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醫 行 業 的 良 心 和 大 腦
■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3版
中醫藥在基層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基層中醫藥服務是中醫藥發展的根基,是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的基礎保障。
近年來,基層群眾對中醫藥服務需求攀升,全國各地在完善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等方面“實招”頻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家門口“方便看中醫、看上好中醫”的需求。
然而,基層中醫藥服務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諸如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不夠、綜合救治能力不足、人才隊伍短缺、管理水平和效能相對薄弱等問題,迫切需要積極推進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打通中醫藥服務最后一公里”,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讓中醫藥在基層醫療衛生的廣闊天地大展身手。
對此,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基層中醫藥服務工作,提出“中醫基層化,基層中醫化”的發展戰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相關部門先后制定印發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劃》《關于加快推進縣級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就進一步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作出部署,為基層中醫藥服務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當前,在政策的支持和引領下,“中醫基層化,基層中醫化”的藍圖正在徐徐展開。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23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全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數92531個,其中提供中醫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占同類機構的99.6%,社區衛生服務站占94.2%,鄉鎮衛生院占99.6%,村衛生室占82.9%。
隨著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日趨完善,以及中醫藥優質資源下沉,集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于一體的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已基本建成,中醫藥發展成果逐步惠及到了基層百姓。
事實證明,中醫藥的發展根基在基層,重點也在基層。如何更好更快地實現“中醫基層化,基層中醫化”,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持續推進基層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筆者認為,中醫藥應該積極走向基層,始終以百姓需求為先,聚焦打通中醫藥服務“最后一公里”,在鞏固成果、擴大基層中醫藥服務覆蓋面的基礎上,“揚優、強弱、補短、固基”,打造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的“升級版”,讓“中醫特色”成為基層醫療的一張金名片。
一方面,要注重發揮縣級中醫醫院的龍頭帶動作用,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條件,鼓勵社會力量在基層辦中醫,進一步完善現有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使基層中醫藥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并做好中醫醫院牽頭的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引導醫共體向以健康為中心的服務方式轉變,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和帶動作用,開展基層巡診、中醫治未病、中醫康復和家庭簽約服務等專項行動,推動基層中醫藥工作實現新發展。
另一方面,要從多渠道拓展基層中醫藥人才有效供給、暢通基層中醫藥人才使用途徑、改善基層中醫藥人員發展環境等方面入手,強化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吸引中醫藥人才到基層工作,為中醫藥振興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同時,還要繼續大力推廣中醫適宜技術,更好地滿足城鄉百姓多元化的治療選擇,并加快基層中醫醫療服務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等方式,廣泛推動中醫藥健康知識普及,提升城鄉居民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持續支持和基層中醫藥醫療機構的共同努力下,基層中醫藥服務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為實現“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貢獻中醫藥力量。
I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中國中醫藥報3版 ”,作者/李治鋼,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編輯|蒲公英 視覺|花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