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由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指導,瀘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瀘州市農業農村局與納溪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品味中國春天的第一杯茶—納溪特早茶”四川省第十二屆茶葉開采活動周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投資推介大會,在瀘州市納溪區中國特早茶城舉行。本次活動活動周以茶為媒,通過產業推介、文化體驗、商貿合作等形式,全方位展現“納溪特早茶”的獨特魅力,助力川茶品牌高質量發展。
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投資推介大會 介順煒 攝
在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投資推介大會上,納溪區發布了《納溪區茶產業發展機會清單》,涵蓋茶園改造提升、茶葉精深加工、茶旅融合等13項建設內容。現場集中簽約12個項目,總投資1.02億元,訂單總額1.63億元,涉及茶葉加工、品牌營銷、農旅服務等領域。
活動現場,茶商展銷區人氣爆棚,茶香彌漫。參展商們熱情推介,游客們穿梭于展位間,或駐足品茗,或挑選茶點,共同感受這場茶文化的盛宴。
作為“中國特早茶之鄉”,納溪區憑借全球同緯度茶樹發芽最早的獨特優勢,早已成為川茶的重要名片。近年來,納溪區按照“一核兩區三帶”的規劃布局,大力推進茶產業發展,建成茶葉基地31.5萬畝,年總產量2.4萬噸,綜合產值實現89億元。
納溪區始終堅持“品牌興農”戰略,以“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的雙品牌模式,不斷提升“納溪特早茶”的市場競爭力。目前,“納溪特早茶”已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認證,入選首批“中國—歐盟地理標志”互認產品,品牌價值超45億元。
茶農采摘茶葉。王超明 攝
“我們的茶園里種了桃樹、桂圓和柚子,茶樹吸附花果香氣,滋味自然更豐富。”在手工茶展區,楊氏手工茶制作技藝第六代傳承人楊鋅向眾人介紹“茶果共生”的生態種植模式。其位于梅嶺的50畝自留基地與1200畝合作基地,年產干茶8噸,產值超1300萬元。楊氏手工茶堅持中高端定位,單品價格從600元至30000元不等,產品遠銷北京、杭州及歐美市場。
與此同時,農特產品集市輪番上演了川劇變臉、納溪民歌、木偶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為活動增添了濃厚的傳統風情。此外,楊氏香囊、蝴蝶畫、護國陳醋等具有納溪特色的文創產品也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欣賞,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成功的茶產業盛會,更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舉措。”據納溪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周期間還舉辦了書畫攝影創作采風、茶藝比賽、斗茶大賽、優質農特產品品鑒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全方位展示納溪特早茶的魅力,促進茶產業鏈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葉雨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