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分享的是,蒸包子,到底該用生肉還是熟肉。
我以前也糾結,后來經過不斷嘗試,還真摸索出了些門道。再加上 3 個關鍵技巧,那包子餡緊實又好吃,每次剛出鍋就被搶光!
我先說這生肉和熟肉的事兒。生肉做餡呢,保留了肉原本的鮮嫩多汁,能最大程度地鎖住肉香,吃起來那叫一個鮮靈。
像咱包純肉包子,或者以肉為主的包子時,生肉餡,能讓包子的口感,更豐富、飽滿,每一口都仿佛能咬出肉汁。
不過呢,生肉餡處理不好,容易有腥味,而且得確保肉完全熟透,不然吃了鬧肚子。
熟肉做餡,也有它的妙處。它經過了初步加工,香味更濃郁醇厚,而且基本沒有腥味了。
對于那些不喜歡肉腥味,或者趕時間的人來說,熟肉是個不錯的選擇。
像我有時候,會提前鹵好一些肉,放涼切碎用來做包子餡,特別方便。但熟肉餡如果處理不當,會比較干柴,口感會差些。
其實,不管用生肉還是熟肉,關鍵得看這 3 個技巧。
第一技巧,就是調餡
如果用生肉,先把肉切成小塊,然后用刀剁成細細的肉末,手工剁的肉比機器攪的,更有黏性和彈性。
剁好后,加點蔥姜水進去,要分多次加,邊加邊順著一個方向攪拌,這樣肉餡能充分吸收水分,變得更加鮮嫩多汁,還緊實抱團。
再放上鹽、生抽、蠔油、香油、胡椒粉這些調料,繼續攪拌,讓味道充分融合。要是用熟肉,就把熟肉切碎后,先加點香油拌勻。
這樣能讓肉的表面,裹上一層油,鎖住水分,然后再按照生肉的調料方法調味,不過鹽可以少放些,因為熟肉本身就有一定的咸味。
第二技巧是發面
面發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包子的口感。我一般用酵母粉發面,先用溫水把酵母粉化開,再加入面粉中,揉成光滑的面團,然后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
冬天,可以放在有溫水的蒸鍋里,夏天就自然放置就行。等面團發到兩倍大,拉開有蜂窩狀,這面就發好了。
發好的面,要充分揉勻排氣,這樣蒸出來的包子皮,才會光滑細膩,有嚼勁。
第三技巧是火候
包包子的時候,要把餡料包緊實,收口處捏緊,不然蒸的時候,容易露餡。
包子包好后,先別急著蒸,讓它在蒸籠里。二次醒發 15 分鐘左右,這樣蒸出來的包子會更加蓬松。
蒸包子的時候,大火把水燒開,然后轉中火蒸,素餡包子一般蒸 15 - 20 分鐘,肉餡包子蒸 20 - 25 分鐘。
蒸好后別急著揭鍋蓋,燜個 3 - 5 分鐘,防止包子塌陷。
我按照這些方法做出來的包子,那叫一個香。有一回,家里親戚來做客,我蒸了一大鍋包子,有生肉餡的豬肉大蔥包,還有熟肉餡的醬肉包。
剛端上桌,熱氣騰騰的,包子皮白白胖胖,咬一口,肉餡緊實多汁,味道調得剛剛好。親戚們吃得贊不絕口,直說比外面買的好吃太多了。
從那以后,家里但凡有個啥聚會,或者想吃面食了,我就負責蒸包子,這手藝,也算是在家庭里“聲名遠揚”了。你也趕緊試試,保準讓家人吃得開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