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亞第二繞城高速公路(G98大三亞段擴容工程)宣布開工,全長122公里,造價高達318億元。
318億元意味著什么?大約這個價格的3倍,就可以建造瓊州海峽跨海隧道。
全線15處互通都在什么位置?
三亞第二繞城高速為雙向6車道,相比海南高速公路普遍只有雙向4車道,簡直是一股清流。設計時速120公里,也比4車道高速公路一般只有100公里要高。
三亞第二繞城高速具體走向如圖,大體與環島高速平行,兩者相距約10公里。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15處互通,平均約9公里一處,它們的位置決定了你上下高速是否方便。
這15處互通分別是:南平、隆廣、英州北、南田、赤田、三道、南林、亞龍灣北、火車站北、機場西、立才、天涯北、科技城、赤塘、沖坡。其中,赤田、沖坡為樞紐互通。
此外,還將新建陵水、英州、吉陽、亞龍灣北、火車站、南山6條連接線,總長度46公里。除這6條連接線外,三亞第二繞城高速還將與S26山海高速、G224海榆中線、S314天四線、G540毛九線、G9811海三高速等重要道路相交。
三亞高速公路網應該怎么建?
三亞的高速公路網目前由環島高速、海三高速、山海高速組成,整體呈一個三角形。這樣的布局并不是特別友好。正常來說,三亞作為海南南部的中心城市,高速公路應該以三亞為中心,放射性向外連接周邊市縣。
未來,大概率會修建三亞-樂東-東方、三亞-保亭(五指山)-瓊中兩條高速公路。如果這樣,大三亞地區的交通會更方便,海口、儋州至三亞的路程也將更短。由于地處山區,這兩條高速公路建設成本較高。
放眼整個海南島,三亞第二繞城高速公路通車后,我們會發現,很可能會出現一條海南環島高速公路復線,從海口龍昆南直達萬寧再連接三亞二繞。
我們知道,為了解決東線高速擁堵問題,G98環島高速龍橋至博鰲段將進行4改8擴建。這就面臨一個選擇,到底是4改8好呢,還是建一條復線更好呢?
三亞城市如何北擴?
三亞多山的地理條件,造就了背山面海的美麗景觀,卻也給城市建設帶來了困難。三亞長期以來都是東西一條線,缺少南北縱深,也沒有腹地,人口無法聚集,始終不像一座大城市。
城市規模小,也影響了服務能力,三亞來100萬游客就會爆,出現各種問題。但你看北上廣深以及重慶、成都等,來再多游客,都能輕松接待,對市民生活也基本沒有影響。
三亞要成為大城市,必須北擴。三亞第二繞城高速正是三亞的外環,決定了三亞北擴的邊界。原先的三亞繞城高速,則將進行市政化改造,逐漸演變成城市快速路。
紅圈半徑為5公里
三亞也正是這樣規劃的:“中心城區引導人口自濱海向北部抱坡片區適當疏解;有序推進一、二繞城高速之間國土空間開發利用,適度提升外圍組團人口規模。”
在三亞中心城區,將以抱破片區為新的城市中心,東沿臨春河(半嶺水)、西沿三亞河(六羅水)向北擴張。由于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已確定不再搬遷,并很可能要新建第二跑道,因此,機場周邊僅適合建產業園區,無法建生活居住區。這進一步限縮了三亞中心城區的可用土地資源。
在西部的崖州灣,平原面積比中心城區大一些,但這里也是重要的南繁熱帶農業基地,城市向北擴張有一定難度。
在東部的海棠灣清水灣,則有相對廣闊的連片平原。未來,海清片區有可能成為三亞最大的城市建成區。根據規劃,海南中線高鐵極有可能從這里經過,同時,三亞、保亭、陵水三市縣交界處也是三亞新機場候選場址之一。
可考慮設立海南海清國際旅游消費示范區,并允許博鰲樂城持牌醫院開設分院。如此,海清片區免稅購物、國際醫療、國際教育并舉,再加上無敵的北緯18度碧海藍天,前途不可限量。
(作者:魏華子。華語天涯,自貿港經濟與社會研究,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