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angins
29.83%!連續三年調降員工薪酬!
近期,四大AMC教主東方資產披露了2023年員工薪酬情況:
人均工資16.56萬/年,相比2020年的數據,這一薪酬下降了29.83%。
根據東方資產披露的數據來看:
1、以2020年為基準,這一薪酬水平下降了29.83%!
2、近三年,東方資產員工薪酬已連降三年!
從總數來看,員工平均薪酬16.56萬/年并不算低,而且從年度工資降幅的絕對額來看,其邊際降幅正在加速。
不良資產屬于金融行業的天花板級別細分領域,因此,客觀說,這一薪資并不算高,而且在連續三年員工平均薪酬工資調降的背景下,其員工人數也在逐年下降:
從2020年的44000人減至37613人!
有著不良資產教主稱號的東方資產,其變化的趨勢反映著整個不良資產行業正經歷著:
寒冬的洗禮!
01 從閉眼掙錢到裁員降薪
作為逆周期的不良資產行業向來是聰明資金掙取經濟周期差價的有力武器,在20多年的成長歷程中,其經歷了:
1、早期:掙信息不對稱的錢。在不良資產行業剛剛開始之時,那時的信息的價值被無限放大,這個時期以摩根第一包的操作最為經典,8000萬博取10個億的收益,堪稱現象級的存在;
2、中期:掙“卷”的錢。隨著不良資產市場玩家的增多,由此前僅四大AMC主體擴圍至包括地方AMC在內的62家,這還僅僅是持牌主體的數量,如果加上非持牌的國資、外資、民營資產管理公司,那數量則更多,因此,各家開始了更種“卷”,卷盡調、卷處置、卷財產線索…誰卷誰就開始在上面占據優勢;
3、當前:掙投行化的錢。傳統資產包的轉移順序:銀行→持牌AMC→二級玩家→N級玩家→…→產業投資者手中。在不良資產包的轉移順序中,當前誰掌握了最終受讓環節的產業投資者,誰就掌握了該資產包定價權(或報價)的最高優勢。因為在資產包報價中,對于理性投資者而言,其只要不是最終的產業投資者,其退出路徑肯定是通過層層轉讓,從而轉移至產業投資者手中,所有中間環節的投資者對資產的定價均不會超過產業投資者的定價。
而投行化的投資通常對應的周期少則2-3年,長則3-5年,對于當前大多數不良資產項目投資周期在1-2年存在一定的周期錯配,如果再遇到退出不暢,則很可能導致項目原本那卷出的一點可憐利潤也被錯配時間的財務成本所吃干抹凈。
項目利潤的急劇減少,帶來的副作用之一便是裁員降薪。
四家AMC中,除了長城資產未公布相關數據外,東方資產、信達資產、中信金融資產(原華融資產)均集體降薪,其中:
1、中信金融資產降薪幅度最大,員工總數由10668直接砍掉一半至5080,人均年薪從43.8萬銳減至36.08萬;
2、信達資產是已公布數據中唯一一家人員總量微增的AMC,但是薪酬支出總額及人均薪酬均下降,從人均年薪47.12萬降至41.06萬;
02 緣于凈利潤嚴重下滑
▍東方資產:ROA不足2%
根據東方資產披露的最新財報顯示:2023年,其營業收入963.81億,歸母凈利潤15.25億,同比跌幅38%,相比巔峰2021年的105.54億的凈利潤則跌幅高達85.6%,也遠低于前十年的最低值24.57億。
如果按照總資產規模1.27萬億來測算平均資產回報率(ROA)的話,則僅僅為1.51%,與一年定期收益相當,遠低于銀行理財的收益。
▍中國信達:凈利腰斬
根據中國信達披露的最新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347.2億,歸母凈利潤16.36億,同比跌幅53.9%。2023年,中國信達歸母凈利潤42.64億,不僅創下了近十來的新低,而且相比巔峰2017年的170.7億的凈利潤則跌幅近八成,也遠低于2011-2023年的凈利潤平均值105.6億。
從信達資產的凈利潤的走勢來看,有兩個關鍵時間點:
1、以2017年為歷史最高點,在這之前,信達資產的凈利潤水平持續上升;
2、以2021年為第二轉折點,從2018-2021年這三年的凈利潤規模及保持在百億水平以上,且年度分布較為均勻,但是從2021年后,凈利呈現斷崖式下降且逐年走低;
作為不良資產行業的領軍企業如此業績水平,康哥認為這歸納于兩個原因:
1、不良資產大時代一去不復還,傳統的收購處置模式的利潤因同業競爭的加劇導致此前被動坐等升值的搶錢模式時代已一去不復還;
2、21年9月始自恒大開始的房地產行業流動危機開始沖擊不良資產行業最優質底層資產(住宅)的流動性和安全性。
▍中信金融資產:業績井噴
與其他家AMC相比,中信金融資產2023年業績開始扭虧為盈,根據2024年財報預估數據顯示,全年90-100億的凈利創下自2018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同比增加超過5倍,資產總額10553.4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
中信金融資產經過數年風險出清,大病初愈,各項業務開始展露霸主地位,特別是在超級大資產包的爭奪上異常兇猛:
此前,康哥在《破萬億!中信金融資產殺瘋了》一文中對其有詳細的介紹,僅僅在中國華融正式更名成中信金融資產僅不到三個月,便拿下整個超級資產包市場超50%的份額。
得益于傍上了超級金主+歷史包袱的徹底出清,中信金融資產不僅在傳統資產包領域徹底放飛,在金融資產方面也展現出頂級投資機構獨特的眼光:
參股中信股份,增持光大銀行、中國電力、昆侖能源、中國電信、大秦鐵路等
而這些投資標的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也給中信資產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僅2024年上半年,其收益高達139.33億元!
▍長城資產:傷筋動骨
長城資產凈利潤情況與中國信達類似,在2017年和2020年前后發生轉折:
1、2017年,其凈利達到歷史峰值99.41億,在2011-2017年這一區間,凈利保持穩步提升;
2、2018年開始,長城資產凈利發生斷崖式下降,在低位徘徊三年后,2021年便全面由正轉負,特別是在2022年,年虧損達到夸張的453億,是其最掙錢年份盈利水平的4倍之多;
2023年長城資產財務數據有所好轉,資產總規模3359.87億元,同比減少了近百億;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5.08億,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30.25 億,凈利潤 15.5億。
03 無懼降薪 招聘門檻突破“天花板”
作為金融行業的高端食物鏈領域,相對于近年來券商、銀行的員工降幅來看,不管是五大AMC,或者是頭部的地方AMC,降薪幅度還是少的。而且其招聘門檻一年更甚一年,康哥最近看了此前市場流傳出來中信金融2024年春季招聘接收畢業生表的最終名單涉及的學校,只能說一句:
高,實在是高!
從最終錄取名單來看:
1、所涉及學校均來自世界前排名前100的院校;
2、最高錄取院校像新加城國立大學在2025年QS世界大學中排名第八、倫敦大學學院排名第九;
3、相比之下,國內211幾乎無一入選,985院校中也僅有清北、復旦、人大、南開等排名前十的部分學校入圍。
校招條件即如此嚴苛,社招條件更是突破天際:
985碩士是基礎硬件,注冊金融分析師(CFA)、金融風險管理師(FRM)、注冊會計師、律師等相關專業職業資格者優先,年齡不超過35歲…
除了滿足學歷上的硬性要求之外,什么樣的人才更有競爭力?
在康哥看來,作為一個合格的不良資產人,具備一定的行業經驗基礎是前提,更重要的是:
更快把握市場風向,更全面的盡調估值能力,抽絲剝繭地信息分析能力,不怕苦不怕累的鉆牛角尖的掘地三尺的討債能力!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不良資產作為逆周期行業,正值百年之未有大變局之際,疊加房地產行業三十年來史無前例的調整所帶來的特殊機遇,可以說:
掘金不良正迎來史詩級的鉆石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