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網友李奶奶投稿的故事:人老了到底有多難?或許你們聽了我的晚年,就會有所體會了!
我今年76歲,曾經是一名初中老師,老伴生前是大學教授,我們倆的退休金都過萬。
很慶幸,當年我們趕在計劃生育前,生下了一雙兒女,并且將他們培養得十分優秀。
在十八九歲的年紀,就陸續被我們送出國留學,兒子去了澳洲,女兒去了美國。他們畢業后,也都留在了國外工作并結婚生子。
當年看著他們在異國他鄉安家和工作,我和老伴就無比驕傲,走到哪里,也都會被親戚朋友羨慕不已。
那時,我以為這便是兒女出息帶來的榮耀,可誰能料到,這些所謂的榮耀,后來竟成了我們晚年的“痛”。
退休后的頭幾年,我和老伴都生活得愜意又自在。
每天吃飽喝足了,不是逛公園、唱歌跳舞,就是四處旅行游玩,生活自由自在,經濟上也毫無壓力,豐厚的退休金花也花不完。
兒女不在身邊,我們也無需操心太多,更不用幫忙帶孩子,生活完全是為自己而活的。
然而,這份幸福沒能持續太久。8年前,剛滿70歲的老伴被查出患有嚴重的腎衰竭,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瞬間打破了我們晚年生活的寧靜。
這種病無法治愈,只能依靠定期透析維持生命。而每一次透析對老伴而言,都是巨大的折磨。
不到一年,他就虛弱得不成樣子,面色蒼白如紙,雙腿浮腫嚴重,病重時,連走路都成了奢望。
而我,每天都跟著老伴,在醫院和家之間來回奔波,長期的勞累和精神壓力,讓我的頭發全白了,原本還算硬朗的身體也頻頻出現問題。
孩子們雖承擔所有的醫療費用,但他們總是工作忙,根本抽不出時間回來。他們只能定期打錢,言語中滿是愧疚與無奈,可再多的錢也填補不了我們內心的空洞。
在那艱難的日子里,我多渴望兒女能在身邊,哪怕只是給我一個依靠的肩膀,讓我在疲憊時能有片刻喘息。
但命運并未因我們的苦難,而停下無情的腳步。無論我們花了多少錢,吃了多少進口藥,老伴的病情還是逐漸惡化,最終在四年前的夏天,永遠地離開了。
老伴走后,按照當地習俗,去世后的第五天就要辦喪事。我滿心期待兒女能趕回來,送他們父親最后一程。可直到下葬那天,他們都沒能及時出現。
兒子因國外有重要項目脫不開身,女兒則因航班延誤被困在機場。
幸好,葬禮上老伴的幾個侄子外甥趕來幫忙,他們跑前跑后,操持著各種事務。還有老伴曾經教過的一群學生,自發組織起來,幫忙維持秩序、布置靈堂。
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我心中滿是感激,若沒有他們,這場葬禮不知會多么冷清難堪。
老伴走后,家里變得冷冷清清、毫無生氣。我常常在沙發上一坐就是一整天,飯菜也只是隨便應付幾口,生活從此沒了規律和樂趣。
這樣渾渾噩噩的日子過了一年多,身邊的老姐妹們就看不下去,便給我介紹了一位比小四歲的搭伙老伴。
初次見面,他談吐得體、為人熱情的樣子,讓我原本死寂的心泛起了一絲漣漪。
之后的相處中,我們一起散步、聊天,他變著法子逗我開心,陪我一起旅行。那段時間,我感覺自己又找回了生活的溫暖。
但好景不長,隨著相處漸深,他的一些行為卻讓我很反感。他開始頻繁向我借錢,說是要投資小生意,起初我念在情分上借了幾次。
后來,他的要求越來越過分,甚至打起了我退休金的主意,暗示我把錢交給他打理。
不僅如此,他對我的生活干涉也越來越多,對我和老姐妹們的聚會頗有微詞,覺得我不該總和她們在一起,應該多陪陪他。
這些行為讓我無比失望和憤怒,最終,在相處不到半年的時候,我們分道揚鑣。
經歷這次波折,我徹底打消了再找伴的念頭,只想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度過余生。
回歸一個人生活不久,我又出了意外。
前年的一天早上,我突然暈倒,重重地摔倒在客廳地板上,這一摔把腰椎摔傷,腦袋也磕到了。我不停地呼喊,試圖爬去打電話求救,卻一點力氣也沒有。
當時,我絕望地望著天花板,心里想,難道我的生命就要這樣結束了?
一瞬間,我有種解脫感,終于可以去找老伴了;一瞬間,又滿是遺憾,兒女遠在天邊,連最后一面都見不上。
就在我幾乎要放棄希望的時候,每周一次的清潔阿姨來了,即使把我送到了醫院。
在保潔阿姨的幫助下,我得到了治療,辦理了住院,還請了護工。
等兒女來電話慰問時,我已經安頓好了。電話里,兒女們除了說抱歉,什么也做不了。
半個月后,兒子回來了,說要接我去澳洲養老,我直接拒絕了。
不是我不想和兒子生活,而是想起之前的同事老何,他8年前跟著兒子去了國外養老,可每次打電話回來,都說在國外過得不好。
水土不服,語言不通,沒有親戚朋友,住著幾千萬的別墅,卻如同在監獄里生活。想到這些,我就不想去了,再者,我也離不開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
兒子拿我沒辦法,最終給我找了個保姆照顧我。起初我覺得有保姆照顧挺好,也算有個伴。
可找個好保姆實在太難,一年里換了四個保姆,都不讓我滿意。她們不是手腳不干凈,就是脾氣比我還大,再不然就是索要的薪資過高。
去年國慶過后,一位老姐妹要去郊區的養老院養老。
她介紹說,那所養老院環境好,服務也不錯,吃飯有人管,生病能照顧,還有各種娛樂設施,有很多老人一起生活,是個不錯的養老場所。
兒子女兒也很支持我去,說國外的老人都這樣養老。我不想兒女為我花錢,就選了個雙人房,和另外一位老人住一間,費用也不低,一年要7萬多,但我的退休金足夠支付。
我以為給自己安排了理想的養老生活,在養老院住久了才發現,這里并沒有那么好。
一群老弱病殘的老人住在一起,每天都死氣沉沉的,隨時都可能看到有老人在面前突然發病或離去。
工作人員也沒有十足的熱情,叫多了他們,照樣會不耐煩。
兒女不在身邊,很少有人來看望我,在那些兒女常來探望的老人面前,以及工作人員眼里,我仿佛處于最底層,是最好欺負的。
現在,我雖然依舊住在養老院,衣食無憂,有人護理有人陪伴,但日子還是過得煎熬。
每天都期盼著兒女能來看看我,哪怕只是一次簡單的視頻通話,我都覺得是莫大的福氣。
但兒女都忙,無暇顧及我這個老人,至于那些孫輩,在國外生活長大,根本沒有我們國人看重的親情和孝心。
今年過年,看著同住的老人被兒女接回家過年,整個房間只剩我一個人時,我才深刻意識到:兒女太有出息不一定是好事。
以前我總是期盼兒女能出人頭地,飛得越高越好,可如今真的實現了,卻享受不到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說實話,如果能回到年輕的時候,我真的不會把兒女送出國外,也不再期盼兒女有多出息,而是會努力把兒女留在身邊,讓他們做平凡人,一家人能經常團圓相聚,哪怕日子過得清貧些,我也會覺得幸福。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兒女出息不在身邊,還是兒女平庸常年陪伴?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