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快速進步,AI應用的邊界也在不斷拓展,無論是制造業,還是以文旅行業為代表的服務業,全球各行各業都在積極尋找利用AI創造價值、提升效率的新途徑。但如何打破行業壁壘,深入洞察行業痛點,讓AI真正解決問題,成為了AI技術落實到行業應用時首要考慮的問題。
【品橙旅游】這個春節DeepSeek爆火,讓我們不得不思考旅游行業誰能用AI開啟一場變革。
1月16日,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與馬蜂窩聯合發布全國首個省市景區三級AI智能應用生態“AI游貴州”“AI游黔西南”“AI游西江”,為AI智能體在旅游產業中的應用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思路。
AI時代新浪潮
在本次發布會上,馬蜂窩創始人、CEO陳罡表示,2025年將是中國乃至于全球AI爆發性發展的一年。卷大模型的時代已經結束,接下來就會進入卷AI智能體時代,與移動互聯網時代相比,AI時代的產業迭代速度會更快。他預測,AI的應用對行業的改造,不是從單一一個點,它會從用戶的靈感、決策、預訂、出行到行中以及后面的分享、口碑、評價等一系列進行變化,貫穿整個用戶消費的全流程。移動互聯網讓中國的旅游消費從跟團游變成了自由行,在AI時代會把自由行變成超級自由行。
他說:“在AI時代會出現數量更多的旅行社,只不過這些旅行社會和上一代的旅行社完全不同,它的規模會更小,它的專業度會更強,它的服務品質會更高,它對于玩法的挖掘會更豐富,這樣才能滿足客戶日趨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
從需求到供給,AI真的會把旅游業“重新再做一次”嗎?
答案是肯定的。陳罡指出:“服務行業的趨勢其實就是個性化,對于旅游賽道我相信誰能實現個性化的規模化,就會變成賽道新一代的引領者。而AI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工具。”
現在,在“AI游貴州”小程序上,游客可以通過提問獲取個性化的行程規劃。出發前,游客可以通過智能交互問答快速梳理海量信息,根據個人偏好定制專屬行程,提供決策參考;旅游中,游客能實時獲取周邊詳盡資訊、應對突發狀況,確保旅途順暢無憂;同時,多語言翻譯功能將為到訪貴州的外國游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旅游服務。
“在AI時代,對于旅游全產業鏈來講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線下的流量價值會被發掘。有很多在地的景區與博物館,過去的盈利機會主要是依托門票和觀光車票,而未來‘流量就是銷量,線下的人氣就是財氣’,在AI這個時代如何找到新的場景把它開發出來,把它應用出來,這個才是產業、行業和企業的未來。”陳罡說。
如何用AI智能體解決痛點?
從2024年開始,馬蜂窩深入與貴州省文旅廳及各地方文旅局探討解決方案時發現,地方政府對于“只見景區,不見目的地”十分苦惱。
比如,一提起安順,一般游客就會想到黃果樹瀑布,其實,安順不僅有黃果樹瀑布,還有龍宮、屯堡,遍地的美味小吃,以及發展不錯的民宿的業態,這些高品質的服務和體驗卻未能很好地觸達精準客戶。在AI時代,獲取信息方式的改變,則讓這些品質體驗得以通過個性化推薦來到對其感興趣的目標客群面前。
從傳統的信息搜索模式向智能問答模式的轉變,使得旅行中的攻略、交通、景點、用餐等各種分散信息通過AI智能體高度整合,極大提高了貴州旅游服務的效率,也會帶來未來的交易產品的形態、服務形態的變化。
作為一個每年要接待幾百萬的游客的景區,西江千戶苗寨每年的景區門票收益大概在兩億元左右,但是整個西江苗寨全年帶動周邊營收實際高達50億元左右,這中間的48億跟景區的運營方和政府基本上沒有什么關系,主要是小商戶的營收。“大水漫灌”式的管理很難形成對于商戶與游客的資源盤活。
這是很多景區遇到的問題:商戶只負責掙錢,對于服務品質并不承擔責任,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并且游客所謂“二消”都是通過各家平臺預定,并不能為景區帶來收益。所以景區運營方會感覺吃了啞巴虧:“我投了大量基建和營銷,游客烏泱烏泱地來,錢沒有掙到,但遇到問題投訴的都是我們。” 某景區管理者說。
而AI智能體應用的引入,可以幫景區盤活在地的流量,并進行供需的個性化的管理,包括景區內部的導游的講解和陪游功能,以及邀請省內外的游客朋友走進苗寨人家,與苗族同胞們一起慶佳節、享美味的“萬家迎萬客”項目,也會對品質商戶進行推薦,幫他們引流,實現了對于商戶、游客、當地居民的智能管理。
據悉,馬蜂窩接下來會與景區共建“在地指路人”體系,使得在地的旅游服務商的角色變成當地游樂專家,給游客提供更在地的信息服務和導游導覽服務。
馬蜂窩目的地研究院院長孫云蕾強調:“AI的應用會幫助景區構建一種全新的交易生態,這個是在地的景區更看重的,利用AI智能體將決策入口掌握在景區手里,通過智能體接入各種應用場景、小程序,如與‘一碼游貴州’‘支支串飛’‘小車小團’等各種服務對接,全方位服務用戶,打通并盤活線下流量。”
貴州有“譜”,馬蜂窩有“數”
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日前發布的《貴州省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了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及產業應用,全力搶占智算、行業大模型培育、數據訓練三個制高點,培育壯大人工智能新質生產力。“AI 游貴州”智能體的發布,正是貴州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要實踐成果。
而作為“最懂目的地的旅游第一內容平臺”的馬蜂窩如何能在AI時代再次成為貴州的“靠譜”伙伴呢?
孫云蕾總結到,“做目的地AI,首先需要有系統性的、完善的目的地知識圖譜,而這恰是馬蜂窩的強項之一,我們既懂目的地又懂用戶需求,所以原先的內容能力和目的地的資源就都用上了。”
其次,原先在在線旅游時代不被重視的POI(Point Of Interest,興趣點,在旅游業稱為地理位置標識)在AI的智能體系里變得非常重要,僅一個景區里面POI就可能多達數百個。而在過去十幾年間,馬蜂窩掌握的POI超過數千萬,成為了AI時代的重要寶藏。
此外,馬蜂窩在AI的構建過程中,構建了一套文旅的知識圖譜,幫助目的地、景區系統化的盤點數據,并且做到實時更新、持續采集信息。而對于西江千戶苗寨一些非常深入的文化信息,外網是完全沒有的,甚至有些信息僅存留在一些專家的腦子里,這些信息需要實地去采集,才能夠讓AI告別“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既然智能體這么強悍,是否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搭建、需要更多的經費?并不是這樣的,據孫云蕾介紹,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來去使用它,甚至比開發一個小程序還便宜。
“跟景區之間的合作的規劃和分階段實施的工期,第一階段差不多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幫景區完成官方智能體的構建,上線去使用。”孫云蕾說。
據悉,現在西江千戶苗寨智能體作為景區標桿,在后續的發展里面會持續不斷迭代,把線上的流量和線下的場景和應用完全融合起來,在AI智能體里面給用戶包括給景區的運營方提供全新的運營平臺。可見,馬蜂窩并不糾結于如何開發大模型,而是專注于深耕行業應用。
這倒是與“中國AI教父”李彥宏不謀而合。在百度世界2024大會上,百度CEO李彥宏以“應用來了”為主題,提出了兩個重要的AI應用方向:智能體和產業應用。展望未來,李彥宏認為AI應用的時代已經到來。“在AI時代,應用創造世界。”
AI將為旅游業帶來無限可能,無疑,貴州與馬蜂窩已經跑在了最前面。(品橙旅游Lis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