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內3次爆冷輸球,請允許我心疼張本智和1秒鐘。
不久前結束的WTT新加坡大滿貫男單32強賽,中國選手薛飛以3比1擊敗日本種子選手張本智和。而這場比賽前,張本智和的世界排名高居第三位,薛飛卻只有53。
中國選手獲得勝利當然值得高興,但張本智和這位日本乒乓球的王牌人物,也太容易爆冷了吧?
而半個月前的WTT常規挑戰賽馬斯喀特站,男單決賽中,作為奪冠大熱門的張本智和,同樣爆冷輸給國乒小將,年僅19歲的陳垣宇。當時張本智和排名世界第三,陳垣宇只有54位。
今年1月份的全日本錦標賽男單半決賽,張本智和還輸給了17歲的日本小將松島輝空。2025年才過去2個月,張本智和就遭遇了3次失利,每一次還都是超級大冷門。
2021年休斯頓世乒賽,男單二號種子張本智和爆冷不敵波蘭選手雅各布,慘遭一輪游。這位波蘭小將當時的世界排名才66位,是這屆正賽中排名最靠后的選手。
還有2021年東京奧運會,張本智和在自己家門口的主場,16強賽中輸給斯諾維尼亞選手約奇克。當時張本智和也是排名世界第三,約奇克則是第28位。
中國球迷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去年巴黎奧運會男單決賽,張本智和在2比0領先樊振東的情況下,被小胖連贏四局,讓二追四逆轉奪走金牌!
這樣一位總是莫名其妙翻車的選手,為何會擁有如此高的世界排名?為何又被譽為國乒隊最大的對手呢?其實說來也簡單,張本智和就是一位“刷題型”的運動員。
在日本出道之初,他就被當成潛力新人來培養,日常訓練中也經常把我們國乒的那些著名選手當成假想敵,總是會針對國乒主力選手的技術特點去進行訓練。日本教練的想法也很純粹,既然中國隊是乒乓球世界第一,那只要能打敗第一,我就是王者了。可日本教練忽略了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如果打不過第一,并不代表你就是第二了。
張本智和的所有技術特點都是針對國乒來培養的,結果遇到一些其他國家的選手,或者國乒隊不那么出名的選手,往往就會翻車。因為這種選手,張本智和在題庫中沒刷到過啊!
奧運會輸給樊振東也是一樣的道理,張本智和雖然可以靠刷題拿下前兩局,可把樊振東逼急了,人家不按套路打球,張本智和就抓瞎了。一旦脫離了固定戰術,回歸到最純粹的力量、耐力、意志力,以及乒乓球的基本功上,那樊振東是完全碾壓張本智和的。
希望張本智和能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想要打敗第一,你首先要做的是贏下其他人,才有資格站在第一名面前。自己的根基都沒打好,還整天想著一步登天,你不爆冷誰爆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