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曾經在智駕上有所落后的比亞迪必須依靠海量車型迅速獲取數據,包括秦L(參數丨圖片)、宋Plus、以及海鷗在內的,能做到單月銷量超5萬的車型,必須睜開「天神之眼」,才能幫助原本在智駕領域落后的比亞迪更快的獲得海量數據。而「全民智駕,加配不加價」,不過是占據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三分之一銷量的比亞迪引發的,又一場價格戰而已。
文丨智駕網 零醬??
編輯丨浪浪山與明知山
10萬元的車型配激光雷達,7萬元的車型標配高階智駕。2024年想都不敢想的事,只是經過了一個蛇年春節就毫無征兆地落地了。
高端車型的智駕一夜之間正在變成白菜價,一場「全民智駕」運動正在中國汽車行業蓄勢待發,廣汽、吉利、零跑都已準備接力,以智駕標配之名挑起新一輪價格戰。
01.
全民智駕
余承東今天朋友圈發文稱:
「智能駕駛,湊合能用與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這之后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也發了一條微博:智能駕駛不是一場秀。
盡管有人笑言這是余承東、魏建軍對于王傳福和比亞迪「全民智駕」的變相回應,但這個問題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也是現實的——
7萬元車型配備的高階智駕你敢用嗎?不帶激光雷達的城市NOA靠譜嗎?全民智駕的這個口號靠譜嗎?
這真要感謝中國智駕產業鏈上的眾多新創公司,一方面以速騰聚創、禾賽科技為代表的激光雷達公司將主激光雷達的價格正降到千元級別,一方面眾多智駕方案提供商借助端到端將視覺智駕的上限提高到了媲美雷視融合方案的級別,6.98萬元的海海歐智駕版搭載的是卓馭的慣導三目10V視覺系統成本也在5000元以下。
與DeepSeeK打破了算力神話一樣,中國的智駕供應商也打破了算力神話和成本神話。
盡管王傳福宣稱天眼智駕是比亞迪全棧自研,但他在發布上對于中國的智駕產業鏈也給予了足夠的尊重,他說:
「過 去幾年里,我們推動智駕普及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難,產業鏈從未承受過如此巨大的需求,我們聯合了產業鏈數百家的優質供應商。在這里我要中心地感謝與我們并肩作戰的供應商。」
在中國汽車市場全面新能源化成為共識之后,全民智駕有望在2025年也變為現實。
而比亞迪的貢獻在于,以其中國市場銷量第一的體量通過標配高階智駕使之成為智駕當之無愧的普及者。
02.
《都選C》
比亞迪的發布會還在年里,在廣東還在發利是的日子里,王傳福給汽車行業包了個大「大紅包」:一場增配不加價的價格戰。
略有遺憾的是,在自家發布會的前一天, 長安提前挑起「中國智駕合伙人」的大旗,還沒來得及為自家站臺的王董先在重慶賽博傳福。
好在,回到主場、喊出10萬級以上車型全系標配「天神之眼」 的王傳福用一貫的姿勢給包括主機廠和智駕供應商一記重拳。
被「榮耀版」、「冠軍版」、第五代DM-i血洗好幾遍的汽車行業對比亞迪的開年大招似乎已經習慣。
但2025年的第一場「血」,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早,也更大。
作為今年甚至幾年來最重要的一場發布會,勤勞的迪王在春節開工后即開始預熱,催得自家股票在港股五個交易日內上漲21%,A股三個交易日內上漲超15%,比亞迪股票創下2020年底以來最佳一周的表現。
不僅如此,還連帶著宇瞳光學、伯特利、聯創電子、德賽西威等供應商也跟著漲停,包括地平線科技、黑芝麻智能、知行科技等智能駕駛相關概念股也憑借是也非也的小道消息蹭到了東風。
即便大家早就知道,「天神之眼」是本場發布會的主角。
對于比亞迪和市場來說,這套可以實現高快領航、城市記憶領航等在內的高階智駕方案并不陌生。
「天神之眼」早在2023年7月就已發布,隨后在2024年年初上市的騰勢N7上首發搭載。
時至2024年年底,比亞迪內部的新款或改款車型開始陸續使用「天神之眼」系統,其中比亞迪仰望,改款的「漢」系列率先試水;隨后海豹新款系列中檔車型也開始陸續搭載「天神之眼」系統,而2024年及2025年新版騰勢品牌幾乎全系列車型都采用了「天神之眼」智駕系統,包括騰勢N7,Z9系列。
但月銷一萬冒頭的騰勢對于誓言加速智駕布局的比亞迪來說,數量遠遠不夠。
「目前,智駕普及的最大阻礙是高昂的價格,大部分消費者沒有機會接觸智駕。比亞迪將通過全民智駕戰略,加速智駕普及,實現高階智駕全覆蓋。」
王傳福表示,2025年將成為全民智駕元年,未來2—3年高階智駕必不可少,沒有高階智駕的車將成為少數派。
為了做到普及,比亞迪將原本的「天神之眼」方案細化,分為ABC三個級別,其功能和價格由高到低,并賦以不同顏色,后續搭載相應功能的車型,也將以尾標形式區分。
天神之眼 A(三激光雷達 DiPilot 600),或采用英偉達雙Orin-X和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主要搭載在仰望品牌,配金色天神之眼尾標。
天神之眼 B(雙激光雷達 DiPilot 300),或采用英偉達單Orin-X和禾賽的激光雷達,主要搭載騰勢品牌及王朝海洋期間車型,配紅色天神之眼尾標。
至于方案C,我們展開說說。
C方案(Dipilot 100)算力要求最低,標識顏色為藍色,能實現高速、城市快速路上的導航輔助駕駛,同時標配代客泊車、遙控出車、自動泊車功能。
芯片配置上,地平線的J6M將和Orin N同步供應「天神之眼」,后續更不排除在更高階的方案中同步采購地平線芯片。
天神之眼采用純視覺感知路線,硬件配置包括12V5R12U,即12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雷達。
在12個攝像頭中,獨創的前視三目包含了2個120度廣角和一個30度長焦鏡頭,最遠探測距離350米;5個毫米波雷達,前雷達最遠探測距離300米,角雷達120米,并增加垂向探測能力;12個超聲波雷達,感知精度可達到1厘米。
此外,天神之眼系統還實現了5項標配,包括Dlink 100智能座艙、12.8英寸起的中控屏、全液晶儀表、電容方向盤、智駕撥片,一下推出智能功能全家桶,使用邏輯十分清晰。
從硬件配置可以明顯發現,C方案的硬件配置更便宜更簡單,也能更快上車,覆蓋更多車型。
事實上,C方案的落地早已有跡可循。
在2024年初,王傳福在「2024比亞迪夢想日」發布會上就曾向外界釋放出比亞迪將開始重投入智能化賽道的信號。彼時,王傳福稱,未來比亞迪20萬元以上車型提供高階智駕的選裝,30萬元以上車型將實現全面標配。
隨后即有消息顯示,比亞迪在6月成立比亞迪天璇開發部、天狼研發部,其中天璇開發部定位于自研高階智能駕駛方案。而天狼開發部則定位于開發低階智駕方案,同時承接部分供應商業務,包括地平線供應全棧方案的海豹項目。
10月,比亞迪傳出天璇開發部、天狼研發部整合,并成立了主攻端到端技術落地的前瞻部門的消息。據悉,天狼研發部將吸收整合絕大多數天璇團隊研發人員,對外統稱為一個自研團隊,研發人員達到千人規模,當時的核心重點是低階平臺的高階智駕量產落地。
而為了實現盡快交付,有媒體報道,比亞迪的部分自駕研發人員的春節是在工作中度過的。
不過,從ABC三套方案而言,從去年已經公布的消息來看,2024年發布的方程豹8采用了華為的乾坤智駕,騰勢N7、D9、Z9采用了Momenta的方案、而此次平地驚雷的天神之眼C,獨創的前視三目12V5R12U則來自于比亞迪投資的卓馭(原大疆車載)的慣導三目10V視覺系統。
也就是說比亞迪的智駕方案供應商主要有三家:華為、Momenta和卓馭,A、B方案是否全棧自研還是延續了華為和Momenta則存在一定變數。不過,在全系車型標配高階智駕,對需要整合多家供應商,對于比亞迪而言也是一項繁重的任務。
而以比亞迪的體量來看,2025年的智駕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必將因此而變。
不過這種變化遠比不上中國整車市場受到的沖擊,不可回避的是,比亞迪10萬元以上全系智駕標配是在一個新維度打響了又一輪價格戰。
03.
《海鷗海鷗》
發布會現場,比亞迪即刻公布了首批搭載天神之眼C的21款車型售價,作為一貫的價格屠夫,在增加智駕配置后,比亞迪將車型售價拉到與在售款齊平。?
有媒體統計,升級智駕版的21款車型中,除了漢DM-i的入門款進行了3000元的小幅價格上調,海鷗非智駕版主動價格下調了3000~5000元之外,均做到了車款智駕升級之后價格不變。
耿直的比亞迪對得上「全民智駕,加配不加價」的口號。
其中,售價6.98-8.58萬的海鷗智駕版,引發了整場發布會最大的掌聲與歡呼,即便海鷗算最早劇透上線天神之眼的車型。
2024年11月1日,比亞迪海洋網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張卓在舉行的比亞迪海洋三周年暨首屆用戶盛典上對外透露稱,隨著智駕技術不斷成熟,海洋網的目標是希望在海鷗上搭載智駕系統,真正實現科技和智能平權。
彼時沒人能想到,比亞迪僅在百日之后,就把目標實現了,還實現得那么「平權」。
個中原因,王傳福在現場掰開揉碎解釋了一遍:
?基于龐大的車隊規模,比亞迪有中國最大的車云數據庫;
?比亞迪有全球最大的研發工程師團隊,包括超11萬位研發工程師,超5,000位智駕研發工程師,同時還有自建的AI超算中心;
?比亞迪有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智駕普及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產業化問題。
「大」,是最重要的關鍵詞。
研發工程團隊這個自不必說,我們先從產業化談起。
一份流出的券商調研紀要顯示,比亞迪智駕方案主要成本在智駕域控制器和激光雷達上。智駕域控制器上,DiPilot 100的成本大概是3000元,DiPilot 300是5000元,DiPilot 600是8000元左右;激光雷達上,主要供應商是禾賽和速騰,DiPilot 300跟600車型,成本大概在2000元左右,而攝像頭100元一顆。
此外,比亞迪還有「垂直整合」這一降本利器,比亞迪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冬生發布會上隱隱透露了比亞迪在其他傳感器上已經實現自產自銷的能力,成本還能壓得更低。仿佛為了佐證,發布會現場已經展示了已經打上比亞迪的logo的攝像頭。
以此粗略計算,天神之眼C的硬件成本不到5000元、方案B和方案A的成本在9000元以下。
比亞迪相當于變相降價了最高9000元。
這是又一場價格戰,而最低價的海鷗就是最血紅的戰旗,是比亞迪彰顯產業鏈地位的象征。
「龐大的車隊規模」,是比亞迪智駕的另一項「獨有」的優勢。
2024年,比亞迪賣出427萬輛新能源車,占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三分之一。替代上汽成為國內最大汽車集團的比亞迪將2025年的銷售目標定在500萬至600萬輛,智能駕駛無疑將成公司增長新引擎。
民生證券2月3日發布的比亞迪研報顯示,產銷規劃中,比亞迪希望其中60%能夠搭載高速NOA及以上的智駕系統,以此測算,比亞迪今年至少生產300萬至360萬輛智能駕駛汽車。
原本曾經在智駕上有所落后的比亞迪必須依靠海量車型迅速獲取數據,包括秦L、宋Plus、以及海鷗在內的,能做到單月銷量超5萬的車型,必須睜開天神之眼,才能幫助原本在智駕領域落后的比亞迪更快的獲得海量數據。
當然,天神之眼C車型獲取的訓練數據同樣可能存在問題,一是數據重復度高,不能覆蓋冷門的場景;其次數據質量不夠高,一些車型的技術受限,無法傳回高質量的駕駛數據。
但量大管飽不是嗎。
依照上述原因,在七萬級別車型搭載高階智駕方案,并非比亞迪逞強硬上,更應該說是順勢而為。
當然,感受到如此趨勢的也并未比亞迪一家。
在2月9日長安的發布會上,宣布開啟「北斗天樞2.0」計劃的董事長朱華榮表示,將在8月發布的10萬元級別車型配備激光雷達。
一天以后,零跑同樣宣布10-15萬級搭載了激光雷達的零跑B10將在3月開啟預售,支持城區智駕功能。
2月11日,何小鵬宣布,自動駕駛是小鵬汽車的標志性技術,公司始終堅持「科技平權」理念。公司將在2025年年中推出V6全新大版,即準L3級別的高階自動駕駛技術,這標志著小鵬自動駕駛能力將全面超越FSDV13。到2025年底,小鵬計劃推出真正的L3級別自動駕駛軟件,這將要求車輛硬件在芯片算力和存儲方面實現數倍提升。
這大概率將是后續主打高階智駕的主機廠和智駕方案供應商們應對迪王的主要戰術,根據公開數據現實,2024年中國市場城市NOA車型搭載量為100萬臺,滲透率仍不足5%。
其他企業們需要在超過300萬輛智駕比亞迪奔跑上路之前,盡可能提高城區智駕的體驗,同時擴大市場影響、壓縮成本同時被動降價。
留給同行們撓頭事情越來越多,但有一個「好消息」是,比亞迪海量的老車主無法通過升級獲取智駕功能,背刺老車主這件事,終于也發生在了比亞迪身上。
只是,他們可能也并不在意。
2025年,十萬級別擠滿高階智駕是大概率事件,不過,最便宜的還是海鷗。
風暴再次襲來,這一次無人可以置身事外。
【關注智能汽車,關注智駕網視頻號】
關注汽車的智駕時代上智駕網(http://autor.com.cn)
合作or新聞線索提供,聯系郵箱:editor@autor.com.cn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