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內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章中”
前言
眼瞅著又要過年了,雖然在快節奏的生活頻率里,年味沒有以前濃烈了,但是廣大民眾心中對過年的追求與盼望卻并未減少。
有些人是認為年味漸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很多城市都宣布了“禁放煙花爆竹”的通知,沒了那噼里啪啦的聲音,總覺得過年跟少點啥一樣,襯托的更為“冰冷”。
但退一步想想,禁放煙花爆竹措施的實施,是為了保護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眾的人身安全考慮。
雖然少了很多樂趣,但好在發紅包帶給人的喜悅,還一直被延續著,這一習俗的存在足以與放炮相媲美。
長輩在過年的時候,給拜年的小輩發紅包,已經成了約定俗成的事,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們,對紅包金額也顯得異常期待。
那么你知道嗎?紅包里面裝多少錢,已經成了壓垮很多老人的一座大山,僅僅是過年這幾天發出去的壓歲錢,遠比老人一年的生活費還要多。
但看著晚輩開心滿意的笑容,長輩們付出再多也認為是值得的!
其實,過年發壓歲錢也是有講究的,不用非得在數量上取勝,建議大家繞開這“3個數”,不得罪人寓意還好!
不建議的三個數字
第一個數字就是3,因為在中國人的觀念里是,非常注意注重數字諧音的,而大家在有時候在發紅包可能會產生一個誤區,那就是會認為200塊錢有點拿不出手,而500快又感覺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圍,所以覺得放300是最合適不過的。
可是有些地方的人,對3這個數字是特別忌諱的,因為3與之對應的諧音是“散”,有著分散、散財的意思。
而在過年這樣喜慶的日子里,則是非常不吉利的,即便發紅包的人是一番好意,但也有可能會因為誤會而被曲解了意思。
所以過年在給娃發紅包的時候,盡量避免帶有3的數字,以免為自己和親人朋友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還有一個數字就是4,這個數字,自然不必多說,已經形成了中國人心目中的固有思維,大部分人都是秉承著“逢4必過”的心態,對這個數字避而遠之。
所以4就像是犯了大忌一樣,也是因為與“死”的讀音一樣,所以不管是發紅包還是日常的人情往來,大多會選擇200和500這個數字,至于400壓根就沒在考慮范圍內。
如果說過年真的裝了400的紅包,那著實是有些得罪人了,所以一定要繞開帶4的數字。
最后一個數字則是7,雖然7有些冤枉,但也在部分人的“黑名單”里。
在人們的觀念里,總是希望好事可以成雙,所以單數的紅包本身就不占優勢,而7這個數字不管從何種角度來考慮,都會讓人感覺到有些不舒服。
何況7還是介于6和8這兩個討喜數字的最中間,所以不管是向上還是向下都明明有更優的選擇,就更沒有選7的道理了。
所以很容易給別人產生一種誤解,讓人認為包了700的壓歲錢是有意為之,說不定會因為因此而得罪人。
所以過年給娃娃們發壓歲錢也是很有講究的,盡量繞開以上這三個數字,只有把這三個數字避開了才能不得罪人,還能為自己為對方圖個好彩頭,大家都開心。
絕不出錯的壓歲錢怎么包?
除了以上所說的這些數字盡量避免外,有沒有什么既能讓人感受到福氣滿滿,又不至于丟面的壓歲錢金額呢?
那當然離不開“6”和“8”了,自古以來,大部分中國都極為信奉這兩個數字,6代表著順利,8的諧音是“發”,則有著發財的美好寓意。
所以,可以借取這兩個數字來組成紅包里的金額,可以裝個600的紅包,或者是800的紅包,代表著當長輩的一番心意,祝愿小輩在新的一年一帆風順,吉祥如意,好運連連。
但對于家庭條件一般的長輩來說,如果家里孩子眾多,600、800的壓歲錢在翻上好幾倍發出去,會明顯感覺到很吃力,也可以建議他們用168或者188這兩個數當做壓歲錢金額。
紅包里裝一張100元的,再加上50、10、2、1元面額的幾張人民幣一塊包在一起,紅包金額雖然有零有整,但長輩的祝福心意卻是一點都不少,有著“一路發”的美好期盼。
188的紅包就是在此基礎上,再多加一張20元面額的紙幣,寓意著“要發發”,即便是錢不多,也能讓小輩們感受到滿滿的被重視。
所以說,不管壓歲錢紅包里裝得是多少錢,都是長輩們的一番好意,也是他們盡可能給的最好的一切,不要因為壓歲錢的攀比之風而寒了做長輩的一番心意。
信源來源:閩南網2020年1月22日關于“2020鼠年新年發紅包寓意 除夕+大年初一發紅包吉利數字”的新聞報道
讓壓歲錢回歸初心
廣西南寧在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當地從考慮民生百態的角度出發,結合實際專門讓社科專家專門提出了指導性建議。
提議民眾在發壓歲錢的時候,要考慮到個人的經濟能力以及社交因素,讓過年發壓歲錢這一傳統習俗,在新時代的當下用最健康的方式傳承下去,建議壓歲錢紅包的金額不超過20元就可以。
其實這樣的建議有助于引導大家樹立合理的消費價值觀,根據每個家庭自身的經濟情況來合理決定紅包的金額,不會因為過分關注金額金額的大小,也避免給發紅包的長輩造成經濟困擾,讓純粹的人際關系回歸本意。
信源來源:光明網2025年1月24日關于“孩子的壓歲錢怎么發合適?專家建議→”的相關報道。
結語
其實發壓歲錢這一過年傳統習俗,多年以來都是承載著長輩對晚輩的祝福與期望,是他們的一番心意,所以不管紅包金額的大小,不應該成為評判長輩的標準,更不應該成為負擔。
讓壓歲錢歸于傳統,讓感情交流在這一習俗中得到傳承,在才是應該被樹立的正確價值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