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的生活算得上富足美滿。
辛苦打拼多年,我攢下了 300 萬的積蓄,本以為這足以保障我和家人衣食無憂,盡享天倫之樂。
兒子結婚后,我滿心歡喜地期待著能和他們小兩口多親近,盡享含飴弄孫的幸福晚年。
今年過年,我們一家決定和親家一起過。
本想著這是個增進兩家人感情的好機會,大家可以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聊聊家常,感受過年的喜慶氛圍。
可誰能想到,這次過年,卻讓我認清了一個殘酷的現實。
大年初一,大家圍坐在一起吃早飯,我笑著對兒子說:“兒子,今年咱一家人難得聚這么齊,等過幾天,咱們一起出去旅游,好好放松放松。”
我本以為兒子會很高興地答應,可他卻看了看親家母,猶豫了一下說:“爸,我和小麗可能去不了,我們答應了媽,要陪她去走親戚呢。”
聽到這話,我心里微微一緊,剛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那一刻,我像是被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滿心的期待瞬間破碎,那種被兒子忽視的感覺,就像一根細針,輕輕刺進了心里。
接下來的幾天,這樣的場景不斷上演。
有一次,我想和兒子一起去買些年貨,可兒媳卻說:“爸,讓他陪我回趟娘家吧,我爸媽還等著呢。”
看著兒子二話不說就跟著兒媳走了,我心里空落落的,我站在原地,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久久沒有回過神。
過往兒子小時候跟在我身后,親昵地喊著 “爸爸,等等我” 的畫面不斷在腦海浮現,對比如今,心中滿是酸澀。
還有一天晚上,一家人圍坐看電視,我和老伴說起以前過年的趣事,想和兒子分享分享,
可兒子的注意力卻全在親家那邊,不停地和親家討論著他們家鄉的習俗,對我們說的話只是敷衍地回應幾句。
我看著兒子臉上洋溢著和我們在一起時從未有過的熱情,心里忍不住泛起一陣悲涼。
更讓我心里不是滋味的是,有一回我和老伴精心準備了一桌飯菜,想和兒子兒媳好好吃頓飯,增進下感情。
結果親家母一個電話,說家里有點事,兒子兒媳立刻放下碗筷,趕了過去,望著那桌還沒怎么動過的飯菜,我和老伴面面相覷,心里滿是失落。
那一刻,我深刻地意識到,在兒子的生活里,親家已經占據了比我們更重要的位置。
在這個本該闔家團圓的春節里,我卻感覺兒子離我越來越遠。
他的時間、精力,甚至情感,似乎都更多地傾向了親家那邊,我辛苦養大的兒子,如今好像成了別人家的人。
回想起這些年,為了兒子,我付出了多少心血,省吃儉用攢下這 300 萬,本想著能在晚年和兒子相互陪伴,可現在看來,一切都好像是我的一廂情愿。
過年的熱鬧漸漸散去,我也終于認清了這個現實:即便你有 300 萬,兒子生下來似乎就是給別人養的。
不是說兒子不愛我們了,只是在他組建了新的家庭后,他的生活重心發生了偏移。
這種感覺,就像是自己精心培育的樹苗,剛剛長大,就被移植到了別人的花園里。
雖說心里有些失落,但我也明白,這或許就是生活的常態。
孩子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作為父母,我們也只能默默祝福,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予支持和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