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說春秋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國四大美女之首——西施。
春秋時期,可說是歷史里一段混亂的時代,諸侯各據一方,或擴權爭利、或雪恥復國,一時間戰火不斷、民不聊生。到了春秋末、戰國初,長江和錢塘江下游,有兩大國對峙著;北方為吳國、南方為越國。兩國之間就為了爭權奪地,長年累月互相征伐,也各有消長。
周敬王二十四年,吳王闔閭借著越王允常病逝之機,出兵攻打越國,不料卻被新立為王的勾踐打敗,吳王闔閭也因傷重不治。吳國立太孫夫差嗣位,并借助伍子胥的謀略,精練兵將矢志復仇。
過了兩年,吳王夫差率水軍借太湖水道侵襲越國,兩軍交戰于椒山之下。越兵戰敗被圍固城,越國大夫范蠡、文種向越王勾踐獻策,以美女、珠寶賄賂吳國宰相伯嚭 ,借宰相美言吳王求和以保社稷。吳王夫差應允越國降順,并將越王勾踐軟禁于國內充當人質。
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歷史上最美麗的女性,也是最成功的臥底—西施,裊裊登場了。
越國境內一片亡國之凄涼景象,諸暨縣內苧羅山麓卻春江瀲滟,有位身著青衣的少女正在溪邊浣紗。這位少女,姓施小名婉兒,也就是后來鼎鼎大名的西施。
施婉兒從小就有不明的痛心癥,不堪勞累,每當痛心發作總是捧心蹙眉,更顯得嬌柔可憐之模樣,不知有多少男孩為之傾倒,美艷名聲播傳四方,有人就以“西施”之號稱之。
這時,越國大夫范蠡正在民間找尋美女,這日正巧來到諸暨縣境,信步走在河邊,突然看見溪流漂浮著片片桃花瓣,好奇著往上游尋蹤。果然在約半里遠處佇立一位少女,正望著遠處出神,手持著桃花枝正捻著花瓣往河中漫投。
范蠡一見婉兒的模樣:披散著烏云般的秀發半掩香腮、透著秀氣的臉龐正如桃花瓣粉紅、露出一截手臂雪白青蔥、微風飄動秀發、衣袂裙角,仿佛不食人間煙火之仙山精靈;又仿佛一股股少女清香撲鼻而來。范蠡駐足摒息遠望,不想驚動這如詩如畫的美景。
范蠡一回驛館立即遣人打聽,得知她即是人稱西施之婉兒,便親自登門拜訪,向婉兒父母說明欲征召婉兒為國效力。其實,范蠡也被婉兒驚為天人的容貌所惑,心中亦對婉兒有所鐘情,只是國難當頭復仇為重,自己的兒女私情只有暫拋一旁了。
那時,越王勾踐入吳為質已有三年之久,一直被禁于吳國先王闔閭的墓旁石室里,經常被往來之吳國百姓羞辱,勾踐只得忍氣吞聲期待有朝一日能復仇雪恨。
是年三月,吳王夫差發病,經月不愈,四處求得湯藥皆無起色。范蠡無間意得知吳王得病難愈,便起壇占卜欲知兇吉。范蠡取得靈卦之后便對勾踐進言:“啟奏大王,依卦象得知夫差之病應在壬申日痊愈,因此微臣有一計可使夫差赦令大王回國……只是要讓大王有受委屈,不知 大王是否肯受?”勾踐聞言大喜:“此言當真!…… 卿家你且說看看!”“大王你此時進宮求見吳王,佯裝識得醫術,然后嘗其糞便,再告知吳王痊愈之日,吳王必然感動,一定會放你回去。”
勾踐聞計雖好卻要嘗其糞便,實在不愿,又想既為江山社稷又有何不為?只有勉為其難答應了。
隔日,勾踐依范蠡所授之計,嘗糞之后,便佯作喜狀對吳王夫差說:“恭喜大王!大王之恙當于壬申日痊愈……”
夫差看到勾踐嘗糞之舉,感動的說:“就算是我的兒子,也未必肯這么做,可見你對本王的忠心,本王若真在壬申日痊愈,本王則赦令讓你回國。”
壬申日時夫差果然痊愈,夫差歡喜得大興慶宴,并宣布赦放勾踐回國,相國伍子胥聞訊趕來欲阻止吳王,夫差一見伍子胥面露不悅之色,便知伍子胥欲阻止赦放勾踐之事,夫差便說:“相國,今天乃本王病愈之喜日,別說掃興話!”
伍子胥還是甘冒大諱進言道:“啟奏大王,赦放勾踐回國則有如縱虎歸山、釋鯨于海,來日自有威脅啊!請大王三思。”
夫差怒曰:“相國,你別危言聳聽了。三年來勾踐被本王拘禁石室,他都無一微詞,日前甚至為我親嘗糞便,為我觀病。相國,你說你做不做得到?本王心意已決,你不用多說了!”
伍子胥忿然告退離席,伯嚭趁機讒言吳王:“相國的架子越來越大了,連大王的慶宴都要掃興……”吳王夫差聞言心中大是不悅,打定主意找機會必將伍子胥除去。
勾踐回國后臥薪嘗膽,牧民墾地,暗中養兵蓄馬以圖一雪前恥。
一日,有一伐木工人在深山里發現到兩棵巨大的神木,特去稟報勾踐。勾踐聽了非常高興,向旁邊的文種說:“此乃天賜吉兆也!”文種突生計謀:“啟稟大王,這乃是助我雪恥的良機。請大王派匠工將此木細工雕琢,獻給吳王,讓吳王拿來建筑宮廟。如此一來吳國必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我們既可讓吳王沒防備大王之心,更可從中取利。然后,在征召國中少女加以訓練后獻給吳王,既可當內應、又可蠱惑吳王。”
這便是范蠡尋找美女,偶遇西施的由來。
隔月,越王便遣使者帶著婉兒前往吳國,著手美人離間之計。
夫差一見跟婉兒,差點失態,心魂俱醉連聲道:“好!好!好!”嘴里含糊跟差使說:“你回去告訴勾踐,我對他的忠心感到高興,你下去領賞、下去領賞……嘻嘻!”
夫差自從接納了婉兒后,成年累月的浸迷在女色之中,又加上婉兒巧妙的離間君臣,連連誅殺多位忠國大臣,朝中是國政荒廢、佞臣當道,國內是饑荒連連、民不聊生。
周敬王四十二年,勾踐決定舉兵伐吳,結果吳軍大敗,夫差遣使求和,勾踐不許。夫差和眾殘余兵將逃往南陽山上,越軍也在后一路追趕。到了南陽山,夫差環顧四周乃是荒山野地、煙塵滾滾,不禁連連嘆息,悲聲道:“我以前昏殺忠臣伍子胥、公孫圣……今日終要輪到我喪生了……”
夫差幽幽的轉身向隨從的王孫駱說:“我死了也無顏見地下的先王、忠臣,我死后用布將我的臉覆蓋三層……”說完刎劍而亡。王孫駱脫下衣服,掩蓋夫差的尸首,然后自縊于旁。
婉兒聞聽越國大軍攻破吳國都城,心中悲喜交加,喜的是報仇大業得成,悲的是以身事人,清白女兒身一去不回。
當晚范蠡偷偷潛入宮中前往婉兒寢室,從窗外正見婉兒坐在桌前暗自垂淚。蠡輕輕的越窗進入,婉兒聽得騷動聲回頭瞧見范蠡,驚訝說:“大夫,你怎么從窗戶進來?”
“噓!”范蠡掩住婉兒的嘴,細聲的說:“婉兒,我是來帶你逃走的。”
婉兒不解何事要逃,范蠡嘆口氣,把勾踐欲封婉兒為妃的事說與婉兒聽,又說道:“大王疑心病重,也懷疑我與你不清白……”
婉兒聽完頓時傷心欲絕說:“唉!都是美色害人……”言未畢,順手抄起桌上的燭臺便往臉上砸。范蠡撲了過去,把燭臺撥開,但仍然有幾滴熱燭油噴在婉兒臉上,使得潔白如磁的臉頰、粉頸留下幾道疤痕。范蠡抱住婉兒垂淚疼惜的說:“婉兒,我要帶你走,我們到一個沒人認識的地方,隱居起來。我會好好的待你、好好的跟你過下半輩子……”
范蠡與婉兒就隱匿在齊國的陶山,牧畜營商獲利為富,自稱陶朱公。婉兒也洗盡鉛華村姑打扮,臉上又有燭油燒傷的疤,沒人知道,她就是顛覆吳國的絕色美女——西施。
一日黃昏,范蠡與婉兒并肩窗口,看著窗外青山綿延、落日余暉,一群歸雁劃過暮空,顯得一片祥和、寧靜。范蠡與婉兒轉身互望著,覺得與世無爭的日子才是最美的,有愛人相伴的日子也才是最珍貴的。
題外話:
西施的故事,之所以最后給人以溫暖的感覺,是因為范蠡沒有嫌棄西施曾經侍候過勾踐,而是和她一起泛舟五湖,過著逍遙快樂的生活。
其實,西施在吳國的所作所為,和妲己在商朝的作為是一樣的,都是利用自己的美色迷惑君王,禍亂朝綱,亂殺忠良,最終失去民心士氣,以致身死國滅。但為什么西施得到千古傳唱,妲己卻留下千秋罵名?這其中判定正邪是非的標準是什么?
正是:
苧蘿紗浣碧痕絲,
魚骨沉江恨始知。
莫怨館娃春色重,
姑蘇臺冷月斜時。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