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航空曾憑借著出色的服務和廣泛的業務范圍,在國內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躋身為排名第二的民營企業。
不僅達成了連續安全飛行1000萬小時的卓越紀錄,榮獲“飛行安全鉆石一星獎”,還多次被評為“全球最安全航空公司”。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令人驕傲的企業,不僅欠下了7500億元的巨款,還被迫“賣身”改名。
那么,海南航空究竟經歷了什么?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來源于網絡,為增加文章的可讀性,部分內容存在潤色,請理性觀看!
?——【·海南航空·】——?
1989年,海南省政府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成立自己的航空公司。
但讓人驚訝的是,政府撥給他們的啟動資金只有區區1000萬元。
在當時,這筆錢對于創辦一家航空公司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然而,就在這艱難的時刻,兩位民航界的專家——陳峰和王健站了出來。
陳峰在中國民航總局等部門工作過,王健也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的計劃司有過歷練,兩人都精通民航業務,管理經驗也相當豐富。
面對這幾乎不可能的挑戰,陳峰和王健并沒有退縮。他們四處尋找機會,探索各種可能的途徑來湊齊所需的資金和資源。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想出了一個大膽且富有創意的主意:租用退役的軍用飛機。
這個想法雖然冒險,但卻為他們節省了大量資金。他們四處奔波,終于找到了合適的飛機,并成功獲得了運營牌照。
1993年,海南省航空公司正式起航。雖然起步艱難,但陳峰和王健的決心和創新精神讓公司逐步站穩了腳跟。
他們深知,要想在激烈的航空市場中生存下去,必須尋求更多的資金支持。
1995年,他們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去華爾街尋求投資。這對于一家中國的地方航空公司來說,無疑是一次冒險。
他們連續十次往返于華爾街,終于打動了美國航空有限公司,成功引入了2500萬美元的外資。
進入21世紀,海航開始了快速擴張。在陳峰和王健的帶領下,公司開始了一系列大手筆的并購。
他們先后收購了長安航空,山西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還將觸角伸向了香港,收購了香港航空。
但海航的野心不止于此,他們開始涉足機場、酒店等相關產業,建立起了機場集團管理公司和海航酒店集團管理公司。
這種多元化的發展策略,讓海航從一家地方航空公司逐步成長為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
然而,快速擴張也帶來了隱患。
?——【·債務危機·】——?
2017年,海航突然陷入了嚴重的流動性危機。
原來,為了支持并購和新業務,海航采取了激進的融資策略。他們大量借貸,利用杠桿來支撐擴張。
在融資環境良好的時候,這種策略看似無懈可擊。而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這種高杠桿的策略就成了海航的致命弱點。
海航曾以25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美國科技公司Ingram Micro。這筆交易不僅耗費了大量資金,還增加了海航的債務負擔。
類似的并購案例不勝枚舉,每一筆都給海航帶來了沉重的財務壓力。
內部管理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隨著公司業務范圍的不斷擴大,管理層內部開始出現明顯的分歧。
據內部人員透露,早在2012年,海航的兩位核心人物王健和陳峰就已經出現了意見不合的情況。
在海航實現“資產增長3.6萬倍”的驚人成就之后,兩人之間的關系裂痕進一步擴大。
人們注意到,陳峰重用過的人,王健似乎不會再用,反之亦然。
這種情況導致公司內部逐漸形成了“陳派”和“王派”兩大陣營,員工們也開始各自站隊。
2015年底,海航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董事會改組。這次改組的結果是陳峰逐漸淡出了海航的實際管理工作。
在隨后的一年內,上百名高管被調職或驅逐,公司的人事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大規模的人事變動不僅影響了公司的日常運營,也給員工帶來了極大的不安全感。
更糟糕的是,海航的風險管控似乎跟不上擴張的步伐。
他們低估了高杠桿經營的風險,對市場變化的反應也不夠敏捷。當危機真正來臨時,海航發現自己已經陷入了債務的泥潭。
高額的利息支出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海航每年要支付數百億的利息,這極大地削弱了公司的現金流。
就在公司面臨重大挑戰的時候,更大的打擊來臨了。
?——【·“賣身”改名·】——?
2018年7月,王健在法國考察時發生意外。
他從一堵矮墻上跌落,不幸重傷。盡管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但最終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王健離世后,陳峰重新回到了前臺,擔任海航集團董事長一職。
面對嚴峻的財務狀況,陳峰開啟了“賣賣賣”模式。在短短3年時間里,海航瘋狂變賣資產,總價值高達3000億元。
這些被出售的資產包括酒店、房地產、金融投資等多個領域。陳峰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緩解公司的債務壓力,但事實證明,這種努力收效甚微。
到2020年,盡管進行了大規模資產出售,海航集團的整體負債仍然高達約7500億元。
這個天文數字讓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也讓外界對海航的未來充滿擔憂。
到了2021年1月,海航集團旗下多達63家公司同時宣布進入破產重組程序。
這一舉動表明,曾經的航空巨頭已經到了不得不“賣身求生”的地步。
同年3月,法院正式裁定對海航集團進行重整。這意味著海航將在法院的監督下進行全面的債務重組和業務重構。
在破產重整的過程中,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成為了海航的“救星”。
方大集團以410億元的價格成功接手了海航的航空板塊,成為了海航的新東家。
這筆交易不僅為海航注入了急需的資金,也標志著這家曾經的航空帝國正式易主。
然而,海航的噩夢并未就此結束。
2021年9月,一個更加震撼的消息傳來:海航集團創始人陳峰因涉嫌違法犯罪被依法查處,并被罰款600萬元。
這位叱咤風云的商界大佬,最終難逃法律的制裁。而海航帝國也因此徹底崩塌,給這個曾經輝煌的商業傳奇畫上了句號。
?——【·結語·】——?
海航從開始走到今天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同時,它的經歷也告訴我們,任何一家企業只要沾上了擴展、并購,無論規模再大,集團再有實力,也終將走向破產。
參考資料:
中國經濟周刊:《萬億海航破產重整》2021-03-02
新浪財經:《海航集團是如何從一千萬發家成為“奇跡”,再一步步走下神壇的?》2020-04-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