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總有一些人因為“加班”沒辦法回家過年,這時老板可能會說,法定假期頭四天,從除夕到初三給你300%的工資。外人聽了或許覺得還不錯,但是當事人肯定高興不起來。
畢竟,在外辛苦一年,好不容易有機會回家與親人團聚,我回家享受美食,每天睡到自然醒不好嗎?誰會在乎你那幾個加班錢呢?
如果這個時候你剛好又生了病,發著燒,渾身無力,心情更是會低落到極點了。一千多年前,北宋一代詞宗蘇軾也曾遭遇過類似的困境。
一、春節加班的蘇軾
那是在北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的歲末,蘇軾擔任鳳翔府簽判的第二年。他首次為官,就被朝廷派到了西北前線的鳳翔府,擔任“市政府的秘書長”。
鳳翔府是一個遠離蘇軾家鄉四川眉山,并且條件比較艱苦的地方,但是蘇軾還是毅然前往,履行自己的職責。
嘉祐六年十二月,蘇軾一上任就趕上春節,于是就在當地過了一個年,沒想到工作一年后,第二個春節還是不能放假回家。
這時,蘇軾的父親蘇洵和兄弟蘇轍都在京城,無法趕到鳳翔與他團聚。由于思念親人,再加上鳳翔當地從十一月起就連日大雪,天氣異常寒冷,蘇軾因此病倒了。
蘇軾躺在床上,渾身無力,咳嗽不斷,心中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親人的牽掛。為了養病,他整天窩在房間里。
出于對親人團聚的渴望,蘇軾寫下了三首經典的春節節俗詩:《饋歲》《別歲》《守歲》,并在序言中詳細描述了蜀地流行的三個重要春節風俗。
這些詩歌不僅表達了蘇軾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而且還展示出了他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生活的獨特見解。
這三首詩分別講述了三個節俗,其中“饋歲”講的是蜀地人在歲末時,會挑著酒肉擔子,到路口贈予鄉人,互相祝賀春節的來臨。贈送的酒肉不限量,類似于今人的“流水席”。
然而,這種春節習俗在當時的鳳翔是不可能看到的,因為鳳翔府(今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在北宋是國家的西北邊境重鎮。
在蘇軾上任前十幾年,曾經是宋與西夏的主要戰場,此時民生尚未恢復,百姓生活困苦,無法像蜀地百姓那樣在春節時擔著酒肉站在路口贈予他人。
蘇軾在詩中描繪的這種蜀地春節的盛況,與他此刻所處的鳳翔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凸顯了他內心的孤獨和失落。
二、蘇軾如何緩解加班帶來的不快?
蘇軾生于四川,那里歷來被稱為“天府之國”。然而,他被派到鳳翔府這個窮地方,心中難免有些失落。盡管古代官員三年一換,但是他此時只在鳳翔呆了365天,后面還有漫長的731天要熬。
于是,蘇軾寫信給蘇轍發牢騷說:“遠別不知官爵好,思歸苦覺歲年長。”在這封信中,他表達了自己對家鄉的深深思念和對未來的迷茫與擔憂。
在《饋歲》詩中,蘇軾回顧了家鄉人過節的盛況:農忙結束后,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翻箱倒柜拿出好吃的。
有錢人家的團年宴豐盛一些,窮人條件差一些,但都竭盡所能。至少餐盤里得有一條大鯉魚,打開竹籠也能看到一雙兔子。
然而,蘇軾此時卻獨自留在單位加班,看著別人都回家團聚了,自己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內心別提多難受了。
蘇軾想逛街,卻發現到處都關門閉戶,大街上冷冷清清,連一條閑逛的狗都看不見。這種強烈的反差和孤獨感,讓他更加思念家鄉和親人了。
想到人,蘇軾又想起了他的朋友或同僚。于是他又寫了《別歲》,談了自己對于歲月流逝的一些心得體會。他在詩中寫道:“勿嗟舊歲別,行與新歲辭。去去勿回顧,還君老與衰。”
意思是不要嘆息舊的一年就這么流逝了,反正新的一年最后也會像這樣流逝。時間要走,誰能留得住呢?去吧,去吧,反正最后歲月回報給我們的只是日益增長的年紀與衰老的容顏。
這是借詩歌表達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和感慨,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生活的淡然和豁達。蘇軾無法團圓,于是反過來安慰自己:過年有什么好?過一年就老一歲。
如果你也因為加班無法回家鄉,不能和親人一起包餃子、吃湯圓、看春晚,你也可以這樣安慰自己:過年有什么好?放長假有什么好?春節法定假期明明只有三天,多出來的四天都是“調休”。
過完年回來還是要加班!等你們加班的時候,我就可以放假了。這種自嘲和調侃的方式,雖然有些無奈和苦澀,但是也透露出蘇軾樂觀豁達的性格特點。
這么一想,蘇軾心里就舒服多了。于是他又開始琢磨過年這檔子事,他想起了蜀地過春節的第三個習俗——守歲。守歲原來是蜀地的兒童們在除夕夜晚點起燈,通宵不睡,在房間里嬉戲打鬧。
雖然大人要睡,但是蘇軾這個除夕也沒睡。他用手肘撐著下巴,坐在燭火邊上打盹,一直熬到燈花落燼,北斗橫斜。
在這個過程中,蘇軾思考著人生、時間、未來等深刻的問題,也體會到了孤獨與寂寞的滋味。他說:“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現在網上常有人說:智商高的人都喜歡熬夜,但他們沒說這是什么道理。蘇軾卻說得很明白:原來他們是怕時間過去得太快,白白浪費了光陰。
蘇軾在這句話中表達了自己對時間的珍視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也鼓勵人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努力奮斗。
最近幾年,網上有很多打工人因為必須留在單位加班,索性搞起副業,抓緊時間賺錢。于是,我們看到了很多網絡購物平臺都打出了“春節過節不打烊”的廣告。
既然不能回家過年,那就抓緊時間賺錢吧!少去胡思亂想那些有的沒的,莫要忘記了你出門打工的“初心”,這就叫“一寸光陰一寸金”。
蘇軾這種珍惜時間、努力奮斗的精神,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說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結語
蘇軾在春節期間加班,這在古代被稱為“豹直”或“伏豹值”,是唐代官場傳下來的一種習慣。新官為了融入官場,必須比老人們更加勤勉、努力。因此,逢年過節需要加班時,新官往往是首選。
蘇軾雖然生病了,但是他并沒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逐漸調整了自己的心態。他的這種積極面對困難、珍惜時間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加班”既成事實,我們就應積極調整心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努力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和有意義。同時,我們也應該學會在忙碌中尋找樂趣和平衡,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滋養和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