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方過第四天,入伏也剛好第六天,正趕上閏六月初二。像這樣“閏月疊夏”的日子,在農歷里并不常見。早年間,家門口乘涼時,老人說:“閏月年,天長水漲,伏天多一番滋味。”我總覺得,這種多出來的一個“六月”,是老天爺送給我們的片刻清涼,也是難得慢下來的時光。
“閏六月”,在咱們農歷里并不常見,是因為陽歷和農歷對不上號,于是要“加塞”一個閏月。今年偏巧,六月份過了又來了第二遍。老一輩常打趣說:“多過一個六月,福氣多一分。”其實,閏月年常被視作豐收吉年的好兆頭,也有民間傳言說有利于婚嫁和家宅平安。
放在夏季大暑、三伏天的節點上,閏六月“套”進來,恰好添了幾天喘息的機會。你看宋代《歲時雜記》里寫道:“閏月逢盛暑,宜家中自養。”意思是這會兒天長熱久,正好靠應季的好生活熬過去。閏月日子里,不只農事要按“新六月”掐算,居家的飲食和禁忌,也多出了幾分講究。
三五文化小典故
“六月流火”,本意熱氣未消,古詩《詩經·豳風》有言:“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實“流火”并非涼意,而是紅星西沉,意指天氣依舊炎熱。這時候老百姓家里,粥鍋湯盅成了主角。
古時有“六月食冰之禮”。漢朝時,宮廷會在大暑前后賜冰于群臣,這是極大的恩典。民間沒這么多講究,倒是在井里吊罐涼水、喝點帶米粒的稀飯,算是自家的“賜寒”。
還有一句俚語:“六月不到火,家中好過活。”意思并不是讓飯菜涼著吃,而是勸人暑熱天里盡量避開油膩辛辣,吃些清淡爽口的飯食,順著天意過日子。
和閏月相關的趣聞,有的地方會在這天剪窗花、掛茱萸,說是能把“多余的煩惱”剪掉,留下平安。
盤點伏天必吃的傳統夏食:一碗粥,一夏清涼
清涼粥(稀飯、米粥)
說到伏天飲食,頭一個要數“清涼粥”。無論是南方的糯米粥,還是北方的雜糧稀飯,熱熱鬧鬧地煮上一鍋,天再熱也胃口舒坦。古人講“氣熱傷津,宜飲寬湯”,所以稀粥被視為救命之食。小時候奶奶總會囑咐我,頭伏喝粥添汗出,順順當當過盛夏。
家常做法(皮蛋瘦肉粥):
大米泡半小時,鍋中加清水煮滾,小火慢熬。
將切碎的皮蛋、瘦肉絲下鍋,攪拌均勻。
加點鹽、蔥花,煮至濃稠即可。
綠豆湯
大暑天,哪里能少了綠豆湯。一碗端上來,帶著薄薄一層清香,喝進嘴里,像微風吹過心頭。綠豆湯在民間有“消暑解倦”的說法,還是街頭巷尾的“人氣飲品”。
家常做法:
綠豆洗凈,用冷水泡半小時。
加適量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燉至豆瓣綻開即可,晾涼飲用。
涼拌黃瓜
三伏天的黃瓜,正當時節,水分飽滿,清脆爽口。不論是切片蘸醬,還是拍成小段拌蒜,都有一股“吃了能生風”的暢快。民諺有云:“六月黃瓜,賽過參茶。”嚼上一口,滿嘴清甜。
家常做法:
黃瓜拍碎切段,蒜末撒上,加點鹽、生抽、香醋拌勻即可。
苦瓜炒蛋
古人說“苦后回甘”,苦瓜是夏季不可或缺的蔬菜,寓意生活雖有辛苦,也總能回甘。入伏時節,炒上一盤苦瓜蛋,清苦中帶著家的底味。苦瓜還時常出現在節日餐桌上,象征家人平安無疾。
家常做法:
苦瓜去瓤切片,雞蛋打散。
鍋中加油,炒蛋至八成熟取出,加苦瓜炒至微透,再倒入蛋炒勻,加鹽即可。
酸梅湯
老北京有句話:“伏天喝酸梅湯,不怕暑氣纏身忙。”酸梅湯用烏梅、甘草、山楂熬制,色澤烏潤,微酸生津。就是現代人家里沒有烏梅,超市里的罐裝酸梅湯、蜂蜜檸檬水,也能解暑提神。
家常做法(簡版):
鍋中加烏梅、山楂、甘草、冰糖,文火慢煮一小時后過濾晾涼即飲。
民俗宜忌解讀:伏天閏六月,三吃二不做
三吃:
一吃“粥”,天熱胃口差,喝粥順氣開胃,老少皆宜。
二吃“應季瓜果”,如西瓜、黃瓜、苦瓜,當季新鮮,水分充足,是大自然應時的贈禮。
三吃“清茶或涼湯”,如綠豆湯、酸梅湯,清熱解乏,有助于夏夜安眠。
背后的文化邏輯,其實是順應天時,不逆天而行。老天熱得厲害,人就別執拗地吃熱辣厚味,多用清淡助身體順著季節變換。不為“吃出花樣”,而是“吃回本味”。
二不做:
一、不宜劇烈運動曬太陽(尤其午后),古人云“未及晌午,勿露身”。曬傷中暑非小事,多在家乘涼,夜里靜坐聽蟬,也是人生一樂。
二、不宜貪涼吹大風,民間說“伏天不可貪風”。即便暑熱難耐,老人守著蒲扇就行,突然從高溫到冷氣,最容易“傷身”。實際生活中,我有位同事,因為貪快貪涼,外頭汗涔涔,進了空調屋,不多時便頭暈。后來才懂,“緩進緩出”,順著天意才平穩。
這些宜忌,初看像是“婆婆媽媽”,實則都是幾十年生活沉淀下的小智慧。防微杜漸,不為禁而禁,而是勸人識時順事,不吃力不討好。
眼下的閏六月初二,白日的熱浪褪去,夜色靜靜流淌。人在煙火里,總有詩意流轉,有溫熱的飯菜守候。在這一年最長、最熱的夏天,每一碗清涼粥、每一次趁夜納涼的時光,都是咱們家國日子里最樸實的幸福。無論是長幼圍坐喝粥,還是獨自守著一杯酸梅湯,都是對生活最溫柔的回應。
人間縱有伏暑,清涼自在人心。咱們傳下來的時令習俗,不為繁瑣添亂,而是要過更有溫度、更自在的日子。“天熱時多點清淡,心熱時也多些柔軟”,這不只是一句俗語,更是一份貼心的過日子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