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返工潮。
我刷到一個點贊150多萬的視頻,內容是夜里吳莊收費站的航拍。
截幾張圖大家感受一下。
看到這樣的場景,我的第一反應是:
震撼!
第二反應是:
心酸……
16萬評論里,每個人都在訴說著各種各樣令人心疼、心酸的故事。
有人說,“第一眼看到哇塞,好壯觀啊,第二眼再看想哭”。
有人說,“看著心里有點難受,我老公今天凌晨兩點半出發了,為了們娘仨奔波去了。”
還有人說,“前天晚上剛送老公出門掙錢,去年也是下雨,今年還是下著小雨,淋著雨,嘴上哼著輕快的歌,其實心里很難受。什么時候才能結束異地的生活,結束一個人帶孩子的日子……”
“小學一走就是一天,初中一走就是一周,高中一走就是一個月,大學一走就是半年,打工一走就是一年,人生一走就是一輩子,到底什么樣的終點,才配得上這一路的顛沛流離。回家前喜悅,回家后無聊,離家的時候不舍,離家后的想念……此刻,車頭是生活,車尾是故鄉。”
最讓人眼淚止不住的,是一個小朋友,在爸爸的車上寫的5個字:
“爸爸不要走~”
都說天底下一切的愛,都比不過父母對孩子的愛。
但是,對于那些出遠門打工、一年回家一次的人來說,他們一輩子,能跟自己孩子相處的時間,細細算起來,可能連5年都沒有。
年輕時,他們出門打工,孩子一兩歲就丟給爺爺奶奶帶;等他們年老了,打工打不動了,回到老家,孩子可能又開始重復他們的路,開始出遠門打工……
我那天還算了一下,我自己作為一個“打二代”,我爸媽在我上初一的時候就從貴州去浙江打工,那年我12歲,我爸38歲、我媽39歲。
我今年33,無妻無家、無兒無女,我爸媽在我這個年紀的時候,我大哥11歲、二哥9歲、我7歲。
一對33歲左右的年輕夫妻,在那個掙錢極其艱難的年代,他們是怎么讓三個孩子都安心生活、上學的,我想都不敢想。
我們讀小學,他們在家務農、打點零工還能維持生計,但我們上初中了,花費更大了,他們實在是沒辦法,只得賣牛賣馬,湊足路費去打工。
從我讀初一到大學畢業,正好十年。
十年間,我和我父母相處的時間,加起來可能連20天都沒有。
有時候他們回家過年,初二就走了;有時候因為覺得路費太貴,直接不回來過年;有時候因為過年期間加班工資高,也沒回來。
以前,作為小孩子的我,是無法理解父母要離開孩子去打工到底有多痛苦,畢竟“兒想娘扁擔長,娘想兒想斷腸”。
直到看到吳莊收費站著震撼一幕,一切的心酸與苦楚就具象化了。
回顧這五六年以來,我爸媽一直叫我結婚,雖然他們催婚沒有像有些父母那樣毫不留情,但他們的擔心、焦慮也并不比別的父母少。
而不懂事的我,只是覺得他們煩——我自己要不要結婚,是我自己的事,你們作為父母的,管那么多干嘛。
那時候,我特別迷戀“父母無恩論”,覺得父母把我生下來、把我養長大,那全都是他們的意愿,我是自由的、是獨立的個體,父母無權干涉我的任何選擇。
但此時此刻,我覺得以前的那些想法,真的是喪良心。
可能有錢人家的父母,他們把孩子養長大,確實是不需要花太多心血,但像我父母這樣,能夠出門打工十年、每天上班十四五個小時、掙的每一分錢都留給我們上學,讓這個赤貧的家里,三個孩子都能讀完大學。
如果這都不是恩情,那什么才是?
他們對我沒有任何要求、沒有任何期待,僅僅是想讓我結個婚而已,我為什么非要為難他們呢?
想要他們改變,接受兒女有獨立人格、結不結婚都隨兒女的想法,實在是太苛刻了,畢竟他們連學都沒上過幾天,怎么可能會有這么開明的思想呢?
我也只是讀了個大學而已,人家胡適都已經讀到博士、成為當時中國社會的風云人物,他媽媽讓他回來跟江冬秀結婚,他都沒有違抗。
人有獨立人格、有自由選擇的權利,胡適難道不懂嗎?
魯迅不喜歡包辦婚姻,崇尚自由戀愛,但為了不讓母親為難,他一輩子雖然沒有跟朱安同房,但也沒有休了朱安。
魯迅這么偉大、知識涵養這么豐富的人,都能為了父母妥協,而我什么名堂都沒有混出來,怎么就非要讓父母難堪呢?
天下的兒女啊,我不知道多少人的情況跟我一樣,但我相信,你們的父母,可能跟我父母是一樣的:一輩子,心血都澆注在了你身上。他們不夠開明,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僅僅是希望你結個婚而已。
一個人救你命一次、在你身上付出幾十上百萬,他求你辦一件事,只要不是極其過分,我相信你都不會拒絕。
怎么到父母這兒就不行了呢?
父母對你的恩情,會比救你一命、為你花幾十百把萬更少?
我不是要勸你們,我只是勸我自己:
父母的認知就那樣了,想要改變他們毫無可能,但他們一輩子,可能真正在乎的,也就是我是否結婚生子這一件事而已,如果連他們最在乎的事我都不放在心上,還談什么別的報恩、孝順呢?
作者|李彎灣
看他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