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榜單后,我們將關注方向拓展至 AI 的另一大熱門落地場景——教育。
此前,白鯨出海聯合非凡產研已經推出了 6 期 AI 圖片 web 榜單,觀察 AI 與視覺相關領域的化學反應。
本月開始,我們將關注方向拓展至 AI 的另一大熱門落地場景——教育。本次榜單,白鯨出海將與非凡產研和點點數據一道,綜合數據和多方信源,對全球 AI 教育類產品(包含 App 和 Web 端)進行洞察和解讀,并長期追蹤 AI 教育的迭代方向。
看榜 tips:
1、AI 教育產品的落地場景相當廣泛,榜單很難做到全覆蓋,所以我們將專注于 K12 和成人(主要是語言學習)領域的 AI 教育產品,暫不涉及兒童啟蒙相關產品。
2、分類標準:本期榜單將教育產品分為 4 類,語言、數學、綜合學科、學習/教學工具。語言類是指,主要學習內容是各種語言,且包含 AI 對話、AI 正音、AI 制定學習計劃等功能的產品。數學類和綜合類是指主要針對學生群體(包括 K12 和大學學習)的解題類產品,普遍具備拍照搜題、AI 改錯或其他 AI 功能,如果該產品僅專注解決數學問題就會將其歸為“數學”分類,如果它還能解決其他學科的問題,則算作綜合。
而除了搜題、語言學習等產品,我們還觀察到市面上也有不少針對學習、教學場景的提效工具,比如閃記卡、AI 批改工具、AI 反作弊工具等,這些產品我們將其歸為學習/教學工具。
全球 App 端:國內產品風頭占盡,語言學習最賺錢
12月全球教育App榜單
我們首先來看全球 AI 教育 App 的榜單,一共有 49 款產品:
MAU Top5 中占據 3 席,國內產品獨占鰲頭
如果依據 MAU 來排序,排名第 1 的是作業幫,MAU 達到 1.7 億,Feynman AI 排名末尾,MAU 只有 13 萬。其中 MAU 排名前五的產品中有 3 個是主做國內的產品,包括作業幫、快對-AI 智能學習助手和大學搜題醬(作業幫大學版),論學習的“內卷”程度,還是國內市場還是比其他市場,要高出好幾個數量級。
但同時也能夠看到的,3 個主做國內的產品和 Top5 其他 2 款產品相比較,流水可以用慘淡形容。(國內產品流水不含國內安卓)
語言類別最多,也最賺錢
當我們按照收入來排序,情況就發生了很大變化,Top 5 的產品都來自海外,其中全球教育 App 收入最高的是 Duolingo,近 30 天流水達到 3256 萬美金,這一營收不僅相比同類產品優勢明顯,甚至也高于《戀與深空》等熱門手游的同期收入水平。剩下的 4 款產品分別是 Babble(語言)、Quizlet(綜合)、Speak(語言)、Photomath(數學),全球收入 Top5 中有 3 款“語言類產品”、“數學”和“綜合”各一款。可以說,語言學習是最賺錢的教育產品落地形式。
移動端Top5營收數量級對比
也許是有利可圖,從分類上看,49 款產品中“語言學習”類別的產品有 24 款,占比最大,達 48.98%,余下的“綜合”有 19 款,占比 38.78%,“數學”、“工具”各 3 款。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 Duolingo 在營收量級上遙遙領先,但如果折算 ARPMAU(月活躍用戶平均收入)跑出的卻是另一些產品。Babbel,是一款提供西班牙語、法語、意大利語教學的語言應用,是美國人學習第二語言的得力助手,其 ARPMAU 達到了近 3 美元,為以上 5 款產品中的最高水平(多鄰國的 ARPMAU 約為 0.42 美元);其余語言產品中 AI 英語口語應用 Speak 和英語口音改善應用也體現出了較好的盈利能力,其 ARPMAU 分別為 2.34 美元和 1.61 美元。
按ARPMAU(藍色,單位:萬美元)計算Top5產品及MAU(橙色,單位:百萬人)
國內產品中收入排名最高的是小猿口算,排在第 9,如果算上未能統計的國內安卓平臺的收入數據,其排名應該會更高。
解題產品領跑,后浪來了?
如果我們以 ChatGPT 上線的 2022 年 Q4 季度為分水嶺,晚于這個時間上線的產品一共有 10 款,占比 20%,其中語言有 4 款、數學 2 款、綜合 2 款,工具 1 款。排名最高的產品是來自作業幫的 Question.AI,其 12 月的 MAU 達到了 312 萬,用戶活躍在印尼、美國、菲律賓和越南等地;綜合解題賽道中,Answer.AI、Nerd AI 在內的“熟面孔”也有上榜;語言類目有兩款面向國內市場的新產品入榜,分別是針對小學生英語學科教學的英語天天練和口語練習產品 TalkAI 練口語。但總體上,這些新產品無論從 MAU 還是收入來看,都無一進入 Top10。
“新產品”定義為2022年Q4之后上線的產品,排名最高的Question.AI位列Top16
全球Web端:集中海外廝殺,年輕產品超半數席位
12月全球教育Web榜單
Web 端本次抓取到了月訪問量在 2 萬以上的 32 款產品,其與移動端榜單的差異可簡單歸納為更大學習/教學工具的占比以及更多的新產品入榜,以下是詳細解讀:
普遍流量下滑,Gauth 領跑出海產品
我們按 12 月訪問量排序,Top5 產品均主要面向海外市場。其中單月訪問量最高的 Q-Chat(8591 萬)和 Quizizz(4624 萬)不僅吸引了大量用戶,而且用戶粘性很強,單人訪問時長均超過 23 分鐘。CheggMate、Gauth、Course Hero 在內的三款綜合解題類產品在單月訪問量排名中緊隨其后,但或許因 12 月正逢圣誕假期,Web 榜單訪問量普遍下滑明顯。
過半為新產品,Web比App更有機會?
細分類別來看,入榜的 32 款產品中有 16 款為學習/教學工具,占比達到一半;綜合類產品 7 款;語言類產品 6 款,數學類產品 3 款,與移動榜單中語言類產品占據主導地位的情況很不一樣。這主要是由于,Web 端讓更復雜的交互、編輯功能成為可能,我們也觀察到更多面向教師的教學工具向的產品進入榜單,如解決教師設計題目/布置作業的痛點的 Quizizz、作為課堂互動演示工具的 Curipod,以及專注在智能出題的 Quizbot.ai 等。
我們同樣以 ChatGPT 上線的 2022 年 Q4 季度為分水嶺,移動榜單中有總計 10 款產品晚于這一時間上線,Web 榜單則達到了 18 款,占比超 50%,最高排名也前進至第六,看起來教育 Web 是比 App 更加“新人友好”的賽道,其中學習/教學工具達 9 款,語言 4 款、綜合 3 款、數學 2 款。
在這批 AI 新生代的產品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全新的產品類型,如 TutorAI 是一個能根據用戶的學習目標、話題,由 AI 自定義課程內容的智能學習平臺;在更加垂直的場景中,則有面向論文寫作的 Cramly.ai(其宣稱自己是唯一能生成篇幅達 10 頁且包含真實引用的 AI 寫作工具)、專注智能出題的 Quizbot.ai 以及做 AI 生成內容檢測的 AICheatCheck。
Web榜單“新產品”達到了8款,占比超50%,最高排名也前進至第六
除了全球的榜單外,本次我們也對中國開發者打造的 AI 教育產品(App)進行了專門統計。
國內團隊做教育App:熱衷語言學習和綜合解題,瞄準K12群體
12月中國教育App榜單
從分類來看,語言和綜合類是國內開發者最熱衷的兩大類別,分別有 18 款和 15 款,數學和工具類別分別只有 2 款和 1 款。而且從這些產品的情況來看,無論是英語還是綜合,絕大部分產品都將 K12 學生作為其最主要的目標用戶,其功能也比較類似。換句話說,集中競爭的特點非常明顯。
雖然如此,但筆者還是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產品。比如這份榜單中 MAU 排名第二的大學搜題醬(作業幫大學版),主要就是面向大學生用戶提供拍照搜題的功能,涵蓋高等數學、大學語文、大學英語、大學物理、力學等學科,更以教材答案、網課答案、高校真題答案為賣點,與專注 K12 階段的解題產品形成一定差異化。
而 MAU 排名第 21 的蜜蜂試卷,是唯一上榜的學習工具,這款 App 主要應用 AI 去筆跡的技術,幫助學生快速整理錯題,方便他們反復溫習,其數據也是相當不錯,12 月的收入有 6.4 萬美金,其也指向了在相對同質化的國內教育 App 賽道,切入細分需求,也有機會實現突圍。
「蜜蜂試卷」應用商店海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