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閑。
——唐·孟浩然《萬山潭作》
垂釣于磐石之上,心境如水般清澈寧靜。四周的水波悠悠,仿佛洗凈了塵世的喧囂,心靈也隨之悠然自得。
02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
——清·納蘭性德《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
人影淡淡,水色蒙蒙,短笛聲聲,隨風飄散入蘆花深處。那悠揚的旋律,帶著一絲淡淡的哀愁,卻又不失溫柔與雅致。
03
此時無一盞,虛度小春時。
——明·朱有燉《和白香山何處難忘酒》
在這個時刻,如果沒有一盞燈、一杯茶、一本書的相伴,似乎就白白浪費了這段溫暖而美好的初冬時光。清淺流年,一定要不要辜負這美好的時光啊。
04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
—— 宋·林逋《宿洞霄宮》
夜深人靜,雨打芭蕉,聲聲入耳。那清脆的聲響,聲聲都似是在訴說著離人的心事,讓人不禁心生憐憫。
05
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唐·魚玄機《賦得江邊柳》
岸邊柳樹的倒影鋪灑在水面,隨波搖晃,飄揚的落花落在垂釣人的頭上。秋天中柳樹的翠色,應該是衰老的顏色,也可以美,但它是一種蒼老的美,草木枯黃的秋天,也是另一種風情。
06
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宋·潘大臨《江間作四首·其三》
最羨慕那漁竿客,歸舟上,雨打船篷,自有一番逍遙與自在。那漁歌互答,仿佛訴說著生活的詩意與遠方。
07
秋凈日暉暉,間行風滿衣。尋僧雖不遇,折得菊花歸。
——宋·翁卷《尋僧》
秋日的陽光溫暖而明媚,我漫步在鄉間小道上,微風吹拂著衣襟。雖然尋僧未遇,但折得一枝菊花,心中也充滿了歡喜與滿足。
08
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宋·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西窗之下,翠竹輕搖,仿佛是故人來訪。那熟悉的身影,在夢中無數次出現,如今卻只能在心中默默思念。
09
綠云冉冉鎖清灣,香徹東西岸。
——元·盍西村《小桃紅·客船晚煙》
綠云冉冉,鎖住了清灣的美景,香氣四溢,彌漫在東西兩岸。那如詩如畫的景致,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10
一澗水流出,幾房僧共聞。
——宋·翁卷《寶冠寺》
一澗清流,潺潺而出,幾房僧侶,共聞水聲。那寧靜的氛圍,仿佛能洗凈心靈的塵埃,讓人心生向往。
11
淡月香風秋千下,倚闌干人比梨花。
——元·查德卿《普天樂 別情》
淡月之下,香風拂過秋千,倚著闌干的人,比那梨花還要嬌艷。那一刻的溫柔與美好,仿佛定格成了永恒。
12
晚來漁唱起,處處藕花新。
——宋·翁卷《同徐道暉趙紫芝泛湖》
晚風輕拂,漁唱四起,處處藕花盛開,如詩如畫。那漁舟唱晚的景致,讓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寧靜與美好。
13
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
——明·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燈火紙窗下,修竹搖曳生姿,讀書聲聲聲入耳。那靜謐的夜晚,仿佛連時間都靜止了,只留下那份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
14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唐·德誠《船子和尚偈》
夜靜如水,魚兒不食,滿船空載,只有月明相伴而歸。那孤寂的夜晚,卻也有一份別樣的寧靜與美好。
15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硯梨花雨。
——宋·周晉《點絳唇·訪牟存叟南漪釣隱》
我輕輕劃動著小舟,緩緩離去。心中醞釀的詩句尚未成形,硯臺上卻已落滿了如梨花般潔白的雨珠,仿佛是大自然為我送來了靈感的細雨。
16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唐·儲光羲《釣魚灣》
潭水清澈,仿佛能見底,荷葉搖曳,魚兒四散。那寧靜而美好的畫面,讓人心生歡喜與滿足。
17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 宋·鄭思肖《送友人歸》
花落時,我們舉杯共飲,月光下,千里之外的心意相通。這杯酒,是對過往的懷念,也是對未來美好的期許。
18
十年舊約江南夢,獨聽寒山半夜鐘。
——清·王士禎《夜雨題寒山寺寄西樵、禮吉》
十年舊約,江南一夢,獨聽寒山半夜鐘。那遙遠的鐘聲,仿佛穿越時空而來,訴說著過往的恩怨與情仇。
19
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宋·蘇軾《如夢令·有寄》
歸去吧,歸去吧,江上一犁春雨。那寧靜的田園生活,是心靈的撫慰與滋養,是所有處在官場的人趨之若鶩的地方啊。
20
清溝冷冷流細水,好風習習吹衣輕。
——宋·陸游《雨霽出游書事》
清澈的溪流靜靜地流淌著細水,發出潺潺的悅耳之聲;柔和的微風輕輕地拂過,讓衣裳隨風輕擺,帶來一絲絲涼爽與愜意,能洗凈心靈的塵埃與疲憊。
21
長江人釣月,曠野火燒風。
——唐·賈島《寄朱錫珪》
長江之上,有人垂釣于月影之中;曠野之中,火燒風起,氣勢磅礴。那壯麗的畫面,讓人心生敬畏與向往。
22
心將流水同清凈,身與浮云無是非。
——唐·岑參 《太白胡僧歌》
我的內心如同清澈的流水一般,追求著寧靜與純凈;而我的身外之物,則如同漂浮的云朵,不卷入世間的紛擾與是非之中。
23
一樹桃花,向人獨笑;頹垣短短,曲水灣灣。
——清·張惠言《風流子·出關見桃花》
一株桃花在春風中獨自綻放,向過往的人們展露著它獨有的笑顏;旁邊,一段殘破的矮墻靜靜佇立,不遠處,一曲溪流蜿蜒流淌,勾勒出一幅靜謐而富有詩意的畫面,生活真的很美好。
24
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
——宋·周密《高陽臺》
最讓人牽動情感的是,即便將梅花一枝枝折盡,也難以將心中的那份相思之情,完全寄托出去。最是遺憾莫過于相思難寄。
25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
——宋·陸游《鵲橋仙·一竿風月》
手持釣竿,沐浴在清風明月之中,身披一襲蓑衣,穿行于細雨朦朧之間,我的家,便安然坐落在釣魚臺的西邊,靜享這份超脫塵世的寧靜與自在。
26
微雨洗山月,白云生客衣。
——清·施閏章《雨宿壇院》
細雨綿綿,溫柔地拂過山巔,為山間的明月披上一層清新的光澤;白云悠然自得,仿佛輕輕觸碰著旅人的衣裳,帶來一絲絲涼爽與愜意。
27
滿地澆流鴨頂緑,高山洗出佛頭青。
——明·吳承恩《西游記》
滿地澆流的綠水,高山洗出的佛頭青。那如詩如畫的景致,這儼然是大自然賦予的靈感與饋贈,讓人心生向往與追求。
28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獨釣南溪雪。
——宋·洪適《漁家傲引·子月水寒風又烈》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獨釣南溪雪。那醉人的月色與潔白的雪花相互交融,日子雖窮困,但團聚自有其天倫之樂,不管人世間疾苦。
29
我有江南鐵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徹玉城霞。
——清·張惠言《水調歌頭》
我想擁有一支鐵質笛子,在繁花似錦的江南,靠著一樹芳香彌漫、潔白如雪的梅花,吹奏頌春贊春的笛曲,一直吹到天上仙都的彩云深處,讓人間春色與天上仙境溝通交融,就一個美字。
30
路逐山光何處盡,春隨草色向南深。
——唐·劉長卿《送宇文遷明府赴洪州張觀察追攝豐城令》
沿著山路前行,不知道那明亮的山景在何處終結;而春天的氣息,卻隨著一路的草色,越來越濃郁地向南方延伸。愿生活也好,生命也好,越來越蓬勃有力。
31
不種閑花,池亭畔、幾竿修竹。
——明·陸容《滿江紅·詠竹》
不種閑花,只種修竹。那挺拔的竹子與寧靜的庭院相映成趣,這是無形中給種花竹人賦予其超凡脫俗的氣質,然后說此足夠蕩滌俗心。
32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宋·翁卷《野望》
閑來上山,看野水潺潺,忽于水底,瞥見青山倒映。那一刻,仿佛時間靜止,心靈得到了片刻的寧靜與釋放。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聯系我立即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