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藥物監測(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是以藥代動力學原理為指導,應用現代分析技術,測定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在患者體內的濃度,用以評價療效、預測毒性或調整給藥方案,使給藥方案個體化,從而實現“精準用藥”。血藥濃度監測是TDM最主要的內容。
1、需要進行TDM藥物的臨床特征
(1)血藥濃度個體差異大,具有遺傳差異的藥物
(2)患有肝、腎、心臟、胃腸道等疾病的患者
(3)合并用藥產生相互作用而可能影響療效
(4)患者用藥依從性不好或者懷疑藥物中毒
(5)非線性藥物動力學清除的藥物
(6)治療窗和中毒濃度明確的藥物
(7)安全范圍窄,毒性較大的藥物
(8)提供治療上的醫學法律依據
(9)藥物治療不出現預期療效
(10)毒性反應不易識別
2、需要進行TDM的常用藥物
需要進行TDM的藥物
藥物種類
具體藥物
強心苷類藥物
地高辛、洋地黃
抗心律失常藥物
奎尼丁、利多卡因、普魯卡因胺、胺碘酮、普萘洛爾、維拉帕米
抗癲癇和抗驚厥藥物
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巴比妥、乙琥胺、撲米酮、地西泮、氯硝西泮
抗抑郁和抗精神病藥物
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氟哌啶醇
抗微生物藥物
慶大霉素、妥布霉素、萬古霉素、替考拉寧、氯霉素、伏立康唑
免疫制劑劑
環孢素、他克莫司、嗎替麥考酚酯、依維莫司、西羅莫司
抗腫瘤藥物
甲氨蝶呤、順鉑、環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
平喘藥物
氨茶堿、茶堿
3、常見監測藥物的濃度范圍和采血方法
常見監測藥物的濃度范圍
藥物
(采血管)
建議參考范圍
采血時間
卡馬西平
促凝管(黃管)
谷濃度:4-10μg/ml
給藥前
丙戊酸(PVA)
紅色無抗凝劑的干燥管
谷濃度:50-100μg/ml
規律服藥4-5次后,下一劑給藥前30min采血
苯妥英
10-20μg/ml
給藥前
苯巴比妥
15-40μg/ml
給藥前
地高辛
促凝管(黃管)
0.5-2.0ng/ml
臨床用藥評價公眾號:治療心力衰竭時谷濃度不超過1 μg/L
規律服藥4-6天后,服藥6小時后采血
胺碘酮
0.5-2.5μg/ml
給藥前
利多卡因
1-5μg/ml
達峰后隨時取樣
中毒>10μg/ml
萬古霉素
促凝管(黃管)
峰濃度:25-40μg/ml
谷濃度:10-20μg/ml
規律用藥4-5次后,下一劑給藥前30min采血
他克莫司(FK506)
EDTA抗凝管(紫管,測全血)
術后一個月:10-15ng/mL
2月-6個月:5-15ng/mL
6個月后:3-8ng/mL
規律服藥2-3天后,下一劑給藥前30min采血
環孢素A(CSA)
EDTA抗凝管(紫管,測全血)
術后1周:200-300ng/mL
1周-1個月:300-400ng/mL
2月-6個月:200-300ng/mL
6 個月后:100-200ng/mL
規律服藥2-3天后,下一劑給藥前30min采血
茶堿
促凝管(黃管)
谷濃度:5-10μg/ml(兒童)
谷濃度:10-20μg/ml(成人)
給藥前
中毒>20μg/ml
甲氨蝶呤
促凝管(黃管)
C24h<10μmol/L
根據所需監測的具體時間采血,指導亞葉酸鈣解救
C48h<1μmol/L
C72h<0.1μmol/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