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孔明娶了沔(讀如免)南名士黃承彥的丑女兒,當時被傳為笑談,后世被傳為佳話。但是自從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講壇》講的《品三國》之中點破了黃承彥的關系網之后,網絡上就一直流傳一種說法,說諸葛亮之所以娶黃承彥的丑女兒,就是因為看中了黃承彥的關系網。還有相當多的網友表示認同此種說法。
沔南名士黃承彥有一個相當牛的關系網
據說黃承彥的妻子是當時荊州地區最高行政長官——荊州牧劉表后妻的親姐姐。姐妹二人都是荊州地區最有勢力的蔡氏家族中蔡諷的女兒。此種關系在我們看來確實非同一般。也就是諸葛亮如果娶了黃承彥的女兒,那么荊州牧劉表就成了諸葛亮的姨夫了。如此諸葛亮想要進入荊州官場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了嗎?
那么諸葛亮真的是看中了黃承彥的關系網才娶了黃承彥的丑女兒嗎?關于這個問題易中天先生并沒有給出自己的看法,而是讓觀眾自己做出判斷。
大帥哥諸葛亮真的是個鉆營之人嗎?
但我個人的意見是,諸葛亮并非喜好鉆營之人,他娶黃承彥的丑女兒完全是因為看中了黃承彥女兒的德行與才華。之所以這樣說原因有三:
一、諸葛亮終生也沒有去劉表處做官
黃的關系網記載于《襄陽記》中
認為諸葛亮看中了黃承彥的關系網的人們給出的證據就是黃承彥確實有這樣的關系網。而且是記載在史書之上的。東晉著名的史學家習鑿齒有一本《襄陽耆舊記》中詳細記載了黃承彥的關系網。給《三國志》做注的裴松之也大量地采用了《襄陽耆舊記》中的記載,只不過他將其簡寫為《襄陽記》。說明裴松之還是比較認可習鑿齒的《襄陽耆舊記》的。如此看來這個關系網應該真實存在。
但是即使黃承彥有這個關系網,就能證明諸葛亮是沖著關系網去的嗎?這里面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而且如果我們假設諸葛亮就是沖著關系網去的,那么諸葛亮后來應該利用這個關系網去為自己在荊州劉表處謀取高官厚祿。但是結果是什么呢?
劉備三顧茅廬,孔明跟了皇叔
結果眾人皆知,他自始至終也沒有在自己的這位姻親姨夫——荊州劉表處謀取過一官半職。誰都知道,他最后跟了劉備,而且是在劉備最不得意的時候。
這怎么能說諸葛亮娶丑女是看中了黃承彥的關系網呢?如果看中了,為什么不去用?這種關系進入荊州的高層不是輕而易舉的嗎?所以這只能證明諸葛亮娶黃承彥的女兒不是沖著黃承彥的關系網去的。
二、諸葛亮原本就是官二代,一直就在荊州名士的圈子里,如果想要在荊州為官,是很容易的事情,用不著費勁娶什么黃承彥的丑女兒走夫人路線。
首先說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自己本是布衣,出身卑鄙(地位低下之意),實際上是謙虛。事實上,諸葛亮原本就是官二代。
諸葛亮原本就是官二代
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的祖上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諸葛亮早年父母雙亡,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曾做過袁術的豫章太守,就任時將諸葛亮和諸葛均兄弟二人帶在身邊。當時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已經長大成人,去了東吳做官。后來因為朝廷另派了朱皓取代諸葛玄,所以諸葛玄才帶著諸葛亮兄弟倆來到了荊州,投靠了荊州牧劉表。
之所以到荊州投靠劉表,是因為諸葛玄與劉表有舊,也就是二人過去曾經有過交情。后來諸葛玄也死了,留下諸葛亮在隆中躬耕隴畝。所以諸葛亮才謙稱自己出身卑鄙。
諸葛亮是布衣不假,但他絕對不是普通的種地的農民。憑著叔父諸葛玄原來的社會關系,他一直就在荊州名士的圈子里,而且名聲和人緣都很好。
也是習鑿齒《襄陽耆舊記》中記載,諸葛亮與當時的襄陽名士,比如龐德公、司馬德操等等都非常要好,關系相當的近。諸葛亮到龐德公家也是很不見外,因為龐德公年高德重,諸葛亮很崇拜他,每次都“獨拜床下”。龐德公也愛惜孔明的才華,對他另眼看待,孔明“獨拜床下”,他也從不制止。這說明他們的關系非同一般。
并且據《襄陽耆舊記》的說法,孔明和龐德公還是有親戚的。孔明的二姐嫁給了龐德公的兒子龐倦民。
襄陽名士龐德公與孔明關系非同一般
而這個龐德公也是相當了得。荊州牧劉表曾經親自到他家請他出山,被他婉拒了。也就是說如果龐德公向劉表推薦孔明,孔明可以非常輕松地進入荊州官場。并且被士人推薦比走夫人路線也要光榮得多。孔明如果想要到荊州做官,完全用不著費力走夫人路線,如果他并不喜歡黃承彥的丑女兒,他還得做自我犧牲,這從常理也講不通。
事實是龐德公根本就沒有把孔明推薦給劉表,而是借助司馬德操之口,把孔明推薦給了當時還不得意的劉備。司馬德操的原話是:“此間自有伏龍、鳳雛”。伏龍指孔明,鳳雛指龐統(龐德公的侄子)。伏龍、鳳雛都是龐德公給起的雅號。
司馬德操向劉備推薦諸葛孔明
如此看來,孔明早就在荊州士人的圈子里了,而且有著非常好的進身途徑,他如果想要去荊州求職本來就是易如反掌,沒必要再費什么力氣通過娶黃承彥的丑女而進位。況且孔明早就看透了劉表的為人,壓根也不想在荊州做官。也就談不上是因為看中了黃承彥的關系網才娶的丑女。
三、黃承彥的女兒未必那么丑,諸葛亮夫婦二人感情很好。
人們之所以會猜測諸葛亮是沖著黃承彥的關系網去的,主要是因為黃承彥的女兒丑,而諸葛亮“身高八尺,容貌甚偉”,這樣一個大帥哥甘心娶一個丑女,確實讓人不可思議。
但在我看來,黃承彥的女兒只是不漂亮,但不是丑陋無比,難以觀瞧。
黃頭黑皮,五官未必不端正,氣質更重要
還是《襄陽耆舊記》中記載,黃承彥對孔明說:“聞君擇婦,身有丑女,黃頭黑色,才堪相配。”黃承彥說自己的女兒是丑女,當然是謙稱。黃頭黑色,無非就是頭發不是很黑,有點發黃,皮膚不是很白,有點黑。如果按照中國人美女的標準確實達不到。但是頭發黃點,皮膚黑點,不見其五官就不端正,就不耐看。
我們在生活中也會經常見到這樣的女孩兒,皮膚黑點,頭發黃點,但是五官端正,看上去并不難看。還有一點,氣質也很重要。有句話叫腹有詩書氣自華。黃承彥的女兒據黃承彥說才華可與諸葛亮相配,那么一定是飽讀詩書,聰明絕頂。一個胸無點墨的人和一個才華出眾的人的眼神肯定大不相同,腹有詩書的人的眼神是自信的,是深邃的,這就是氣質。氣質是一種魔力,是一種由內到外的美。
聰明人也喜歡和聰明人說話,如果諸葛亮說什么話,妻子都不懂,無法心與心地交流,那樣的夫妻生活對于一個聰明絕頂的人來說也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諸葛亮應該愿意娶一個聰明的女人。
另外諸葛亮夫婦婚后的感情應該也是很融洽的,這不單體現在民間傳說中,史料中也有蛛絲馬跡。
諸葛夫婦婚后感情應該是很好的
翻遍史書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關于諸葛亮納妾的記載。而且《三國志》中還記載,二人結婚之初,好久沒有孩子,于是將大哥諸葛瑾的二兒子諸葛喬過繼給了諸葛亮,后來諸葛夫人才生了諸葛瞻。如果諸葛亮要是納妾的話,不會去過繼諸葛喬。這證明他們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可以算是知己夫妻。
綜上所述,孔明娶黃承彥之女應該是看中了黃女之才華與德行,并非看中黃承彥的關系網。
孔明的這樁婚姻,原本是段佳話,當時的人們笑話他其實也都是帶著善意的,鄉里為這件事還編了一個歌謠:“莫做孔明擇婦,正得阿承丑女。”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沒有人覺得孔明因此而攀上了一個高枝,因為孔明原本就在荊州名士的高枝之上,用不著再費力去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