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五舉行的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副總統JD·萬斯和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的言論引發了與會者對美國新政府政策走向的擔憂。他們的講話暗示,美國可能在新政府領導下調整其對歐洲的承諾,甚至可能與俄羅斯建立更緊密的關系。
美國副總統JD·萬斯周五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他的講話表明與作為傳統盟友的歐洲國家相比,美國可能更愿意與俄羅斯合作。
(一)
在會議期間,萬斯副總統猛烈抨擊歐洲國家,指責它們在言論自由和移民政策等問題上背離基本價值觀。他表示,歐洲面臨的最大威脅并非來自俄羅斯或中國,而是內部的政策倒退。萬斯還批評歐洲國家限制極右翼政黨的發展,認為這是對選民意愿的不尊重。??
與此同時,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在華沙發表講話,警告歐洲領導人不要假設美國會永遠承擔歐洲安全的基石角色。他強調,歐洲國家需要加強自身防務,不應過度依賴美國的軍事支持。??
這些言論引發了歐洲領導人的強烈反應。法國總統馬克龍形容萬斯的講話讓歐洲感到“遭受電擊”,德國總理朔爾茨則表示,德國不會接受外來者干涉其民主和選舉事務。??
分析人士指出,這些言論可能預示著美歐關系進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新階段。美國新政府可能傾向于與俄羅斯建立更密切的關系,同時減少對歐洲的安全承諾,這引發了歐洲國家對自身安全和美歐聯盟未來的擔憂。??
(二)
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一直強調“美國優先”,這意味著他的政府可能會重新評估與歐洲盟友和俄羅斯的關系。根據近期美國副總統 JD·萬斯 和國防部長 皮特·海格塞斯 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言論,新一屆美國政府確實表現出對歐洲的不滿,同時在某些方面對俄羅斯的態度較為務實或溫和。這是否意味著“親俄疏歐”?
海格塞斯警告歐洲國家不要假設美國會永遠承擔歐洲安全的主要責任,這可能意味著削減對北約的投入或減少駐歐美軍規模。特朗普過去曾多次批評北約盟友未能履行防務支出義務,他的政府可能會進一步施壓,要求歐洲國家承擔更多軍費開支。
萬斯副總統在慕尼黑會議上批評歐洲國家限制極右翼政黨發展,并指責它們在移民和言論自由問題上違背基本價值觀,這表明特朗普政府可能在意識形態層面與某些歐洲政府(如馬克龍領導的法國或朔爾茨領導的德國)產生分歧。
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尋求與普京政府談判,達成某種形式的協議,比如限制歐洲戰場的核武器或解決烏克蘭戰爭的外交方案。特朗普本人過去曾質疑向烏克蘭提供大量軍事援助,而萬斯也暗示美國不應無條件支持烏克蘭,但同時他也警告,如果俄羅斯不保證烏克蘭的獨立,美國仍可能采取措施。
(三)
雖然特朗普政府可能減少對歐洲的支持,并對俄政策更具靈活性,但美歐關系并不會徹底破裂。歐盟仍然是美國的主要貿易伙伴之一,即便在安全政策上存在分歧,雙方仍需維持經貿合作。
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強調雙邊貿易協定,而非過去的多邊機制,類似于他在第一任期內的做法??赡軙髿W洲承擔更大軍事開支,但這不意味著美國會完全退出北約。盟友關系可能會經歷一段緊張期,尤其是像德國、法國等國家可能會試圖增強歐盟的戰略自主性,減少對美依賴。
雖然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嘗試緩和美俄關系,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會完全支持俄羅斯。在涉及波蘭、波羅的海國家等前線盟友的安全問題上,美國仍可能會保持一定程度的介入,以防止俄羅斯過度擴張。
減少對歐洲的軍事承諾,可能迫使歐洲國家加強自主防衛。務實接觸,可能在某些領域達成協議,但不會徹底“親俄”。美歐關系可能進入緊張期,但不會完全決裂,貿易與外交合作仍會持續。美國可能減少軍事支持,推動和談,但不會完全放棄烏克蘭。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萬斯副總統在慕尼黑會議上對歐洲提出了嚴厲批評,但他也表示,如果俄羅斯拒絕保證烏克蘭的長期獨立,美國可能會考慮采取包括軍事行動在內的措施。
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可能更符合“現實主義”邏輯,而非傳統的盟友體系。他們的目標可能不是直接“親俄”,而是減少歐洲對美國的依賴,并推動歐洲自行承擔更多安全責任。這種調整可能導致短期內美歐關系緊張,但不意味著美國會放棄歐洲,更不會無條件站在俄羅斯一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