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有個進士,懂佛學理論,立志要成佛,他聽說天臺山有位叫大通的和尚,年紀有一百二十歲了,于是就徒步前去拜訪。進士兩次去了和尚門前,和尚都辭謝不見。進士跪在門外一整天。
和尚就把他叫進去了,和尚問他:“你為啥來這兒?”進士回答說:“我想學習成佛的方法。”和尚說:“你不是某尚書的公子嗎?”進士說:“是的。”和尚問:“尚書還在嗎?”進士回答:“還在堂上。”和尚又問:“你有妻兒嗎?”進士說:“有。”
和尚說:“你錯了,佛家以慈悲為性,你父親還在世,妻兒還在家里,可你忍心辭別父親,拋棄妻兒,貪圖成佛,這樣的心地見得佛嗎?”進士無話可說。
和尚又問道:“成佛必須有功德,你立過什么功德呢?”進士答道:“我遇荒年,一定倡議捐款給災民施粥;遇到暴露在外的棺材一定出資將它掩埋;年年買活的動物放生。”
和尚說:“凡有心積德以求取福分的人,和沒有積德的人相同。好像法律上的過失殺人,雖然殺了人也不需要抵命的。你貪圖成佛、勉強做些善事,算什么功德呢!你果真要學習成佛的話,首先學我,就從現在學起:我坐你也坐,我吃你也吃,我大小便你也大小便,我睡你也睡。你能照此樣子做嗎?”進士回答說:“能。”
和尚長嘆一聲,就閉眼坐在僧床上,一天不出聲,不喝水,不吃飯,不睡覺,不起來大小便。進士卻骨節酸痛,肚子里餓得咕咕叫,大小便失禁,可和尚不理會。進士沒辦法,只好起來跪到和尚面前,表示愿意暫回家中。和尚也不回答,拱拱手,把進士送出去了。
【原文】
吳門某進士,通禪理,立志成佛,聞天臺山僧名大通者,年~百二十歲矣,乃徒步訪焉。兩叩茅篷,辭不見。
進士跪門一日,僧召入,問“汝來何為?”曰“愿學佛。”曰:“君非某尚書之子歟?”曰:“然。”“今尚在乎?”曰:“在。”“有妻子乎?”曰:“有。”
僧曰:“君誤矣!佛性慈悲,汝父尚在,妻尚存,而忍心別父棄妻,貪圖作佛,此心可以見得佛否?”進士不能答。僧又問:“成佛必須功德;汝立何功?”曰:“我遇荒年必倡捐賑粥,遇棺槨必掩埋,年年買活物放生。”
僧曰:“凡有心積德以徼福者,與無德者同。猶之律上過失殺人,雖殺不抵命也。汝貪成佛而強為諸善,何功之有!?汝果要學佛,當先學我,便從此刻起:我坐則坐,我食則食,我溲溺則溲溺,我眠則眠。汝能照樣行乎?”曰:“能。”
僧長嘆一聲,便閉目坐榻上,一日不語、不飲、不食不眠、不起溲溺。進士骨節酸楚,腹中雷鳴,溲溺俱下,而僧不知也。不得已,起跪僧前,愿且還家。僧亦不答,拱手微笑而送出焉。
選自(清)袁枚《子不語》。
【注釋】
徼福:求取福份。
【簡評】
既想成佛,又吃不得苦,天底下哪有這等便宜事!
未完待續……
本系列是從浩繁的文獻中精心選編出來的宗教小品故事。
本號是一個傳播優秀文學傳承傳統文化的平臺。閱讀是一件重要的小事,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