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以及截圖,請知悉。
國家一級演員魏松,是中國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現任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表弟佟鐵鑫可謂是家喻戶曉,1999年登上央視春晚舞臺,同年還獲得了全國軍旅歌曲電視大賽金獎。
可2007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導致魏松的事業被迫按下暫停鍵,大量商業演出宣告終止,自己面臨破相風險,開始和肇事方打官司,那么,魏松到底經歷過怎樣的曲折呢?
差點入錯行
其實,魏松剛剛步入演藝圈的時候對自己的了解不足,1973年他從軍隊邁進上海音樂學院,作為藝術院校第一批招生名單當中的工農兵學員參與學習,可招生老師做出了錯誤判斷。
在入學考試結束后,魏松發現自己被送到了“男中音”的班級,他自己也云里霧里,只顧著跟老師好好學,誰曾想班主任周小燕反而有些生氣,表示這孩子嗓音不是男中音的材料。
因此,在上海音樂學院出現奇異一幕,本身加入“男中音”班級的魏松學習的全是男高音,主要是因為當時服從上級安排是首位,他們的班主任周小燕就曾被打上“反學術權威”標簽。
所以,周小燕要對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導,只能將幾個不適合男中音的學生帶到家里教學,每天關著門、拉著窗簾,耳朵就貼著唱機聽,唱片甚至沒法自己選,就靠那么僅剩的幾張。
正因如此,魏松在畢業后仍舊對周老師有很深的感情,感念他的授業之恩,可以說,若是沒有周小燕的幫忙,他可能真就一步踏錯來到一個并不擅長的領域,成就也不可能這么輝煌。
而且,在畢業過后,同樣是周小燕老師一直用人脈給他推薦職位,1986年寫了一封信交給上海歌劇院,次年讓他去參加考試,這才讓魏松從老家錦州到了上海。
每次其他人提到魏松的“意大利美聲唱法”,他自己都會產生落淚的沖動,因為這舞臺上的嫻熟技藝,是老師不顧自身安危也要教給他的東西,從這里也可以看到兩人確實師徒情深。
更別說魏松的唱法其實是融入人物感情類型的,他不會刻意尋求聲音上的華美,反倒是致力于將觀眾帶入情景,這也是他后續參加歌劇演出的主要展現手法。
不過,中國歌劇畢竟發展較晚,遇到好老師的魏松也深感責任重大,希望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真正讓中國人的歌劇站上世界舞臺,而他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拿下了歌劇第一難角色。
中國的“奧賽羅”
作為意大利美聲演員,最有挑戰性的角色毋庸置疑,就是威爾第創作的《奧賽羅》,1887這部歌劇依托于莎士比亞的作品剪裁而成,一出現就引發了整個歐洲的文藝熱潮。
歐洲將其稱作歌劇史上最偉大的杰作之一,威爾第的名聲更為響亮,1887年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的民眾甚至自發聚集起來高呼“威爾第萬歲”的口號,可想而知這部作品的地位。
不過與地位相對應的,是這部作品難以想象的飾演難度,哪怕放到國際舞臺,也很少有人愿意承接《奧賽羅》的全劇演出,更別說當時歌劇發展不佳的中國地區。
實際上,當時上海歌劇院演出的方式也都是“國際合作”,找一些外國歌曲家然后擔任關鍵角色,然后再慢慢加入自己國家的演員,而魏松卻涌現極強的演出動力。
憑借自身天賦,他頻繁在上海歌劇院的國際排演中和國際頂級歌手合作,例如《蝴蝶夫人》、《圖蘭朵》等等作品,這些意大利歌劇讓魏松積累了相當多的演藝經驗,也有了自信心。
2004年,他參與上海首演,后續又在芬蘭和瑞典表演,可以完全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在當時歐洲地區普遍認為亞洲地區發展落后、藝術細胞不足的環境下,魏松改變了歐洲的看法。
這也讓他涌現新的思考,面對記者他表示當前中國聲樂的教育值得擔憂,因為從高校畢業的學生又回到高校任職,說好聽是傳承,可換種說法也是阻礙了聲樂人才向國際舞臺突破。
不過,事業來到巔峰時刻的魏松卻在2007年突遭變故,因為車禍不得不改變自己的規劃,開始維護自身權益,雖然他得以度過這場災難,可官司本身面臨很多問題。
大傷不改大志
2007年,魏松因為商業演出打車去機場,誰曾想一輛大型集卡突然出現在視線中,就此重傷,臉上縫了四十多針才算脫離生命危險,而魏松也無法再度發聲,這讓他陷入絕望。
不過,在醫院修養兩個禮拜后,魏松的嗓音開始恢復,也有余力展開控訴活動,因此,他出院后就請了律師要求對方做出賠償,可雙方經濟狀況差距太大,畢竟魏松是國際音樂家。
而對方只是普通人,所以面對天價賠償根本拿不出來,所幸魏松的嗓音恢復正常,才降低了賠償金,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2007“歌劇之夜”演出開始,他沒時間繼續耗在這里。
因此,這件事之后雖然還有賠償金額數量的爭議存在,但魏松自己都不太關注了,不過,經歷過這場災難后,魏松對于歌唱機會更加珍惜,希望趁著自己還能唱的時間發揮余熱。
如果能夠讓更多年輕人接著走進歌劇屆拿出好的作品,那他就能夠放下心了,對魏松來說,作為中國的“奧賽羅”,去征服外國的觀眾,一如當初外國的歌劇作品引發潮流才是重點。
因此,無論是自己還是說對后輩的期望,魏松想的都是什么時候歌劇的名字能夠變成《楚霸王》這些中國傳統文化的衍生作品,可見這位老藝術家心中深厚的愛國熱情。
目前的魏松也依舊活躍在國際舞臺,有了“中國第一奧賽羅”的稱號,我們也相信老先生會繼續拼搏,為觀眾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贏得更多的成就。
參考資料:
魏松:六十不倦,七十不老丨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