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記智庫雨林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因為4.6%的增速,讓很多人一度認為西安名次還將下滑。
沒想到“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布后,西安“被低估”的第三產業被修正,2023年增量位列全國第五。可以看出,國家層面的普查為西安“正名”——超旺的人氣,也體現在GDP增長上。
西安,有多大希望挺進全國前20強?經濟發展“最大短板”在哪里?
修正:被低估的西安
“萬億之城”已是國內經濟主陣地:27座城市GDP,占比全國超過40%。
人口和產業,向優勢地區聚集是趨勢也是規律。同時,經濟大城往往是一個地區中心,直接決定片區的發展。城市間的“明爭暗斗”,既是對人口和優勢產業的爭奪,也是對未來發展話語權的搶奪。
我們需要有個理性認知:自1980年代以來,西安GDP最高位次也就是第二十位。進入前20,就是現代西安的全新突破。
2024年西安守住了21位◎制圖/城記智庫
2024年西安4.6%增幅,低于全國平均增速,很多人判斷西安名次還將下滑。
沒想到,“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出來之后,2023年GDP調增達到745億,僅次于滬京杭蘇位列全國第五。得益于此,西安2024年GDP達到13317億,位列第21位。增幅的核心,來自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具有服務性和廣泛性特點,包括交通運輸、信息軟件技術、金融、房地產業,商貿服務、科研文體衛等,并可形成龐大的高密度就業。
“五普”西安增量位列全國第五◎制圖/城記智庫
因為“五普”的調增,顯示西安經濟長期以來可能“被低估”,也體現出古都優勢產業:
比如技術合同成交數量,2023年以6.4萬項排名全國第二,金額達3900億位列全國第三。比如文旅,西安已是全國最熱門的城市之一,2023年旅游收入3350億,相比2017年已實現“倍增”。
這次的“五普”,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經濟結構的一次調整。那么,有哪些城市格局在發生變化?
分析:城市格局再變
為更清晰地掌握“家底”,國家會定期做全國普查 。
正如同“第七次人口普查”一樣,它揭示了當下城市新格局和變化,西安人也明晰自身的巨變。 經濟普查,是每五年 (逢3、逢8年份) 進行的“經濟體檢”。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已先后開展過四次。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有兩大新變化:一是首次增加數字和平臺經濟等調查內容,以客觀反映我國經濟結構變化;二是實施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服務核算方法改革,由成本法調整為租金法。
上海是我國首個5萬億體量的城市◎來源/城記影像
調增最多的,多是科研發達和人口眾多的城市。上海和北京最多,合計占到全國增量超20%。
杭州,確立“硅谷天堂、高科技的天堂”目標,2023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營收1.87萬億,全國第一。蘇州是國內工業體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強的城市之一,各項指標位于全國前列。
根據2023年終核排名,城市格局隱變:福州、西安、東莞和常州分別超過佛山、泉州、南通和煙臺,升至全國第17、21、23、25位。
西安第三產業排名全國第15位◎制圖/城記智庫
數據顯示,2024年西安第三產業接近“萬億”,總量位列全國第15位,68.6%的占比在北方位居第二(僅次于北京的85.3%)。
國務院批復中,西安城市性質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城市功能中的“西部科技創新中心、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和國際旅游目的地”,是極為長期且穩定的“活水之源”。
基于這個基礎和數字,西安經濟若要實現跨越式發展,“最大的短板”更為清晰。
現實:工業的滯后
這次“五普”,可以說國家層面為西安經濟“正名”。
因為,這相當于回答了“西安超旺的人氣,為何無法轉換成GDP”的疑問。此前,大家統一的認知是文旅讓城市“不窮”。可以說,西安發達的科教文體衛還有巨大的發展增量空間。
因為,西安近些年還將迎來“雙中心”和秦創原建設、超級機場和高鐵投用以及國際旅游目的地推進。
關鍵問題又繞了回來,那就是:工業工業工業!
第二產業是西安的“命門”◎制圖/城記智庫
數據顯示,2024年西安二產增加值僅3874億,在“萬億之城”墊底!工業不強,可見一斑。可以說,這也是西安GDP落后長沙、鄭州和合肥的關鍵,也是被泉州、東莞和南通追趕的原因。
對比主要城市的二產增幅,西安有長足進步但狀態并不穩定。
不同城市發展模式不同,被確定為“國家先進制造業基地”的蘇州、無錫、常州、佛山和東莞等城市,二產占比基本都超過40%。泉州、南通和唐山,比例甚至超過了50%。
西安二產增速起伏不定◎制圖/城記智庫
相比之下,綜合型大城三產占比皆60%以上。這其中,“萬億之城”中北方前三為北京、西安和天津,南方前三為上海、廣州、杭州。
西安經濟總量若想“追趕超越”,工業必須強大!這,就是“工業一業定乾坤”——也就是說,西安工業增加值若能超過5000億“榮枯線”,并向6000億沖刺,西安經濟將再有一次“質的飛躍”。
同樣有一個很現實的情況,2023年關中五市的第二產業增加值大致為7800億,僅相當于寧波一城。
從經驗來看,尤其以中西部為代表的發展中地區,“逆襲”最好方式就是發揮對比優勢,集中精力辦大事。是強化西安“龍頭”爭取機會,還是“雨露均沾”發展,因為這事關千萬人的福祉!
-2025年西安觀察系列-
-城市全新定位-
-西安生態環境-
《》
《》
-城市文旅解讀-
《》
《》
-西安交通分析-
《》
《》
《
文=城記智庫雨林
?版權聲明:相關制圖詳見備注說明
若有轉載請獲取授權
點擊關鍵詞 看看我們做過什么
城市研究
/ /
/ /
//
////
/// // /
交通解讀
空間發現
/
// /
生活方式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