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過年習俗門神
傳說中把守門戶之神。舊時貼其像于門以驅鬼。通常由來有兩種:(1)神荼、郁壘。畫像丑怪兇惡。王充<論衡·訂鬼》引《山海經》中“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茶,一曰郁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于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郁壘下虎,縣葦索以御,兇魅有形,故執以食虎”。(2)唐代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根據《三教搜神大全》胡敬德作。相傳唐太宗(627-694在位)患病,聞門外拋磚弄瓦,鬼魅呼號,太宗懼之。秦叔寶與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伺,夜里果無事。太宗乃令畫二人形象懸于宮門左右。后世沿襲,以此畫像為門神鎮邪。
中國民間除夕有貼門神的風俗,陜州人更是必不可少。據《荊楚歲時記>:“歲膾二神貼左右、左神荼、右郁壘,俗謂門神。”神荼、郁壘、原系《山母經》神話中的人物。黃帝之時,神荼和郁壘兄弟二人性能執鬼,其形丑怪兇惡,妖魔鬼怪無不敬畏,故繪其像于桃板,列于門戶,書其名于下。據王育《論衡·亂龍篇》云:“上古之人有神荼郁壘者兄弟二人,性能執鬼。居東海朔山上,立桃下,檢閱百鬼,鬼無道,妄為人顏,神荼與郁壘,還有唐代的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的畫像,相傳唐太宗生病,聞門外有鬼魅呼號,以告群臣,秦叔寶請與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伺,太宗準奏,夜果無事。乃令畫兩人圖形,懸掛宮門左右,后此沿襲為門神以鎮邪。中國門神之說,始于神荼郁壘。而除夕貼門神則源出自皇宮貴族,漸漸流傳民間,時至今日仍經久不衰。
門神是民間流傳的神祇之一。從對門神的信仰起,就傲立在家家戶戶大門之上,抖盡了威風。古代先民由最初的“穴居”、“巢居”,逐漸進化到“房居”。房居可存放食物,得以體息,遮雨擋風,防止侵襲。私有制以后,人們生活發展為各立門戶,由初始沒有門的房,發展到有了門。先民仍覺得不大可靠,門雖擋住了人和獸,卻擋不住鬼怪,于是又想像出了能降鬼伏妖,保護安寧的門神,又向祭拜轉化,漸演變成門神文化。記得《白毛女》中喜兒唱的:“門神門神騎紅馬,貼在門上守住家;門神門神扛大刀,大鬼小鬼進不來”,這就是人們心理的寫照。門神的職責是主管出人,保一家平安。最初的門神是用桃木做成的兩個桃人神像,懸于門上,并有名和形象,說是黃帝派來的兩員神將一神荼和郁壘。據傳,這兩人住在東海的山上,山上有棵很大的桃樹,其中有一拱形樹枝,彎長挨地像一大門。山上住有惡魔,常經此門進出傷害凡人。黃帝知道后,派神荼和郁壘把守此門,有惡鬼來,馬上捆起來扔到山后去喂老虎,此后妖鬼望風而逃。人們把用桃木做成的神像,春節時掛在門上,以保護一家平安。雕刻桃木人比較麻煩,逐漸簡化為把桃木板一左~右釘在門上,上面畫上2個神像。
后來,干脆只寫2位大名或畫些符咒,此即為桃符,開后世楹聯(對聯)之先河。北宋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痹娭兴傅摹疤曳?,就是現在的“春聯”。由桃符變為春聯,據說五代十國的蜀國后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題寫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春聯分上下兩聯,要求字數相等,對仗正整,平仄協調。人們以“桃”做門神,因桃樹是較早的野生果樹,果實甜美鮮艷,得先民喜愛。據《詩經》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睂μ覙O其贊美,后逐漸變成為靈物、供品,還崇拜其可除災驅鬼,稱為仙木。據《典術》有:“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之后,又出現了赫赫大名的鐘馗,專門吃鬼斬鬼。唐代大畫家吳道子曾畫鐘馗捉鬼圖,貌獰惡,頂破帽,衣藍袍,東角帶的大鬼,就是鐘馗,專捉小鬼,以指刳其目食之。后人還編有戲劇小說等,鐘馗后來居上,取代了門神的地位。
唐以后,出現了兩位著名的武門神,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山東人士秦瓊(叔寶)和山西的尉遲恭(敬德)。小說等廣為記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早年打江山,殺人無數,即位后身體不豫,常夢惡鬼,夜無安寧。太宗懼之,告群臣,大將秦瓊與尉遲恭請命夜晚戎裝守衛宮門兩旁,果安無事。太宗大喜,又念其勞,命畫工圖二人介胄執戈,怒月發威之像,懸在宮門兩側,此后,邪祟全除。后世相沿,永為門神。這一對搭配的門神在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直至今日后來各地陸續又出現過趙云、馬超;馬超、馬岱;薛仁貴、蓋蘇文;黃蘭太、楊香武;還有孟良、焦贊等,可能因孟、焦二人曾落草為盜,本事平常,多屈尊于牛棚、馬圈門上。隨著社會發展只有武門神驅魔已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于是又出現文門神、福門神等。
文官門神與升官發財有關,而福門神卻多子多福、福壽延年、與福壽掛鉤。有時兩者也相搭配,如天官與送子娘娘匹配。文門神常貼在院內二門上或堂屋門上。而武門神貼在臨街大門,先保護好居家,再升官發財。也有用添畫吉祥物,多用諧音,借用雙關,取其吉利。如爵、鹿、蝠、喜、馬、寶瓶、鞍等。這樣門神就成了驅鬼安寧、升官發財、福壽延年、大吉大利多功能的保護神了,故廣為民間喜愛。
陜州老城里外的大門,多是用麻刀拌膩子多次刮抹在門上,再重漆多油,門上貼武的或文的門神已不多見。大門上多是與居家身份相應的楹聯,過年前有的清洗,有的從新描寫,而居室門上貼紅紙黑字的門聯。據傳,山東秦氏家族是向來不貼秦瓊、尉遲恭這對武門神的。秦瓊一生保李世民打下李唐江山,并為唐主夜間守護,被封為唐朝開國元勛。其一生是流了血出過力的,生前白大夜晚全方位服務,過世后還世世代代干活,是有些太勞累了。作為家鄉濟南秦瓊的后人,理應讓先祖好好休息安寧了;尉遲恭是先祖肝膽相照的密友,也理應休息了,故歷代不掛武門神像。
牛占亞,洛陽河洛文化研究學者,洛陽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三門峽社科聯專家,三門峽高技能人才,三門峽第四屆技術能手,國家一級高級技師資格,副高職稱,大學講師,三門峽古村落研究主要參與者,三門峽姓氏文化研究會學者,三門峽湖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機電裝備現代制造服務工匠達人榮譽,獲國家授權專利19個,發表國際學術論文一篇,國內期刊論文5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