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后小行星要撞地球了?
撞擊概率超過車禍死亡率?
撞擊威力堪比500顆原子彈?
聯合國首次啟動《行星安全協議》?
我們還能躲避嗎?
且聽專業解讀——
最近,國內外許多媒體紛紛報道,最近新發現的一顆編號為 2024 YR4 的小行星,預計有可能在2032年底與地球相撞,概率高達1/45,為此聯合國 首次啟動《行星安全協議》 。消息引發民眾關注,也帶來一大波流量。在各路媒體競相報道中,也流出許多誤導。 例如聯合國啟動《行星安全協議》,撞擊概率超過車禍死亡率,小行星撞擊進入倒計時……這些都是錯誤描述。 那么實際情況到底是什么樣的?我們應當如何應對這次威脅呢?
“殺手”現身觸發警報
2024年12月27日,小行星撞擊臨近警告系統(Asteroid Terrestrial-impact Last Alert System,ATLAS)智利站新發現了一顆阿波羅型小行星,臨時編號 2024 YR4。對光譜和光度時序的初步分析表明,這顆小行星是一顆石質小行星,自轉周期約為 19.5 分鐘。目前尚無法準確測定其直徑。如果假定其反射率在5%~25%,那么直徑可能在40~90米之間。
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VLT)對小行星 2024 YR4 的追蹤 | 圖源:ESO/O. Hainaut et al.
很快,它的初步軌道也被計算出來。12月25日(被發現前2天)它從最接近地球的82.8萬公里處飛過,目前正在遠離。據測算,2032年12月22日,它將有1.8%的概率與地球相撞。這樣的數據觸發了“都靈”3級警報。
“都靈指數”示意圖 | 圖源:Wikipedia
“都靈指數”(Torino scale)是一種對與小行星和彗星等近地天體撞擊危險進行分類的相對簡單的方法。 當小行星直徑在20~100米之間,撞擊概率超過1%就會觸發3級。這是自2004年底99942號小行星阿波菲斯(99942 Apophis)曾連續4天被評級為都靈4級后,出現的最高等級撞擊風險。另外還有一套風險評價指標叫“巴勒莫指數”(Palermo Technical Impact Hazard Scale),計算方式更為復雜。
小行星 2024 YR4 的軌道 | 圖源:astorb.com
撞擊概率動態調整
事實上,隨著我們的觀測數據越來越多,軌道參數是在不斷修正的,小行星撞擊概率也是在動態調整的,它和軌道的不確定性有關。對 2024 YR4 撞擊概率的判斷,從一開始的1.2%(約1/83),一度達到2.4%(約1/43),現在又降低到2.02%(約1/50)。(注:截至2025年2月8日,NASA“哨兵”撞擊概率 2.1%,NEOCC@ESA 撞擊概率 2.02%,NEODyS-2 撞擊概率 1.62%,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銳警”系統 SHARP-TWS 撞擊概率 1.63%)
美國航天局有個小行星撞擊風險預警系統“哨兵”(Sentry),你可以理解為是小行星撞擊風險排行榜。在這個榜單上現有32個目標,絕大多數撞擊概率都在0.1%以下,所以這個2%是不是就顯得比較扎眼了呢?(事實上 2024 YR4 在榜單中排行第二,當前占據第一位的是 2010 RF12,只不過因為它的直徑僅7米,都靈指數為0。)
小行星撞擊風險排行榜 | 圖源:JPL/Sentry
我們不妨拿氣象部門預測臺風登陸點來比喻這個撞擊概率,比方說臺風還在海面上,此刻預測有長達1000公里的海岸線都有可能成為登陸點,而地球是這條1000公里海岸線上一個直徑10公里的小鎮,于是撞擊概率大約就是1%。觀測的小行星時間越久,軌道弧段越來越長,對其軌道掌握得越來越精準,不確定性自然就會下降??赡茉馐艿顷懙摹昂0毒€”就會越來越短,如果小鎮依然在這條海岸線上,那么概率就會增加;如果小鎮完全不在其上,那么臺風在小鎮登陸的概率就變成0了。
2024 YR4 發現時的位置和2032年12月可能發生撞擊時的位置 | 圖源:IAWN
剛才提到的小行星阿波菲斯,2004年曾推測其在2029年4月13日與地球碰撞的概率達到史上最高的 2.7%,這也是為什么它獲得古埃及神話中破壞、混沌、黑暗的化身阿波菲斯的名字,中文譯名毀神星。不過,后來預測其在2029年與地球最近距離為38017公里,軌道不確定性只有45公里,因此碰撞概率幾乎為0,早已被移出小行星撞擊風險榜單。
2025年2月8日預測的 2024 YR4 的風險走廊,圖上的紅點掃過的區域有潛在撞擊風險,走廊上最大城市為印度孟買 | 圖源:行星防御與利用
有人說,即便是保持著2% 的碰撞概率,也已經超過了一枚硬幣連續扔5次全部得到正面的概率。但是你反過來想想,2% 的碰撞概率,也就意味著有 98% 的概率是撞不上的,不是嗎?
風險可測規模有限
那么 2024 YR4 的破壞力可能多大呢?美國航天局的估算其直徑為54米,假設密度為2.6 g/cm3(石質小行星的典型密度),那么撞擊地球的影響范圍約為50公里,將釋放760萬噸TNT當量,相當于500顆廣島原子彈。與之可類比的是1908年6月30日發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大爆炸 (可戳文章→ 進一步了解) ,爆炸摧毀了方圓2000平方公里約8千萬棵樹。學界至今尚未確定是什么天體造成了這一事件,但大體認為是一顆直徑約65米的小天體闖入地球大氣,并在數千米高空發生爆炸。正因為通古斯事件,聯合國確定每年的6月30日為國際小行星日,希望國際社會關注小行星帶來的影響。
通古斯大爆炸現場 | 圖源:網絡
2024 YR4 是否將重現通古斯的末日場景呢?通常來講,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后會劇烈燃燒,形成巨大的火球。對一顆直徑為數十米的石質小行星而言,往往大部分都會被燒掉。并且,由于小行星本身形狀、密度的不均勻性,在高速飛行中所受壓力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多數會產生空爆,變成許多碎片落到地面,形成隕石雨。2013年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的隕石墜落事件所呈現的就是這種狀況。其母體直徑大約為 17米,在距離地面約23公里處爆炸,數平方公里內7000多棟房屋不同程度受損,近1500人受傷。不過,這些傷害主要是由空爆產生的沖擊波造成的。散落在地面的隕石都很小,被發現的最大隕石坑直徑不過6米。
車里雅賓斯克小行星撞擊事件 | 圖源:Wikipedia
雖然 2024 YR4 比車里雅賓斯克小行星大不少,但是,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仍然是空中爆炸解體,產生巨大沖擊波。而其波及范圍有可能達到上千平方公里,這才是最需要警惕和提防的。
掌握信息勝于蠻干
面對這樣一個真實存在的威脅,我們應當如何應對呢?有人問,我們能不能先下手為強,先把小行星炸了徹底消除威脅?
《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弊畲蟮耐{來自于未知。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對小行星 2024 YR4 積累了46天(弧段長度)近400次觀測記錄,對其軌道進行了更精確的測定,這將有助于我們判斷撞擊可能性,以及撞擊位置。然而,對其大小、密度、地質環境等要素仍然一無所知。盲目行動很可能事倍功半,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弄巧成拙,反受其害。
2024 YR4 過去30年星歷表。縱坐標為視星等,數值越大亮度越暗。| 圖源:NASA/JPL-Caltech/CNEOS
2024 YR4 未來5年星歷表。縱坐標為視星等,數值越大亮度越暗。| 圖源:NASA/JPL-Caltech/CNEOS
這顆小行星個頭不大,亮度很弱,這增加了觀測難度。值得注意的是,它被發現時剛好是離地球比較近的時候,12月底視星等一度達到最亮的16等左右。用模型回溯至2000年,發現其亮度就沒有超過20等的。要知道,星等數字越小表示越亮,數字相差1,亮度相差 2.512 倍。2016年末是過去20年前第二亮的,卻也只有不到21等,比這次暗了100倍。而之后的4年大部分時候暗于28等,這是無法觀測到的亮度,直到2028年底,它再次達到20等。應該說那時候將是最為關鍵的時刻。第一,經過那么多年,小行星軌道是否會發生較大改變?第二,那是2032年潛在的撞擊發生前幾乎最后一次觀測窗口。第三,距離潛在的撞擊只有4年,如果真要采取行動,估計到那時候也將是“最后關頭”了。
現在最強大的紅外波段空間望遠鏡“詹姆斯·韋布” 已經計劃在3月和5月對小行星 2024 YR4 進行觀測,以進一步提升軌道精度,降低不確定性。同時通過紅外波段觀測有望進一步約束小行星的尺寸。
應對工作已經啟動
在2028年前,最寶貴的一段時間就是2025年第一季度?,F在幾乎所有媒體都在說聯合國首次啟動《行星安全協議》。不過,這是來自國外媒體的誤傳,所謂《行星安全協議》根本不存在。但是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UNOOSA)確實已開展工作。
全球應對小行星碰撞風險方面有兩個重要組織,分別是國際小行星預警網(IAWN)和空間任務規劃咨詢組(SMPAG),都是在UNOOSA框架下成立的。前者的目標是協調全球資源開展小行星聯合觀測;后者的職能是當發現小行星存在較高撞擊風險時,決定人類將如何應對。如果小行星的尺寸大于10米、撞擊概率超過1%,IAWN就要向UNOOSA通報。如果小行星尺寸大于50米,且撞擊時間將發生在50年內、撞擊概率超過1%,SMPAG將啟動相應工作。這項協調機制在2017年確立下來。這次小行星 2024 YR4 的出現是這兩個組織真正意義上首次啟動應對工作。中國于2018年加入這兩個組織。
中國代表團在第62屆聯合國外空委科技小組會上發言 | 行星防御與利用
2月4日至6日,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科技小組會在維也納舉行,IAWN和SMPAG先后組織專題會議研究討論2024 YR4的監測和處置考慮。中國國家航天局也派出代表參會。經研究討論,SMPAG,當前沒有必要立即采取行動規劃任何太空任務,建議在本可見期內繼續積極監測以進一步推算撞擊概率和天體尺寸。隨后,在今年4月底5月初有可能再次舉行會議,以進一步確定是否采取行動。
現階段如何應對 2024 YR4的風險?如果用一句順口溜來總結就是:有風險,不必慌,加緊觀測不怠慢。
參考資料:
[1] International
Asteroid Warning Network (https://iawn.net/obscamp/2024YR4/index.shtml)
[2] Potential
for Impact of Near-Earth Asteroid 2024 YR4 on 22 December 2032 (https://iawn.net/obscamp/2024YR4/index.shtml)
[3] Impact
Risk Data @ Sentry (https://cneos.jpl.nasa.gov/sentry/)
[4] 太陽系小天體軌道與觀測仿真平臺 (https://www.astorb.com/)
[5] 2024 YR4@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24_YR4)
[6]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 (https://www.minorplanetcenter.net/db_search/show_object?object_id=2024+YR4)
[7] 99942
APOPHIS @ ESA (https://neo.ssa.esa.int/search-for-asteroids?tab=closeapp&des=99942%20Apophis)
[8] 這顆小行星7年內真會撞地球?會撞到哪里?@ 中國科學報 ()
[9] 小行星2024
YR4 撞擊風險通報:1.63%-2.1% 【2024-02-13】@ 行星防御與利用 ()
作者:施韡(上海天文館展教中心 副研究館員)
鳴謝:李明濤(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研究員)
編輯:格蕾絲
審核:水仙
圖源:已在文中標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