有已批復的城市里,城鎮開發邊界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里僅有:
北京、上海、重慶、成都、廣州、青島6個城市。
未批復的城市里,也只有武漢有可能超過2000平方公里。
以上信息,皆為事實。
你不要以為我在吹牛。
這種牛,我是不敢吹的。
你知道為什么給鄭州這么大的城鎮開發邊界指標嗎?
這一切是為鄭州未來城市常住人口做準備。
是的,今年是2025年。2023年底的鄭州,常住人口已經是1300+了。
2035年前,鄭州人口要達到1800萬。
2023年鄭州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為1412.22平方公里
距離2075平方公里,還有663平方公里的發展空間。
你信嗎?
信與不信,不由你。
期待未來207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的大鄭州。
期待未來1800萬常住人口的大鄭州。
本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