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歷四十六年,徐霞客思念亡妻,把情感寄托到陪嫁丫鬟周氏身上。沒想到,周氏懷孕后,徐霞客被氣得離家出走,周氏含淚嫁人。
后來,周氏所生的異姓兒子成為影響歷史的人物。
徐霞客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地理學家。他出生在江陰的一個富庶之家,父親不慕功名,只喜歡游山玩水,在父親的潛移默化之下,徐霞客幼年也有非同一般的抱負,曾立志: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
受父親的影響,徐霞客也對名山大川感興趣,也喜歡寄自己于天地之間,感受大自然的遼闊和壯觀,不愿意囿于世俗和功名。
在第一次科考失利后,父親便放棄了對他的仕途的期望,讓孩子自由生長,隨便做什么都可以。
當然這一部分也有家庭原因在,畢竟家庭條件好,孩子就有試錯的成本,徐霞客不必通過仕途證明自己,也不用功名來給家族爭榮光,所以他此后就潛心跟著父親學習,四處走走看看。
他愛讀書,尤其是地圖志,他讀過的書都能記在腦子里,隨便人問,總能一一對答。
久而久之,家里的書不夠看,他就出去找書,錢不夠用了,就脫了衣服換書。
徐霞客19歲的時候父親去世,自己的引路人走了,他心中悲痛萬分。他想要外出探索自然,像父親一樣,但又考慮到老母親尚在人間,無人照顧,只好作罷。
母親看出來徐霞客的心思,在他為父親守孝3年后,對兒子說:大丈夫應該出去見見天地,不能做圈里的小馬,怎么能因為我就不去了呢。
母親給徐霞客做了一個遠游冠,親自送兒子出門。
22歲的徐霞客就這樣踏上了自己的征途。這旅途中他結識了書香門第的許氏。二人志趣相投,一見如故。回到家鄉的徐霞客意外發現,兩家還是世交,如此更好。兩家結為秦晉之好,許氏就這樣帶著陪嫁丫鬟一起嫁到了徐家。
婚后,許氏一心支持徐霞客,從不拖累他。但因為一直無子,徐母便做主給徐霞客又納了妾,但這并不能奪走他們夫妻的愛。后來,許氏順利生下一子,但身體也每況愈下。沒等到兒子成年,許氏就撒手人寰,留下徐霞客一個人痛哭流涕。
發妻過世,徐母立刻給兒子娶了續弦羅氏。
羅氏為人刻薄,小肚雞腸,雖然也很支持徐霞客外出探索,但容不下其他女人。
一次,徐霞客想念發妻,便和陪嫁丫鬟周氏走到了一起,在她身上寄托了對發妻的哀思。周氏一周有孕被羅氏知道了。
羅氏不敢當著徐霞客的面發作,只好等徐霞客出門。
趁徐霞客不在,羅氏直接將有孕的周氏發賣,賣給了一戶姓李的人家。徐霞客回家后得知羅氏所為,氣得離家出走。不久后周氏在李家生下了徐霞客的兒子,并起名李寄。
徐母去世后,徐霞客便更沒有負擔了,開始了長途旅行。他去過許多地方,經歷過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當時人們對大自然不了解,總是有些怪力亂神的說法。
一次,徐霞客想要探索一個山洞,當地人說里面有妖怪,勸他不要去。徐霞客先花錢雇傭了一個向導,當到山洞,向導和他聊天,意外得知他是個讀書人,氣得扔下火把就走。
“我以為你是法師呢,誰想到是個讀書人,我才不要跟著你去送死!”
徐霞客沒辦法,只好帶著仆人舉著火把進去。村民們聽說有人進山洞,都過來圍觀。大家等了好久,直到徐霞客的火把燃盡,他才和仆人走出來。村民們松了一口氣道:“還以為你們被妖怪吃了。”
他漫游西南的時候還經歷過強盜,一起同行的和尚慘遭殺害,他的仆人也四散奔逃棄他而去,但他都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
他白天行走,晚上就在篝火旁將自己的所見所聞都記在日記里,即便風餐露宿,也堅持著。
他一生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可惜死后沒有來得及整理成集。
幸虧兒子李寄在花甲之年,著手整理父親游記殘稿,并設法尋覓游記其他幾種抄本,編輯出一部較完整的《徐霞客游記》,以慰老父在天之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