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珠海第一大國企迎來人事換防。
1月15日,華發集團發布了一則人事公告:
謝偉出任華發集團董事長。
艷姐注意到,李光寧在2018年10月左右卸任董事長并出任總經理后,華發集團董事長就一直空窗至今。
隨著這則官宣,也正式結束了華發集團一把手6年的“空窗期”。
艷姐也聽圈內的朋友講,在統領華發集團金融板塊業務期間,謝偉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跨境金融創新、金融支持珠海“制造業當家”等方面成果突出,職務晉級順理成章。
早在本月初,坊間便有傳聞,華發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謝偉將“接棒”李光寧出任總經理一職。如今塵埃落定,只不過是直接從常務副總經理晉升董事長,多少還是有些出人意料。
一直身處“幕后”的謝偉,這次終于走向“前臺”!
01
21年的5次躍升
從投資主管到集團董事長
公開信息顯示,謝偉出生于1974年,本科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法專業,中山大學EMBA,經濟師。
謝偉(圖源官微)
在進入華發前,謝偉曾在深圳市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局秘書、投資部經理等職。
2004年,謝偉開始在華發集團供職,到今年也已有21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華發集團旗下的金融板塊任職。
當年7月,謝偉加入華發集團旗下的珠海鏵創,并出任投資部主管。在珠海鏵創期間,謝偉在金融領域展露出敏銳的嗅覺和天賦,打了幾場漂亮仗。
2006年,在投資部的主導下,珠海鏵創順利完成了對珠海上市公司“蓉勝超微”的股權改造與收購,在當年即實現證券投資收益超過4000萬。
2007年,謝偉升任華發股份董事會秘書,并在金融市場一戰成名,這也是他的第一次晉升。
當年5月,謝偉聯合珠海鏵創,創新性地以華發集團持有的華發股份股票做抵押,向社會發行信托產品,成功募資6.16億。該產品也被評為當年全國的“最佳信托融資案例”、 “中國十佳理財產品”首位。
2010年1月,謝偉迎來職業生涯的第二次晉升,重回珠海鏵創出任董事長。
在任董事長的第一年,珠海鏵創便為華發集團和華發股份融資37.96億;公司人均凈利潤超500萬,成為華發集團下屬公司中人均利潤最高的單位。
2012年7月,謝偉參與組建珠海金控集團(現華發投控集團),并履新副總經理,董事長為李光寧。
在珠海金控期間,謝偉制定了金融全牌照戰略,先是協助華發集團成功從銀監會拿到珠海華發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的批復,實現了珠海金控金融全牌照“零的突破”;然后又成功收購航天證券,成為后者控股股東,布局證券行業。
2015年1月,謝偉迎來了第三次晉升,出任珠海金控總經理,并在8月出任華發集團常務副總經理。
2022年3月,謝偉第四次晉升,接棒李光寧出任華發投控董事長。
至此,謝偉開始統領華發集團旗下金融板塊,此時距離他進入華發已經過去了18年。
在華發投控期間,謝偉的“全牌照”戰略成效顯著:
設立或控股華金資管、華金期貨、華金金融、華通金融租賃、橫琴人壽;參股珠海農商行、華潤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等金融機構,成為國內地級市中牌照最齊全的綜合性金融投資平臺之一。
華發投控的業績也可圈可點:
2019年實現收入48.63億、凈利潤11.65億,在華發集團占比分別為6%、23%;
2022年收入62億、凈利潤23億,集團占比分別為4%、30%;
2023年收入64億、凈利潤24億,集團占比分別為3.5%、36.6%。
也就是說,華發金控以不到4%的營收,貢獻了華發集團近40%的凈利潤,妥妥的利潤奶牛。
在服務珠海市“制造業當家”戰略上,華發金控累計為珠海的實體企業提供資金超5700億,成果相當突出。
加入華發21年,其中18年金融工作經驗,隨著謝偉就位董事長,或許意味著華發集團未來在金融創新、服務珠海實體經濟上肩負更大責任。
謝偉也成為關林炳、袁小波和李光寧后,華發集團的第4代“掌門人”。
02
掌舵12年
華發終成珠海“特區長子”
在這次人事變動前,李光寧已經掌舵華發集團12年,并通過2次轉型,帶領華發集團最終成為珠海“特區長子”。
李光寧(圖源官微)
李光寧出生于1971年,1993年中山大學畢業后便加入華發,30多年深耕一家企業,李光寧見證和成就了華發諸多歷史性時刻。
1993年加入華發后,李光寧便在集團總部任職,曾擔任過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等職。
2001年,李光寧曾作為IPO籌備小組副組長,推進華發股份上市工作,并最終在2004年2月正式上市。
2005年,李光寧出任華發股份董事局副主席。
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上市房企普遍流動性吃緊。李光寧出任華發“投融資工作小組”組長,成功推行配股發行并募資26.5億,支撐公司平穩度過難關,也位華發股份全國布局奠定基礎。
2012年5月,40歲的李光寧接棒袁小波出任華發集團董事長,同年10月出任華發股份董事局主席。
此后,李光寧便提出華發集團“轉型升級、跨越發展”戰略,并定調房地產業“立足珠海、面向全國”,要求“加快向全國一二線城市擴張”。
2018年,李光寧卸任華發集團董事長,擔任華發集團總經理,此后,華發集團董事長一職便一直空缺。
也就是說,李光寧掌舵華發集團、華發股份有12年之久,這期間,華發集團和華發股份的成績相當搶眼。
先看華發集團:
2012年,總資產363億、營收68億、利潤總額8.73億;
2023年,總資產7296億、營收1795億元、利潤總額102億。
11年間總資產、營收、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9倍、26倍、11倍,年均復合增速超24%。
多元化方面,華發集團也從早期單一的地產業務,進化到科技、城市、金融三大集群的企業集團,業務覆蓋產業投資與運營、城市運營、房開、金融等,科技、金融集群的凈利潤占比超65%,并控股8家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中國企業500強”第152位。
再看華發股份:
2012年,銷售額不足百億,營收45.47億,歸母凈利潤5.46億,布局珠海、中山、大連、包頭4個城市;
2023年,銷售額1260億,營收721.45億,歸母凈利潤18.38億,高度聚焦珠海、上海、廣州、杭州、南京等高能級城市。
從另一個維度看,“特區長子”的角色或許更加直觀:
2023年,華發集團實現GDP貢獻360億,全國稅收貢獻173億,僅在珠海就貢獻GDP173億,納稅81億。
艷姐也注意到,此次人事調整后,李光寧將繼續擔任華發集團總經理,并兼任華發股份董事局主席。
結語
艷姐觀察到,坊間甚至整個金融圈對謝偉的評價相當高:
低調務實、雷厲風行,工作上很有前瞻性,能看得很透徹、足夠的宏觀。
應該說,謝偉頗具“男神”氣質。
履新后,謝偉+李光寧的黃金組合,未來又會給華發集團帶來哪些變化?我們也拭目以待。
主編:張艷
責編:Eric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不為商業用途,如果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我們建立了“地產人言交流群”
歡迎入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