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透社;編輯|燕子
2023 年,整個產業里彌漫著“談 SaaS 色變”的氛圍。原以為 2023 年就夠慘淡了(2023 SaaS寒冬?真相來了!),沒曾想,ToB 軟件行業在2024年迎來了目前融資最慘淡的一年?有多慘?可謂是寒冬中的寒冬。如果2016年是一個人,他聽了2024年的陳述,也會自慚形穢。
但是,ToB 軟件行業上市的企業數增長了。
技術支撐、垂直行業、工業軟件,這三大類連續兩年保持為融資核心領域的TOP3。
2024 年 ToB 軟件領域的融資總額達到 362.85 億元人民幣,涉及的企業數量為 187 家,融資事件數量為 195 起。
相較于 2023 年的融資事件數,2024 年同比下降了 45.22%,近乎于腰斬。To VC 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盈利才是王道。
今天的內容,牛透社也調取了部分 2021 年、2022 年和 2023 年的數據,結合 2024 年的做了一些分析。
技術支撐、垂直行業、工業軟件連續三年保持Top3
2024 年整體融資事件數量從高到低排序的領域分布為,技術支撐、垂直行業、工業軟件、營銷/獲客、數據資產、企業安全、電商平臺等。
- 技術支撐領域優勢明顯
在 2024 年 ToB 軟件融資領域中,技術支撐領域的事件數達到 82 起,在全年的融資事件數中占比高達 42.05%,融資金額更是占到了全年融資總金額的 71.11%。技術支撐領域成為了當前 ToB 軟件融資的重點關注領域,大量的資金和資源正涌入該領域,這當中的主力當屬這兩年風頭正盛的人工智能賽道了。
- 工業軟件與垂直行業受關注度較高
其次就是工業軟件領域和垂直行業這兩大類了。工業軟件領域融資事件數為 24 起,占全年的 12.31%;垂直行業融資事件數 36 起,占全年的 18.46%。
工業軟件對于提升工業生產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起到關鍵作用,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對工業軟件的需求不斷增長,投資者也看好其發展潛力。
而垂直行業涵蓋了眾多細分領域,每個領域都有其獨特的業務需求和軟件應用場景,能夠為軟件企業提供豐富的市場機會和差異化競爭空間。2024年比較有代表性的垂直行業如汽車、金融、物流、能源、零售、醫療醫藥等。
- 其他領域相對分散且規模較小
除了上述幾個主要領域外,其他如電商平臺、外部服務、營銷/獲客、智慧園區、協同辦公、銷售/客服、IaaS、企業安全、數據資產、人力資源、云供應鏈、財稅費控等領域的融資事件數和金額占比相對較小且較為分散。這些領域雖然也有一定的融資,但在整體 ToB 軟件融資市場中的影響力相對較弱。
但不得不提的是 CRM 領域的紛享銷客在 2024 年 8 月 12 日宣布完成了一輪 7500 萬美元的戰略投資,如此形勢下,依然能保持幾乎每年一次的融資頻率,“融資狂魔”實至名歸!
再來縱觀近三年融資分布領域,垂直行業、技術支撐、工業軟件作為連續三年的前三名,始終保持其穩固的地位。而企業安全、營銷/獲客、數據資產,這三類也保持交替出現在 Top4 與 Top5 的位置。
近四年融資,2024 創新低
從圖中的數據和趨勢來看,ToB 軟件市場的投融資數量和金額在 2021 年至 2024 年經歷很明顯的變化。這些變化反映了行業的周期性波動和資本市場對 ToB 行業的態度轉變。具體分析為:
從歷年融資事件數來看,2021 年融資事件達 585 起,是近年來的峰值。2022 年事件數急劇下降至 288 起,同比減少 50.77%,資本市場在疫情后更加謹慎。2023 年事件數量有所回升至 356 起,同比增長 23.61%,但遠未恢復到 2021 年的水平。2024 年進一步下降至 195 起,同比減少 45.22%,融資事件的下滑趨勢明顯。
2021 年成了近四年里 ToB 軟件市場的“融資高峰年”,隨后幾年進入調整期。無論是融資數量還是金額,2022 年的大幅下滑與宏觀經濟環境、資本市場收緊及行業泡沫清理相關。2023 年的回升顯示行業逐步走向理性,優質項目開始重新受到資本青睞。2024 年的數據則表明,盡管融資總額未見顯著復蘇,但行業資金更加聚焦于核心領域和頭部企業。
這一趨勢映射出To B 軟件市場的幾個關鍵變化和挑戰:
1. 資本回歸理性
2021 年的繁榮可能受益于疫情期間企業對數字化轉型需求的激增,但隨之而來的 2022 年和 2023 年則是泡沫擠出的過程。資本市場更加注重投資回報,對項目的評估更嚴格,這也就對創業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行業集中度提升
融資事件數量和金額的下降表明資本更加集中于少數頭部企業。這種集中化趨勢將加速行業馬太效應,中小型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
3. 外部環境壓力
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和資本市場的波動性是近年來投融資變化的重要原因。這種環境迫使 ToB 企業更加注重內功的修煉,例如提升產品競爭力、優化運營效率和追求盈利能力。
4. AI 和 SaaS 新機會
雖然整體融資環境收緊,但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為 To B 軟件市場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AI 驅動的智能化 SaaS 解決方案可能成為下一輪資本關注的重點領域。所以,無論是近兩年已經融資的企業,還是未來可能融資的企業,都是:SaaS 若沒有 AI,就融不到資,且沒有一個融資是不含 AI 的。
未來,ToB 軟件市場的長期增長邏輯并沒有改變,但企業需要適應新的資本環境,減少對融資的依賴,更多依靠自身的盈利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如何抓住 AI 浪潮帶來的新機遇將是企業發展的關鍵。
可見,ToB 軟件市場正在經歷從高速增長到穩健發展的轉型期。2021 年至 2024 年的融資數據清晰地勾勒出行業的波動軌跡。對于行業從業者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通過提高自身競爭力、優化產品和服務、聚焦核心價值,企業仍然能夠在資本收緊的環境中獲得發展。
近三年上市,2024 創新高
上市,是大多數公司的奮斗目標。從 2019 年起,SaaS 公司就開始成群結隊上市,特別是當年 7 月 22 日科創板正式開板交易之后,更是帶來了一股上市風潮。隨后,每年都能有一些 SaaS 企業達成上市夢。
在牛透社的統計中,2024 年有 17 家 To B 軟件企業成功完成上市。從領域分布來看,上市企業分布在技術支撐(人工智能、邊緣計算、開發者服務)、垂直行業(醫療、汽車、零售)、數據資產(數據分析、IaaS平臺)以及財稅費用控制等。ToB 軟件行業正向多元化、垂直化方向發展,不僅在底層技術支撐上持續創新,還在垂直行業應用中深化。
在垂直行業中,醫療行業、汽車行業和零售行業是上市主力軍。由此可判斷,醫療數字化、AI 醫療正在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正進入深水區,車聯網、智能駕駛等領域持續吸引投資;ToB 軟件在零售行業的數字化服務需求正在快速增長。
而上市公司對于交易所的選擇,分布情況為:港交所 12 家,科創板 2 家,納斯達克 3 家。港交所成了國內 To B 軟件企業的首選,如“連連數字”“達夢數據”等公司均選擇港交所主板上市;對于可彰顯其核心技術具有較高創新性,適合科技類企業上市要求的,如“云工場”“合合信息”等企業選擇了科創板;部分企業希望通過海外市場獲取更多國際資本支持,如“云學堂”“惠程科技”。
從上市時間來看,2024 年第四季度處于集中上市的狀態。這種時間分布可能受到資本市場窗口期、企業財務表現和上市籌備時間的共同影響。
當然,牛透社也觀察到了一些企業仍以年為單位沖擊了三次以上的上市申請,或因為企業內部的合規問題,或因為政策調整等因素,在上市路上努力著。上市這件事,實力和運氣,不能差一點。
對此,牛透社總結為以下四點:
1. 頭部企業加速融資擴張
數據顯示,多數上市企業都是各自領域(賽道)的頭部玩家。這些企業通過上市,不僅獲取資本,還可能通過 IPO 提升市場影響力,為后續的全球化布局或技術并購鋪路。如“云工場”的邊緣計算技術、“達夢數據”的國產數據庫,這些技術型企業可能在資本的助推下加速占領市場。
2. 垂直行業數字化需求擴大
醫療、汽車、零售等垂直領域的公司頻繁亮相,行業客戶對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愈發迫切。ToB 軟件行業正從底層技術支撐擴展到垂直行業解決方案,通過提供定制化服務實現價值創造。未來,垂直領域的數字化企業可能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3. 上市路徑的多元化
部分企業選擇科創板,表明國內資本市場對技術創新型企業的包容性增強;選擇港交所的企業則有望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而納斯達克依然是部分企業的優先選擇,尤其是那些希望在國際市場提升品牌的公司。這種上市路徑的多元化,反映出 ToB 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策略日趨成熟,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發展階段和市場目標靈活選擇上市地。
4. 行業競爭格局升級
隨著越來越多的 ToB 企業上市,行業競爭將進一步升級。獲得資本支持的企業將通過技術研發、市場擴展以及生態合作占據更多市場份額,而未能及時融資的企業可能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
分析了 2024 年全年的上市情況,牛透社也同比了 2021 年到 2024 年的上市數據。ToB 軟件企業上市數量,2022 年較 2021 年同增 -22.22%;2023 年較 2022 年同增 42.86%;2024 年較2023年同增 70%。如下圖:
上市企業數量的變化趨勢為:2022 年處于這四年上市的低谷,2024 年創下四年來的新高,ToB 行業的資本吸引力和發展潛力在近年得到了極大釋放。
形成以上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2022 年受到了宏觀經濟環境的波動(疫情和全球經濟下行)、資本市場的謹慎情緒,以及 ToB 企業內部增長遇到瓶頸等多重因素影響。2023 年開始,AI 技術的廣泛應用與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推動了 ToB 行業的加速發展,上市有了回暖表現。到 2024 年,市場環境改善、AI 賦能行業升級,以及企業在垂直細分領域的創新突破等帶來了大幅增長。
接來下幾年,整個 ToB 軟件行業的發展會是怎樣的呢?
1. 上市潮或將持續
2024年的上市高峰預示著未來幾年ToB行業仍將保持增長勢頭,特別是AI、大數據和云計算相關企業會繼續吸引資本市場的關注。
2. 可持續健康增長成為關注重點
隨著資本市場的開放與透明化,企業不僅需要技術創新,還需在商業模式、客戶價值和盈利能力上展現持續性,才能獲得資本市場長期支持。
3. 行業競爭格局將重塑
未來,新上市企業大量涌入會加速行業洗牌。在此形勢下,頭部企業可能借助并購整合進一步擴張版圖,中小型企業則需聚焦細分領域探尋生存之道。
盡管 2024 年市場整體較為謹慎,大家捂緊錢袋子,并購事件僅出現 3 起,其中金融行業 2 起,即聯易融收購拜特、慧博云通計劃以 6260 萬元自有資金收購金銳軟件;營銷領域 1 起,第九城市收購神馬工場,但實際上,正在接洽或有并購意向的企業數量并不少。
當然,也期待電商 ERP 廠商聚水潭、數據智能應用軟件廠商明略數據,以及更多的 SaaS 企業在 2025 年傳來鳴鑼上市的好消息。此外,也不知道在 2024 年初傳出過有計劃在香港或美國上市的六度人和(EC CRM)是否在 2025 年有更明確的動作呢?
寫在最后
2024 年,ToB 軟件行業呈現出融資與上市冰火兩重天的局面。融資端的慘淡,映射出資本從狂熱回歸理性,過往泡沫被擠出,資金更傾向于技術支撐、工業軟件等核心領域及頭部企業。這無疑給中小企業帶來巨大壓力,但也促使整個行業更加務實,專注于提升產品競爭力與運營效率。
與之相對,上市企業數量的激增,表明行業資本化進程在加速,尤其在 AI 等新技術推動下,ToB 軟件在垂直行業的應用潛力被資本市場認可。未來,行業競爭將愈發激烈,頭部企業借助資本優勢或加快并購整合,重塑行業格局。中小企業則需深耕細分領域,以特色服務與創新技術謀發展。ToB 軟件行業正站在轉型關鍵節點,唯有順應趨勢、積極變革,才能在新的發展階段實現突破與騰飛。
說明:數據來源于公開信息,經牛透社整理;企業分類依據中國企業服務云圖;由于有些企業融資未透露金額,所以實際融資總金額高于文中統計的結果。
文章為牛透社原創,未進允許,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