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又有蘇農商行、齊魯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四家銀行陸續公布2024年業績快報。加上春節前公布業績快報的銀行,截至目前,已有包括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在內的13家上市銀行公布了2024年業績快報。
13家銀行中,多數銀行營收實現了正增長,但招商銀行、鄭州銀行、浦發銀行3家銀行出現下跌;12家銀行歸母凈利潤實現正增長,4家銀行實現雙位數增長,僅廈門銀行微降。此外,13家銀行資產規模均實現穩步增長,12家銀行(鄭州銀行未披露)的不良貸款率均較上年末持平或下降。
5家銀行歸母凈利雙位數增長
營收方面,13家銀行中,10家銀行實現正增長。
具體從營業收入看,報告期內,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四家全國性股份銀行的營收分別為3375.37億元、2136.46億元、2122.26億元和1707.48億元。
江蘇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長沙銀行、鄭州銀行、齊魯銀行、廈門銀行、蘇農商行9家銀行營業則分別為808.15億元、666.32億元、502.71億元、383.81億元、259.36億元、128.61億元、124.96億元、57.61億元和41.67億元。
就營收變動看,其中,南京銀行一馬當先,以11.32%的營收增速成為唯一實現營收兩位數增長的銀行。杭州銀行和江蘇銀行也表現突出,增速分別達9.61%和8.78%。
另外,中信銀行、廈門銀行和興業銀行的營收增速則由負轉正,同比分別增長3.76%、2.82%、0.66%。招商銀行、浦發銀行、鄭州銀行營收降幅雖有所收窄,但仍呈負增長態勢,同比分別減少0.47%、1.55%、5.9%。
從歸母凈利潤來看,除廈門銀行同比微降2.62%外,其余銀行均實現增長。其中,與營收呈現負增長不同的是,浦發銀行凈利增速以23.31%的增速領跑。杭州銀行和齊魯銀行分別以18.07%和17.77%的增速緊跟其后,江蘇銀行和蘇農商行的凈利增速也超過10%。
招商銀行的歸母凈利潤達1483.91億元,是13家銀行中唯一一個凈利潤超千億元的銀行,同比增長1.22%,在龐大的業務體量基礎上保持穩定增長。
在資產規模方面,13家銀行均實現了穩定增長。超過10萬億元的分別為招商銀行12.15萬億元、興業銀行10.51萬億元,超過9萬億元的分別為中信銀行9.53萬億元和浦發銀行9.46億元。
另外,江蘇銀行的資產規模為3.95萬億元、寧波銀行3.13萬億元、南京銀行2.59萬億、杭州銀行2.11萬億元、長沙銀行1.15萬元,齊魯銀行0.69萬億元、鄭州銀行0.68萬億元、廈門銀行0.41萬億元、蘇農商行0.21萬億元。
其中,有6家資產規模增速達到了兩位數,分別為江蘇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長沙銀行和招商銀行,增速分別達到了16.12%、15.25%、14.73%、13.25%、12.45%和10.19%。
資產質量是衡量銀行穩健性的重要指標。上述13家上市銀行中,除了鄭州銀行暫未披露不良貸款率之外,其余12家銀行不良貸款率均較上年末持平或下降。
其中,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江蘇銀行、長沙銀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不良貸款率均較上年末持平,分別為0.95%、1.07%、0.89%、1.15%、0.76%、0.76%;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南京銀行、齊魯銀行、廈門銀行、蘇州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則較上年末進一步改善,降幅在0.01%—0.12%之間。
長三角區域城商行表現亮眼
從上述13家銀行的表現來看,有兩個點值得關注。
一個是區域銀行尤其是長三角區域的城商行表現亮眼。
以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和杭州銀行為例:
2024年,江蘇銀行年末資產總額3.9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12%;實現營收808.15億元,同比增長8.78%;歸母凈利潤318.43億元,同比增長10.76%。
南京銀行年末資產總額2.5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25%;實現營收666.32億元,同比增長11.32%;歸母凈利潤201.77億元,同比增長9.05%。
杭州銀行年末資產總額2.1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73%;實現營收383.81億元,同比增長9.61%;歸母凈利潤為169.83億元,同比增長18.08%。
微觀層面,這得益于各銀行因地制宜的發展策略。從宏觀層面看,背后則是區域經濟強勁復蘇,信貸需求旺盛。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區域之一,2024年GDP整體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GDP合計量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約24.6%,比2023年抬升0.2個百分點,制造業升級、基建投資和消費回暖帶動企業融資需求。
像江蘇,其2024年制造業貸款增速超15%,那么江蘇銀行、南京銀行作為本地主力銀行便直接受益。
此次業績快報,江蘇銀行和南京銀行也披露了信貸投放情況。數據顯示,報告期末,南京銀行各項貸款余額12563.98億元,增幅14.31%;江蘇銀行各項貸款余額20952.03億元,增幅10.67%。此外,杭州銀行的貸款總額9374.99億元,增幅16.16%。
另外,資產質量保持穩健或得到改善,或與去年各銀行加大處置不良資產力度有關。
眾所周知,在經濟波動周期,中小銀行面臨著更大的資產質量壓力,而加速出清存量不良資產成為化解中小銀行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
據證券時報測算,2024年不良貸款轉讓業務的未償本息規模合計達2861.9億元,較2023年增長1273.7億元,同比增幅80.2%;掛牌項目數為1041單,同比增長41.63%。成交結果來看,2024年成交的不良貸款未償本息金額合計為2258億元,同比增加1010.8億元,增幅達81.05%。
據天眼查,監管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一至三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33670億元、33398億元、33769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9%、1.56%、1.56%。
浦發銀行就表示,其不良貸款率下降得益于其堅持風險“控新降舊”并舉,持續加大存量不良資產處置力度。浦發銀行積極運用市場化手段,如資產證券化、債轉股等方式,加快不良資產的處置速度,有效降低了不良貸款率。
在中信銀行去年的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該行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唐淑暉也表示,中信銀行已有針對性地加強管控,強化區域、客群、渠道和產品差異化管理,加強臨期及催清收管理,拓展處置渠道。其中,在去年11月26日一天內,中信銀行就密集發布了11條個人不良貸款轉讓項目公告,涉及未償本息總額合計約6.69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