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間,江南某山村的村口北邊,有座不知哪年建成的古廟。因沒有僧人打理,荒廢了很久。
古廟旁是片樹林,常有狐貍出沒。狐貍不惹事,村人也不去招惹,雙方相處還算太平。
村子里有戶姓孔的人家,他家獨子孔明倫很小的時候就去鎮上外祖父家念書了。
不想耽誤他的學業,父母一直都不讓他回家來。想兒子時,就去鎮上看他。即便到了年節,也是如此。
是以,孩子一天天長大,久未歸家,對這個村子的人和事物都不太記得了。
孔明倫十四五歲時,有年夏天學堂放假,他突然就想回村子里去看看。
吃過晌午飯,跟外祖父打過招呼后,雇了輛驢車就走了。
走到村口,孔明倫打發驢車主人回轉,自己一個人進村。
余光瞥見北邊的古廟,想著幼時在那里玩過,便起了去看看的念頭。
古廟里滿是蛛網,破敗得很。孔明倫站在門口往里瞧了幾眼,了無興趣,打算回家。
才轉身,就見古廟轉角處走出來一位明艷的少女。肌膚粉嫩得吹彈可破,雙眸明亮如星子,美目流轉之際,似有無盡的情意隱匿其中。
孔明倫還從沒見過長得這么好看的女子,不由自主地盯著人家看。
少女也看到了他,沒害羞,展顏一笑。
笑容仿佛陽光透過云層灑下,孔明倫感到無比的安心與舒適。
隨后,少女向他招了招手。
孔明倫什么都沒想,聽話地向她走去。
少女牽起他的手,引他去古廟旁的樹林間。
樹林后有個宅院,少女帶他進去。走進房間,褪去他衣物,與他云雨。
整個過程,孔明倫的腦子里都是空白,很茫然地做著這一切。
黃昏后,少女端來飯菜給他吃。
此時的孔明倫雖說已回過神,但沒提出要回家的話,就這么在這住下來。
正值農忙季,孔家夫婦忙著田間地頭的事情,也沒有想到去看望兒子。
就這么過了十多天,學堂即將開課,孔明倫的外祖父見他還沒有回鎮上,覺得奇怪。
差人到村里來問,孔家夫婦這才知道兒子居然不見了這么多天。當下心急如焚,請村人四處找尋。
找了三天都沒有找著,孔明倫的外祖父疑心驢車主人拐賣了自家外孫,就去找他理論。
驢車主人指天發誓,自己確實把孔明倫送到了村口。
有村民突然想到,“莫不是狐精在作怪?”
這話提醒了孔家夫婦,于是花費好些錢財請來了一位頗有些道行的道士。
道士確是個有本事的人,在古廟旁的樹林施法。果然捉住了狐精,救出孔明倫。
為免狐精下次再害人,道士要將它放到油鍋里煎死。
孔明倫慌得不行,跪下叩頭請求赦免它。
他聲淚俱下,苦苦哀求,額頭磕得滲出鮮紅的血。
無奈之下,道士把狐精放了。
而此后,孔明倫卻無心再念書,成天想著狐精。
心中積郁得久了,竟然害起病來。
孔家夫婦為他把鎮上的大夫請了遍,也不見好轉。
日復一日,他的面容愈發憔悴,身體每況愈下,仿佛生機正漸漸離他遠去。
一天,狐精突然出現在他家中。孔明倫悲喜交集,但狐精的態度卻很冷漠。
她的聲音清冷而疏離:“你為我苦苦相思,不過是被我的外表所迷惑,卻不知這美貌不過是我幻化而成。若你見到我的真實模樣,恐怕會驚恐萬分,避之不及。”
言盡,她突然撲倒在地,身形驟變,不再是美少女的樣子。而是長尾巴、蒼灰色毛,鼻孔氣息咻咻,一雙眼睛像火光跳動不定。
狐精沒有再恢復原狀,跳到屋頂上,長號了幾聲跑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自那之后,孔明倫的病竟奇跡般地好了起來。
村里的人都說,這狐精也算是懂得以德報德,以這種方式解開了孔明倫的心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