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 在臨床上的特征有持續性無排卵、雄激素過高的臨床或生化表現、B 超示卵巢多囊改變, 常伴胰島素抵抗、代謝異常、肥胖。肥胖對人體的負面影響里常見的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臟病、卒中等部分腫瘤, 多囊卵巢綜合征易對女性的月經、生育及心理方面造成影響, 需重視該病的診治。嶺南名醫粟龍教授認為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病因包括了腎、肝、脾三臟的功能障礙, 并伴痰濕、血瘀的疾病過程。現將粟龍教授治療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經驗概括如下。
1 中醫病因病機
中醫古書里缺乏對“多囊卵巢綜合征” 的記述,根據該病的表現, 可歸屬中醫學的“月經后期” “閉經” “崩漏” “不孕” 等范疇。《臨證指南醫案》:“凡論病, 先論體質……夫肌膚柔白屬氣虛, 外似豐溢, 里真大怯, 蓋陽虛之體, 惟多痰多濕。” 指出肥胖患者多有氣虛痰濕的特點。粟教授認為嶺南地區的肥胖型患者的常見病機以腎虛為本, 痰濕為標, 屬虛實夾雜之證。
1.1腎虛為本 沖任起于胞中, 胞絡系于腎, 補腎可固沖任, 腎虛則導致“腎-天癸-沖任-胞宮” 軸的功能紊亂, 粟教授認為腎藏先天之精, 腎虛無法調節癸水陰陽, 子宮無法定期藏泄, 表現為月經紊亂; 腎陽虛, 相火不足, 天癸郁閉, 無力促進卵子生長, 表現為不孕; 腎陰虛, 陰精不足, 胞宮失養,精虧血少, 表現為經血量減少。
1.2痰濕為標 腎陽虛不能溫煦脾陽, 肥胖者多喜油膩生冷之品, 久之傷脾, 脾虛不能運化, 助木乘其弱, 水無所畏, 致痰濕壅積, 脂膜壅塞, 導致卵巢增大; 腎陰虛則腎水不能涵養肝木, 肝郁化火,火旺則毛發易長, 可見皮膚粗糙, 面部痤瘡。
2.治法
《景岳全書》: “調經之要, 貴在補脾胃以資血之源, 養腎氣以安血之室。” 粟龍教授認為對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治法是健脾補腎、導痰活血、調經種子。《靈樞》對肥胖患者進行了分類, “膏者, 多氣而皮縱緩, 故能縱腹垂腴。肉者, 身體容大。脂者, 其身收小。” “膏者” 為現代醫學里的“腹型肥胖”,“脂者” 則為“均一性肥胖” 。此類患者常見表現有月經紊亂, 閉經, 不孕, 神疲乏力, 氣短懶言, 腰酸膝冷, 帶下清稀, 大便溏薄, 夜尿頻, 嘔惡痰多, 體毛濃密。舌淡暗, 有瘀點瘀斑, 苔白厚膩,脈沉細。粟教授認為此類患者辨證為脾腎兩虛, 痰瘀互結證。治療以調經與減重相結合。
3.驗案舉隅
陳某, 28 歲, 2023 年9 月22 日因“正常性生活未避孕未孕1年余” 來診, 患者既往月經40 ~120天一潮, 外院診斷為多囊卵巢綜合征。末次月經: 2023 年8 月22 日, 量中。平素易疲倦, 腰酸, 夜尿頻。身高164cm, 體重78kg, 體質量指數(MBI)37.1kg/m2。患者已婚, 有生育要求,當下以減肥為主。舌淡紅, 苔白膩, 脈沉細。測基礎體溫為低溫相,當天在我院查尿妊娠為陰性, 中醫診斷:不孕癥, 月經后期, 證屬腎虛痰濕, 西醫診斷: 不孕癥, 多囊卵巢綜合征。處方:第一組:中脘,天樞,氣海,關元,帶脈;第一組:腎俞、太溪、次髎、三陰交;兩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火針1次,共5次。
2023 年10月13 日第二診。自述自火針第二天體重開始下降,因經期未持續火針,體重仍然在下降,近2周來減重4.5kg,體質量指數(MBI)32.9kg/m2。末次月經: 2023 年10 月4 日, 量中, 5 天干凈。夜尿頻較前好轉。舌淡紅, 苔白膩,脈沉細。月經第3 天查性激素為卵泡期水平, 甲功無異常, 葡萄糖( 空腹): 5. 0mmol/ L, 葡萄糖(2h): 8. 35mmol/ L, 胰島素(空腹): 141. 26pmol/L, 胰島素(2h): 1492pmol/ L。婦科彩超: 子宮未見明顯異常, 雙側卵巢呈多囊樣改變。效不更方,繼續火針10次。
2023 年10 月26 日第三診。總減重7.8kg,體質量指數(MBI)30.0kg/m2。腰酸較前緩解, 夜尿1 ~ 2 次/ 天, 舌淡紅, 苔白微膩, 脈沉。測基礎體溫至今為低溫相。續予原方治療5次。
2023 年11月23 日第四診。患者停經50 天, 時有下腹墜脹感,無陰道出血。舌紅, 苔薄黃, 脈細滑。自測尿妊娠試驗為陽性, 我院門診查血HCG: 3672IU/ L, 孕酮:60. 97nmol/ L。中醫診斷: 胎動不安, 肝腎陰虛證,治以滋補肝腎為法。處方:黨參10g,白術10g, 白芍10g,杜仲10g, 菟絲子15g, 桑寄生15g,枸杞10g,續斷15g,桑葚10g,紫蘇梗10g,黃芩6g,大棗10g, 7 劑。囑患者放松心情, 予情緒疏導。
2023 年11 月30 日第五診。偶有下腹部墜脹感, 少許惡心欲嘔吐, 無陰道出血。舌紅,苔薄黃, 脈細滑。我院復查血HCG:23692IU/ L, 孕酮: 46. 8nmol/ L。效不更方,續予原方 7 劑。
2023 年12 月7 日第六診。時有惡心感,偶有下腹部墜脹感, 大便質稀。舌紅, 苔薄黃, 脈滑。我院復查血HCG: 64767IU/ L, 孕酮:76. 43nmol/ L, 婦科彩超: 宮內活胎, 如孕7+周。處方: 續予原方,直至孕12周。
按: 本案患者因先天腎氣不足, 腎虛不能溫煦脾陽, 火不暖土, 脾虛則運化失司, 水濕內停, 聚而生痰, 痰濕瘀阻, 故見形體肥胖; 沖任功能失調,血海不按時滿溢, 故見月經后期; 肥胖者痰濕內盛,阻滯氣機, 脂膜壅塞于胞而致不孕。針灸治療,一是溫腎育精,如氣海,關元、腎俞、太溪、次髎、三陰交;二是健脾運濕,如中脘,天樞,帶脈;全方共奏溫腎育精, 健脾運濕,固沖安胎之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